知产庭深挖“专对专”调解工作潜力 多措并举完善“专调+精审”工作机制

知产庭深挖“专对专”调解工作潜力 多措并举完善“专调+精审”工作机制

为深挖“专对专”调解工作潜力,提升多元调解质效,知产庭积极拓展多元调解工作思路,优化专业调解对接专业审判工作流程,多项举措打好“专调+精审”组合拳。

一、拓宽渠道,多向发力,加大“专对专”调解工作力度。

知产庭在继续巩固和加强与已签约调解组织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调解渠道。2018年3月起,北京赛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赛智调解中心)开始在我院驻点调解,将调解工作扩大至送达阶段;4月底,知产庭与北京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北京12330)签订诉调对接合作协议。现与赛智调解中心、北京12330及其指导管理的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等11家行业协会合作,共计4名调解员开展驻点调解。

知产庭深挖“专对专”调解工作潜力 多措并举完善“专调+精审”工作机制

2018年上半年,知产庭共委托赛智调解中心调解案件181件,其中完成送达86件(送达率47.51%),调解成功60件(调解率33.14%),取得了良好效果。自5月起开始委托北京12330调解案件共54件,完成送达19件,调解成功9件,其中一名被告专程送来锦旗,对法官和调解员公正严明的工作作风表示感谢。

知产庭深挖“专对专”调解工作潜力 多措并举完善“专调+精审”工作机制

二、规范管理,繁简分流,构建“滤、委、送、调、对”一站式纠纷化解机制。

针对在“专对专”调解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行业调解工作的自身特点和案件情况,知产庭及时总结,撰写调研信息、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文件,制作了《知产庭多元调解工作规范(试行)》,以滤、委、送、调、对为主线,

将专业调解流程细化为筛选案件、委托调解、集约送达、专业调解、诉调对接五大模块,对调解中的收案、审查、送达、调解、反馈、退卷、补贴等流程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并制作了《委托调解书》、《调解反馈表》、《退卷材料清单》、《数据统计表》等多个文件模板,实现专对专调解工作流程化、规范化、数字化把控。

知产庭深挖“专对专”调解工作潜力 多措并举完善“专调+精审”工作机制

明确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的职责分工,对于案件事实清楚、法律适用明确的类型化案件,经员额法官委派,由法官助理负责,调解员具体办理,形成调解员、法官助理、员额法官梯形递减办案结构,将大部分纠纷化解在庭审之前。严格控制调解案件的流转时间及进程,对于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导入审判进程,打通专调与精审之间的通道,真正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三、跟进培训,驻随调解,“三个结合”促进审判调解双向提升。

知产庭以促进审判与调解的良性互动为目标,探索调解工作对审判的能动支持功能,促进调解工作与司法效率的双向提升。

“跟进式”与“模块化”培训相结合。

一方面,建立法官、法官助理与调解员的长效沟通反馈渠道,定期为调解员讲授调解工作技巧,全面提升其调解能力及调解效率;另一方面,针对同期委托调解案件的不同类型,就摄影作品著作权侵权、相同商标侵权等不同类型案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块化”培训,统一调解思路。调解培训开展以来,3月调解成功8件,4月调解成功15件,5月调解成功26件,调解成功案件数环比增长率均在73.33%以上。

知产庭深挖“专对专”调解工作潜力 多措并举完善“专调+精审”工作机制

“驻点式”与“伴随式”调解相结合。

一方面调解员在我院调解室驻点调解,便于及时与法官沟通调解案件情况,发挥法院办公优势。另一方面,采取“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伴随式”工作法,邀请调解员到庭室办公室进行工作,与法官助理、书记员一起完成案件送达、调解工作,使其更迅速的融入审判团队。

知产庭深挖“专对专”调解工作潜力 多措并举完善“专调+精审”工作机制

“无争议确认”与“专业性报告”相结合。

通过加深调解员对于案件审理中送达、调解、审理等工作的了解,增强其沟通送达、组织调解、归纳争点等技能。对于调解不成的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探索以书面的形式记载无争议事实、归纳争议焦点,为审判程序节约后续处理时间。对于涉及专业技术、行业知识的案件,充分发挥调解员的技术及行业优势,鼓励其出具专业性报告,供当事人参考,指导其根据专业意见自行和解;对于调解不成案件,专业性报告也可以为法官查明案件相关专业问题提供参考。

知产庭深挖“专对专”调解工作潜力 多措并举完善“专调+精审”工作机制
知产庭深挖“专对专”调解工作潜力 多措并举完善“专调+精审”工作机制

供稿:知产庭 张炎

摄影:知产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