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來昆明多年,路過市中心經常看得到這個道觀,卻從未進去過。一直以來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比較漠視並帶有偏見,這點比較慚愧。今日有幸參觀,補習下中華傳統文化。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真慶觀古建築群位於昆明市中心,規模不大,原名真武祠,始建於元代,明、清兩代均有擴建。都雷府北面為鹽隆祠,光緒七年(1881年)雲南鹽商集資興建,清末和民國初年鹽行即此處,鹽隆祠分戲臺、前殿、兩邊廂房和大殿,大殿為土木結構,進深兩間,面闊三間,樓上有走廊花廳刻有二十四孝圖等傳統道德畫,石欄浮雕,栩栩如生。這裡,是三皇祖師的道場,是曾經鹽商的聚集地。如今,它是昆明城內為數不多的幾個道觀之一。這也是昆明唯一一處做道教文化,傳統文化傳播的地方。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這座塔有點像官渡古鎮的金剛塔,也許中國的古建築,道佛相互之間都有借鑑吧!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可以想象,雖然歷史悠久,但大部分都應該是重建返修過的。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滄桑歷史加上各種浩劫人禍,中國的古建築很少有能原汁原味保留下來的。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真慶觀於2003年4月修復,修復後的古建築群面積約4800平方米,園林建設9000平方米,仍按原有佈局分為三個景區:真慶觀以紫微殿為中心,結合老君殿,組成第一個景區,都雷府以雷神殿為中心,由門樓、清風亭、火神殿等組成第二個景區;鹽隆祠以大殿為中心,由前殿、戲臺等組成第三個景區,新建真慶文化廣場融古建築、道教文化、休閒娛樂、精品展示、旅遊觀光為一體。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然而,就這樣一座被喧囂淹沒的道觀,在昆明的市中心,卻有人在做著公益的傳統文化傳播。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中國人對福氣安康的追求,刻在了中國人的骨子裡和文化基因裡。當然,辯證看待,一個人的福祉最終靠的還是自我奮鬥,這些可以當做一種祈福和精神寄託。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道觀裡的道長可以帶你參觀。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傳播傳統文化,孩子是最好的載體。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中國多是佛教建築,其實中國真正的本土宗教是道教,能保存下來的道教建築已然不多。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書法是中國文化的載體。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其實中國人並不是尚武民族,練習武術多是為了強身健體、修身養性,而不是為了競技與搏鬥。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小姑娘們的扇子舞有模有樣的。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鹽隆祠其實只是真慶觀建築群的一部分,由於時間關係,並沒有全部參觀到。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琴棋書畫。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厚德載物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上善若水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茶藝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古琴初學不難,但如同任何一門技藝,要想越精通也得下苦功。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聽多了西洋音樂,古音也別有風味。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門外健身的老太太。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記得小時候被喜歡國學寫字又好的老爸強迫學習書法,當時是真沒興趣,應付了幾年,毫無長進,老爸一生氣扔了我的字帖,從此放棄。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現在想來,父母當初的逼迫,都是為了讓你別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過寫字也是要天賦的,而我,缺乏這種天賦。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古琴合奏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茶藝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太極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傳統魔術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川劇變臉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以前不喜歡傳統戲劇,覺得看不懂也聽不懂,現在才發現有了閱歷才能欣賞。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昆明目前在建最高建築:恆隆廣場就在旁邊不遠處。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與交融。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剛侵染了古典文化,又立刻來感受現代人的轟趴,party?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古人修身養性,琴棋書畫。現代人釋放自我,釋放慾望。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其實古人不可能都有閒情雅緻,大部分老百姓都得為了生計忙碌。琴棋書畫那是達官貴人,名妓的生活狀態。如同別墅是有錢人的生活狀態,而我只是來體驗下而已。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滇池one,俊發開發的豪宅,當時開盤號稱中國十大豪宅別墅。我是窮人,我不懂。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這裡看來適合團建。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養魚其實很麻煩的,需要耐心打理。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別墅靠近滇池,離我家並不遠,以前經常來這邊的溼地公園玩,別墅裡還是第一次進來。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其實論居住,我覺得別墅不如大平層好住,一層面積並不大,關鍵還得隨時上下樓爬樓梯。累!不安全!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看看到處的口號和標語就會發現,現代社會的標誌之一就是從男權社會轉變為女權主義,至於在中國是不是中華田園女權主義,這我就不知道了。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綠化不錯,我最看重綠植對環境的影響。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法式風情,不管早上欣賞了多少中國傳統文化,卻依然覺得西方文化和建築確實要洋氣些。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細節決定成敗,中國的建築工程往往在細節上不怎麼注意。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有錢人的世界我不懂,別墅不拿來住,拿來出租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還有電梯,總算不用爬樓梯了。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這是通往天台?太費勁了吧!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別墅最大的好處是有院子可以自己種種花花草草。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長街宴開始?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飯菜很不錯,只是作為一個放不開自己的人,我沒吃多少。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說實話,從小就很怕參加集體活動,因為我從小就在公眾場合放不開自己。生怕自己那句話說不對,讓別人難堪,讓自己尷尬。從小謹言慎行慣了。人多始終覺得不自在,有時候更喜歡自己在家獨處或者聽音樂看書。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對於外向性格的人來說,可能看著內向的人挺累的,又不敢說又不敢鬧的。其實我從不覺得性格有好壞之分,內向者也有自己的性格優勢。只是,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悶騷的人會很吃虧。大家沒有那個耐心去了解你內心到底在想什麼,你又不是高富帥、富二代,誰有空主動跟你交流。所以內向者更要打造強大的自我,更加努力才行。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ktv是中國人娛樂的標配,反而西方人很少用這個來娛樂自己。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燒烤雖好,只是拉肚,腸胃不好吃啥都不容易

一路向南~從鹽隆祠到滇池one

我也不知道為啥要推薦你關注我的公眾號,畢竟現在已經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吸引眼球的東西太多。所以,隨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