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長生不老,能夠解決很多困擾人類已久的問題,但也會帶來巨大挑戰。兩股力量,生物科技和AI,正將人類推向一個臨界點。

女兒第一次接觸死亡的概念,是她5歲時參加爺爺的追悼會。回家路上女兒輕聲問,爸爸將來也會離開我和妹妹嗎?我稍加醞釀,要儘量給她一個婉轉樂觀的回答。但驚恐和傷心瞬間從女兒的眼中撲閃而出。

人類在死亡面前很無助。永生一直是我們的終極夢想。

人類真能得永生嗎?

答案是:能的!而且,咱們大多數人都能活著看到這一天!

不開玩笑。不危言聳聽。

其實,永生的物種並不少見。地球上的生命出現於37億年前。這些最初的生命大都是單細胞生物,其特點之一就是自我繁衍,所以都永生。

那麼死神是什麼時候降臨到生物界的呢?

10億年前,一些物種開始進化為有性繁殖。

1億6千萬年前,出現了開花植物(flowering plants)。

從此以後,生老病死才在動物和植物世界裡成為常態了。

不過,即使在當今動物界,也還是有個別永生型的。比如下圖的這種水母,俗稱永生水母 (Immortal Jellyfish, 學名Turritopsis dohrnii,生活在地中海和日本海)。永生水母體型很小,要借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它們有個神奇的特點:幼體變為成體後,一旦遇到逆境(飢餓,肢體損傷等),就開始逆生長,先失去觸鬚,然後從成體變回幼體珊瑚蟲。之後,再次發育為成體。只要不被其他動物吃掉,就可以週而復始,無限循環地活下去。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眾所周知,龍蝦和海龜也都很長壽。即便到了高齡,它們心臟功能及肌體的活力跟“小年輕”龍蝦海龜們相差無幾,只是體型更大而已。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人類所屬的哺乳類動物算是最悲催的:所有個體都會死!

先別絕望。即使在人類體內,有的細胞也是永生的,比如生殖細胞(生成精子卵子的細胞)。

人類的生殖細胞可以不斷複製自己,雖然其他細胞還做不到,但這是一線曙光。因為,只要有一種細胞能夠永生,就說明我們人類還是具有永生的基因的。只要能找到並激活這些基因,其他細胞就也能轉化成永生。

人類要做到永生,第一步要了解究竟是什麼引起衰老,然後再去探討破解之術。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那麼,衰老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目前科學界主要有兩種學說。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學說之一:損耗說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基因不斷被損傷,被腐蝕,由此逐漸失真,最終造成我們肌體的衰老。連細胞內的自我修復功能也會最終失效。

“年久失修“真要命。

這個學說的主要倡導者是英國劍橋SENS研究基金會的首席科學家,Aubrey de Grey。這位仁兄1963年生人,仙風道骨,貌似體內基因已經不再損耗。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學說之二:頭盔說

每次細胞分裂,染色體都會被複制。可惜的是,每次複製都不盡完整。染色體兩頭的端粒體總有不到1%被漏掉。話說端粒體類似於染色體的頭盔,起保護作用,切個幾刀也不礙事兒。但架不住一刀接一刀,一般在五六十刀之後,線粒體就殘了。當染色體失去頭盔保護而暴露於刀口之下時,細胞就自動掛了(停止自我複製)。

我們的生命就到終點了。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頭盔說學派人才濟濟,顏值也不低。其中三位還獲得了2009年的諾獎。

(坦白從寬:以上學說的俗稱是作者杜撰的,方便理解和記憶,尚未得到科學界一致認可 - 預計這輩子也得不到。但學說內容卻沒敢胡編亂造。)

明白了衰老的主要原因,那麼破解之術也就是個時間問題了。

Alphabet公司於2013年9月份成立了Calico公司,專攻衰老及衰老引發的疾病。這家子公司陣容華麗(CEO Arthur Levinson,現任Apple公司董事長,原生物科技巨頭Genentech的CEO/董事長),資金充足,目標明確,志在必得。

Alphabet掌門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為Calico制定的宗旨是要解決人類的健康,福祉,及壽命的問題。佩奇對所有下屬公司的一貫要求是,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小規模的改良上,如果達不到十倍以上的改進就不要浪費時間去做(拉里佩奇的10X理論)。

要把我們的壽命改進(延長)10X?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以中國平均壽命76歲來算,10X,意味著我們能活到近760歲!

耶!雞凍!

那麼,上面提到這兩個學派要如何破解衰老問題呢?

更重要的是,人類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抗衰老得長生呢?

答案是:

20年!

20年內就會有質的突破!

說來話長,還是先從損耗派說起。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格雷博士總結,引起衰老的損耗共有七大類:細胞流失,細胞核突變,線粒體突變,拒死細胞,交聯引發的組織硬化,細胞外廢棄物,及細胞內廢棄物。

幸運的是,這7種損耗全部都能修復,只要方法靠譜。

格雷的治療方案是,對基因的損耗定期護理,修復大部分,不一定要100%,力保將基因損耗保持在安全標準之上,以避免引發肌體的衰老。

格雷博士預測,第一代治療手段將會在未來20年左右成熟(~2037年),其療效可以將壽命延長30年左右。

30年!有沒有感覺自己像一大塊危機中的白棋,遭黑棋追殺眼看無望,突然之間,被延長了一口氣!

遠遠不只如此。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30年的陽壽簡直就是一張宇宙飛船的船票。登上這條船,就能飛(熬)到下一階段,等來第二代治療手段問世,再次補血,又再續上幾十、幾百年。隨著第三代、第四代不斷更新,階梯式達到長生不老!

先別忙著高興,咱先放下損耗派,看看頭盔派有啥招數。

每次染色體自我複製,兩端的頭盔(端粒體)都會被砍短一截。端粒體不斷被掐頭去尾,5,60次後就失去保護染色體的功能,染色體一亂,所屬細胞也就掛了。

所以,端粒體的長度就是我們壽命的計時器!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科學家發現,有些“永生細胞”(如生殖細胞)內可以產生一種叫端粒酶的蛋白。端粒酶的作用就是修復端粒體:

每次細胞分裂時,端粒體剛一被砍短,端粒酶馬上會幫端粒體再長出一截兒。這樣端粒體就不再怕砍,細胞就可以無限地複製分裂下去。

壽命的計時器嘀嘀嗒嗒。但指針每走一格,端粒酶就馬上將它推回一格。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青-春-定-格!

正是這一端粒酶功能的重大發現,讓上文三位科學家獲得了2009年的諾貝爾獎。

所以,目前頭盔派的主攻方向之一,就是要讓所有細胞都能產生適量的端粒酶,既足以修復端粒體,又不會讓細胞野蠻生長成為癌細胞。

01:52

比爾·安德魯斯博士(Dr. Bill Andrews), Sierra Sciences研究機構的創始人,是頭盔學說長期而堅定的倡導者。他今年66歲,專注於端粒體研究近25年,擁有50多項有關專利。他表示,有信心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攻克這一難題。

66歲人的有生之年,常理推斷。。。。。。

20年之內?!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看來,從兩個學派得到的時間表很接近,都是20年左右。給我等吃瓜群眾點燃了希望。

需要點明的是,儘管兩個學派各執一詞,但在大方向上非常一致:要延長的是健康的壽命,並非無休止地苟延殘喘。760歲的人照樣能跟18代孫網球場上爭高下。長生不老(amortal)比永生不死(immortal)更重要。

最給力的是,生命科學正以持續加速度的方式不斷開拓向前。

2004年,全球科學家一舉實現了人類完整的DNA測序。這一重大成就耗時15年,耗資$40多億美刀。而僅僅十來年後的現在,檢測任何人的基因組成只需要1小時,而且成本已降至$200美刀。

2012年,一項劃時代的基因技術又橫空出世:CRISPR。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藉助於CRISPR技術,科學家就能像在電腦上編輯文字一樣,任意編輯細胞內任何基因。這項技術給人類,乃至整個生物界,帶來的深遠影響難以估量。它或許能根除上千種人類的遺傳病,甚至改變未來人類本身的特徵(智商,體型等)。過去需要多名研究人員數年時間才能完成的科學實驗,現在一個人幾天時間內就能做好。可想而知,CRISPR大大加速了抗衰老研究。

行書至此,鄙人不禁斗膽猜測,CRISPR技術的主要發明人會在未來5年內獲得諾獎。而其中有兩位做出突出貢獻的,一位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Doundna教授,另一位是1981年出生的哈佛華裔教授張鋒博士(下圖)。

另一方面,CRISPR技術也帶來了巨大的隱憂。現在一個普通高中實驗室就可以用這個技術生成新的物種。原來上帝乾的活兒,很快連普通科技愛好者也能幹了。OMG!這話題太大了。

扯遠了。言歸正傳。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不僅基礎科學在加速發展,商業機構也紛紛加入到抗衰老達長生的潮流之中。

Alphabet建立了2家生命科學的子公司,已投入7億多美刀。從Google離職的員工們,最近5年內創立了16家生命科學公司,集資總額超過10億美刀。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也入了10億美刀從事抗衰老的研究。其他商業機構的參與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在硅谷,生命科學類的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有了科學的理論基礎,有了強大的研究工具,有了商界的資源投入,應該勝算不小。

退一步說,即便20年後,上述各方努力都不成功,燈火闌珊處還有個備用方案:人工智能可以幫我們實現“虛擬永生” (Digital Immortality)!

歐盟和美國等政府已經撥款10億美刀幫助繪製大腦神經元的圖譜。Google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erzweil)預言,2029年,我們將能夠上傳大腦的全部信息,包括記憶,意識,和脾氣秉性。這樣即使我們的肉體不復存在,我們的思維,意識和情感也能在雲端延續。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此處請腦補760歲“虛擬人”跟他18代子孫愉悅聊天的場景。不擅腦補的同學可以參考電影Transcendence 超驗駭客,約翰尼·德普/Johnny Depp 主演)。

長生不老也好,虛擬永生也罷,都將在20年內見分曉!

人生的最大悲劇,就是生為最後一代不得不死的人!

而人生的更大悲劇,就是病榻前為你送終的人都能長生不老!!

挺住!

藥不能停!挺過空氣汙染水汙染食品汙染土壤汙染各種汙染!好好過日子少吃多動常遛彎兒沒事兒打個坐,憋總想不開吵架拌嘴生悶氣兒瞎焦慮不耐撕。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誓!死!挺!過!二!十!年!

大多讀者在有生之年,都能目睹歷史上石破天驚的這一幕,也會面臨隨著長生不老而來的對社會和倫理的全面與全新挑戰。

然而,“20年之後可長生不老”的預估在科學界並沒有得到廣泛的共識。做時間預測不容易,不少科學家儘量避免這個話題,但至少,在抗衰老的可行性上,大家已經不再質疑了。

總之,就是早晚的事兒。

至於是早還是晚?是20年,30年,還是80年?如果您已經5、60歲了,那就是性命攸關的區別。跳出個人,關注人類(Homo Sapiens),7萬多年的進化史;若進一步放眼地球生物,40多億年的進化史,區區幾十年簡直就是彈指一揮間,何足道哉。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問題一:人口爆炸,資源有限

問:你說如果人真能長生不老,那豈不造成世界人口大爆炸?地球面積有限,那麼多人怎麼裝得下呀?而且那麼多張嘴吃飯,消費,製造垃圾和汙染,地球資源也有限呀,養活得了這麼多人嗎?

雷答:這的確是個問題。衰老一解決,最初的變化是死亡人數逐漸減少,以致遠遠少於出生人數。在這個階段人口會大幅增加。

但我們想象一下,有沒有另一種可能 - 自己的日子那麼長,誰還急著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呢?如今女士們不早婚,到那時候晚育也不用擔心了,所謂35歲之後生孩子風險大之問題,不存在。於是,出生率自然就會降低下來。

想象力不夠的,可以參考一下眼前的鄰國日本。戰後日本人均壽命增長了70%(1947年: 50歲,2017年: 85歲)。人口從1950年的8千3百萬,持續增長60年,到2011年達到1億2千8百萬。然後卻開始了逆轉,總人口以每年100萬的速度在縮減。

資源方面,我是這麼想:一旦解決了長生不老的問題,活著的都是“年輕”力壯的,不僅不是社會負擔,反而是社會財富的持續創造者。反觀眼前,由衰老引起的各種疾病(癌症,心臟病,老年綜合症等)消耗了80%以上的醫療資源,社會保障體系頻臨崩潰,這才真是不可持續呢。衰老問題一解決,醫保社保的很多死結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能活760年的人該不會像我輩這等肆無忌憚地糟蹋環境了吧。畢竟還要在地球上生存幾百年,環境破壞了不僅造孽後代,也是自作自受。弄不好,幾百歲的年紀,還被海牙法庭起訴反人類罪,那時就苦於入地無門啦。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問題二:基因“保先”

問:您不是綠色和平組織下屬的水軍都督吧?這問題您不必回答。我要問的是,老而不死,豈不失去活力和創造力嗎?再說這樣也會讓人類坐失進化的機會呀。歷史上不論科學,文學,還是藝術,絕大多數的創新都出自年輕人之手。量子物理學奠基人馬克斯.普朗克指出:科學是在科學家的葬禮中進步的。在人類自然的迭代過程中,優勝劣汰,不良基因不斷被淘汰,人類才能變得越來越適應生存環境,與時具進嘛。否則現在的這些人即使能活760歲,誰能保證一定能適應那時的自然環境?到時候大家都水土不服,人類絕種了誰負責!

雷答:看得出您真是為了我們人類的共同命運操碎了心哪。沒人能預知未來。但我們可以根據目前科技發展的邏輯,推斷哪些情況可能會發生。咱們先挑一些大概率事件聊聊。

長生不老,那麼創造力也不應該減低。你想想啊,如果每個細胞都是18歲的狀態,那麼人的心態和思維不也應該是18歲的狀態嗎?所以創造力應該能保持在高點。至少理論上是這樣。

不過,人類還是有可能意外死亡的。所以,人類的冒險精神倒有可能降低:極限運動,革命,戰爭等有生命危險的事,大家會本能地避免。

至於坐失進化機會,進化和死亡的關係也要重新構造了。生物科技已經可以改變活人的基因。目前CRISPR技術就可以精準地編輯人的每個基因了。一旦發現哪些身體特徵不適應環境,需要調整,也不用等到下一代,或下幾代,幾十代。馬上提取一個細胞,修改一下里面的基因,然後再注射回身體裡,新的基因很快讓身體發生變化。這不適應性就提高了嗎?至少在理論上沒問題!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問題三:船票給誰,大壞蛋老不死怎麼辦

問:說個實在點兒的吧。20年後,即使成功研發出“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肯定也很貴吧?多少人能負擔的起呢?誰來決定哪些人可以得到“靈丹妙藥”,拿到長生不老的船票呢?有錢有勢的人當然會佔便宜。 更糟的是,像希特勒、伏地魔級別的大暴君大壞蛋如果長生不老,那可怎麼辦?那還有什麼盼頭?

雷答:汗!這個答案會比較冷。一般來講,新的科技成果總要假以時日才能量產。早期成本一般都會比較高,所以早期使用者一般都要付出較高的代價。目前商業機構的介入預示了這個問題,就是說誰有錢誰就能拿到船票,而錢不夠的只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或自己的親人離去。這就升級到了道義的層次。屆時政府或許會出面監管起來。

說到大壞蛋,壞人能長生不老,好人也能呀。可能為哥本性偏於樂觀。不過現今全球最富的人中,好人還是佔多數吧?比爾·蓋茨,巴菲特,扎克伯格,拉里·佩奇等,還都比較靠譜。這些人都在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好,本職工作之餘也都有不少善行。而且,縱觀歷史,這些大暴君大惡人所處的時代裡,都有正義力量制約他們。為哥還是堅信,文明會繼續以螺旋式上升的。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問題四:生還是死,to be or not to be

問:問我會不會選擇長生不老,我當時想都沒想就說:當然要。能硬硬朗朗地活著, 何必找死呀!不過後來想了想,覺得這事兒沒那麼簡單。我現在要反問為哥,你會不會選擇長生不老呢?

雷答:說實在的,自己還真有點兒糾結。正如喬布斯所說:“死的意義就在於讓我們知道生的可貴”。如果不再有死亡的陰影,對生命和時間還會這麼珍惜嗎?如果體會不到生命的意義,長生不老就沒什麼意思了。

另外,在社會底層的很多基本問題(如貧困兒童的健康和教育等)尚未得到解決之前,就開啟長生不老這一潘多拉之盒,弄不好會引出並激化一系列社會問題。

的確,長生不老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一系列的挑戰。然而,比起生物科技整體的發展,這不過是冰山一角!

自生命出現的40多億年以來,地球上的生物都遵循著達爾文提出的自然選擇規律 - 不適應自然環境的物種會在世代交替中被自然淘汰,反之則得以繁衍發展。

今天,生物科技正在挑戰達爾文。人類不僅可以決定自己活多久,進化成什麼樣,甚至還能決定其他物種活多久,長成什麼樣。

我的物種我做主!別的物種我也做主!

這哪是挑戰達爾文呀!這不就是直接叫板上帝嗎?!

這麼大的事兒,每每與各路閒人聊起,一言不合就直接攀升到哲學高度,為哥頓感力不從心。在此暫且羅列出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問題A:宗教信仰

有史以來,人類總在探尋一些基本的問題:死後會面臨什麼,生活的意義何在等等。對此,宗教信仰試圖給我們答疑解惑。

一門宗教,需要能合乎常理地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現象,能自圓其說,才能讓信眾嚮往它所描繪的未來世界。

人類一旦能夠長生不老,還會嚮往天堂,懼怕地獄嗎?還會有人為了“來世”的幸福而積德嗎?

如果上帝不再是萬物唯一的創造者,人類也可以創造新的生物,大家還會信仰上帝嗎?

會不會出現一個全新的,更被大家廣泛接受的宗教或信仰?什麼時間,在哪裡,以什麼形式出現?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問題B:性,家庭,與親情

如果你能健康地活到760歲,你會在什麼年齡結婚生子?退一步說,你還會結婚嗎?

你願意與同一個人耳鬢廝磨700多年嗎?700年間,你的思想,愛好,身體條件各方面都將有N次轉型,甚至脫胎換骨。你的愛能有多深,你的情能有多久?

如果通過修改基因,變性像美容那麼容易,那麼人與人之間的愛情和婚姻又會變成什麼形式呢?

當壽命只有50年,其中十幾年用來養育下一代,親情自然是血濃於水。但如果活到了700歲,對幾百年前的那短暫(十幾年)的養育之情,你還會那麼感激涕零嗎?這時眼前的父母依然和你一樣青春煥發,在你們的18、19代孫面前,會不會有同輩人之感?

另外,一夜情之前要不要先做個DNA測試?相差十八代的直系親屬都活在世上,或許相互不再熟悉,不小心“約”上如何是好?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問題C:亞物種新人類

精英階層有著社會資源的優勢,也有條件不斷優化自己及其族群的基因。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他們可以先設個小目標:將自己的智商,情商,肢體力量都提高10倍,或許還順手給自己美個顏,女生媲美范冰冰,男生完勝黃曉明。然後,隨著基因技術的發展,精英們可以一步一步把自己升級為“超人”。這種超人跟今天的人相比或許面目全非,比如多了一對伸縮自如的翅膀。

那麼,其他大多數人,即使長生不老,能不能跟上進化的節奏呢?這種人類的自我進化,是否會分化出一系列超人、屌絲、以及兩者之間的“亞物種”呢?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問題D:社會及政治形態

人類社會一直都存在不同階層以及各種不平等。但請試想一下,如果不同社會階層演化成為在生理上區別巨大的人類亞物種,“人人平等”的價值觀還能適用嗎?

比如,具有極大生理優勢的精英亞物種,對社會貢獻更大,經濟價值自然會更高。而大多數普通人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的作者赫拉利(Yuval Nova Harari )甚至推斷,大多數人會變成“無用階層”,Useless Class。既然無用,還要享受完全平等待遇(如社會福利,投票權等),你說“超人”們會接受嗎?

不同亞物種之間可能平等嗎?將來的社會,法制,國家及政治制度將會是一種什麼形態呢?

長生不老固然令人憧憬,但更多更大的挑戰也接踵而至。

那位同學問了:本來好好的,咱人類怎麼突然就攤上這麼大的事兒了呢?

20年後 人類或可以永生 如果是你 會怎麼想?怎麼選擇?

因為,有兩股巨大的力量,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學,正將人類迅速推向一個臨界點。如果說人工智能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非凡,那麼生物科技的劍尖則直指人類的命根子。當科學家們認識到,所有生命的核心無非就是數據和算法時,這兩種力量就完美地結合了。而這一歷史性的結合將釋放出千百倍的能量,把人類推上一條不歸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