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普洱茶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因爲買茶的都變成了賣茶的」

做一個臨淵羨魚的茶客,該有多好!

“為什麼普洱茶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因為買茶的都變成了賣茶的。”有茶店老闆在朋友圈調侃。

確實,不少開店的老闆起初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投身於這個行業。由茶客到藏家,再到店家,陷進來容易,想抽身就難了。

多數人是奔著普洱茶“越陳越香”、具備投資升值空間的信條來的。跟著熟人朋友炒幾批貨,嚐到了甜頭,便一發不可收。隨著囤貨越積越多,就尋思著開個店面,一來希望可以賣貨回本,二來也有個休閒去處。於是選址、裝修、上貨,店面終於開張,藏家成功升格為店家,賣茶的苦逼日子拉開了序幕。

藏家階段,靠快速倒貨轉差價,會錯誤地認為這個行業很好賺。做了店家,才發現各種隱性開支驚人,店面零售收入很難支撐日常雜項。離開了大進大出的倒貨,基本生存都成問題。這正是內地許多盲目開店者的真實寫照。

生意好做的,永遠是那些擁有“下線”的總代理、合作商,每批貨過一下手,差價已夠賺了。所以,廠家與處於上游的合作商,對招商格外用功。每挖掘出一位實力藏家,或招到一位分銷商,就意味著可以快速出一批貨,回籠一筆可觀的資金。

“為什麼普洱茶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因為買茶的都變成了賣茶的”

難的是那些直接與茶客打交道的加盟店、專櫃,一盒盒、一餅餅賣茶,直賣到地老天荒,路斷人稀。

開店的應該明白,普洱茶是論整件賣的,而非論餅賣的。僅靠零售就能養活一間中等規模門店,那才是真本事!

普洱茶生意本來就不好做。唯一可以給藏家、店家以安慰的是,普洱茶沒有保質期,今年賣不掉還可以明年接著賣,只要能撐得住,總會有翻身的機會。

對於新手來說,如果寄望於將開店作為養家餬口的手段,那還是省省吧——可能等不到翻身那一天,已經被繁重的運營成本壓垮,存貨哪有那麼容易變現?

買茶時,你是甲方,可以優哉遊哉品茶。賣茶時,就不得不斤斤計較於收支平衡,為生計所迫,哪還有閒情逸致為自己泡一壺好茶?

這時你會說,做一個臨淵羨魚的茶客,該有多好!

“為什麼普洱茶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因為買茶的都變成了賣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