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炒股敗家、買房發家」?最真實的內幕在這裡!

為何“炒股敗家、買房發家”?最真實的內幕在這裡!

圖一

“炒股敗家、買房發家”

這似乎已經是被實踐驗證的真理

但是依然還有很多心存僥倖的人踩亂了節奏

都說是思想決定認知

那麼在金融市場上

對於如何賺錢如何投資

普通人和投資大佬最大的差距在哪裡?

相信很多人都會給出自己的看法

而在“新三板市值第一股”

九鼎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吳剛眼裡

那就是“撿錢”和“掙錢”的區別

這來自於近日網上流傳的

他的一段內部講話

這位有著傳奇經歷的新三板首富

給我們展示了一個

“金融大佬眼裡的金融市場”

著實讓人“震撼”

似乎更能讓人看清楚這個問題

價差是盈利的核心來源,價差包括基礎價差和泡沫價差…

基礎價差堅持一買二,如果我們碰上運氣好或者我們運作運作,然後以一個泡沫高價賣給傻瓜、一群傻瓜,就是股民,一個傻瓜或一個傻逼接盤者,這就是泡沫價差。

投資成敗不能寄希望於增長,只能寄希望於價差,買的便宜是賺錢的王道。

當然這不能對外講,對外講這不是佔別人便宜嗎,但賺錢就是這樣的,有人吃虧你才能賺錢,就是要利用別人的不對,所以你每個項目就要思考為什麼能賺錢,是不是有人要犯傻,別人犯傻你就能賺錢,這就是本質。

接下來講我們的賺錢方式,我們賺錢只能靠撿錢而不能靠掙錢,什麼叫撿錢什麼叫掙錢,我個人定義能力圈內賺錢叫撿錢,能力圈外賺錢叫掙錢。

在能力圈裡做事就很輕鬆,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撿錢,只有我們輕輕鬆鬆百分之百掙錢了,凡是不輕鬆的錢你掙不了,天底下賺大錢的人都是撿錢賺的,沒有人靠掙錢賺大錢。

所以我們要有這個意識,就是撿錢,在能力圈裡面把這個錢給賺了,輕輕鬆鬆,掙錢太難,我們都沒有掙錢的本事。

人類和平時期的唯一戰爭就是賺錢......

吳剛

看完這段講話

是否會顛覆你的認知?

在專業機構或者大佬眼裡

利潤的獲得是依靠價差

而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認為的增長

因此賺錢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場“博傻”的遊戲

所謂的概念炒作僅僅是為了

讓大多數人接盤,從而賺取價差

雖然這樣的言論很赤裸

但是確實也反映了現如今資本市場

尤其是股市最殘酷的現實

而所謂“撿錢”和“掙錢”的區別

即在於能力的邊界

進一步解讀其實就是

機構通過信息、知識、資金不對稱來“撿錢”

而普通人則更多的是通過耗費體力和智力去“掙錢”

這樣所取得的投資效果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因此在金融投資領域

我們應該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如此才能最大化的避免認知盲區

減少出錯和犯傻的幾率

樓市之所以比股市更靠譜

則在於兩者根本的性質差別

區別於金融產品的虛擬性質

房子是真實的客觀存在

一套住宅,它的位置,它的配套

以及它周邊環境等基本因素是實實在在的

它的位置好,它有學區

它可以居住和出租

這些性質都不會發生大的改變

這些相對都是公開透明的

相比於股市的信息透明度則完全不同

金融市場天生就具有信息不對稱的特點

企業的業績和預期,市場的風險.....

這些都需要配合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才能透明化

而目前的市場機制並不能完全做到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炒股敗家、買房發家”的結論

就不難理解了

因此

如果你沒有特殊的信息渠道

沒有資金和金融知識的優勢

還是遠離股市

未來可以讓你長期抵禦通脹的

還是大城市的優質房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