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老闆的人品問題

茶老闆們要守住底線其實不難,只需牢記兩個字:戒欺!

這幾天,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又成為輿論焦點——只因參與泰國少年足球隊洞穴救援的迷你潛艇非未派上用場,又被救命英雄英國潛水員Vern Unsworth 指摘為“不實用,純粹是「公關噱頭」”,便發推辱罵其為“孌童癖”。這一條帶有顯著人身攻擊色彩的推文,引發輿論一片譁然,直接導致特斯拉市值一度縮水20億美元。儘管馬斯克隨後公開做出道歉,但此舉對其個人形象的打擊恐怕短時間內很難消除。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表現出的狹隘偏執,也不能不讓人質疑其性格方面的缺陷。

企業無論大小,老闆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要求每位老闆都是聖人,顯然不現實。作為知名企業,老闆日常的一言一行,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企業的形象,所以不能不謹慎,不得不謹慎。

論老闆的人品問題

在茶行業,從業人員來源廣泛,經營手段五花八門,雖極少大奸大惡之人,老闆的人品問題也同樣至關重要。

人品即底線,即品性道德,也是一個人最大的信用。茶行業由於長期標準缺失,且信息嚴重不對稱,因而老闆的人品遠比花錢砸出來的廣告效應靠得住。

人,才是企業的靈魂。老闆可以有各種性格缺陷,但一定不能缺失底線。在現代企業制度的框架內,馬斯克的口不擇言,並不會阻礙特斯拉成其為一間偉大的公司。而組織形態鬆散的茶企,老闆的眼高手低都直接關乎產品品質,也決定著企業的未來走向。

具體到一個個體,一個品牌,一個機構,如果為了眼前利益可以無限放低底線,左右騎牆,無論多麼華麗的包裝,多麼強大的宣傳攻勢,也無法掩蓋其唯利是圖的本質。一旦貼上了這樣的標籤,形象就很難扭轉過來了。

畢竟,茶行業守法經營的老闆佔絕大多數,口碑也是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用戶口碑,最終指向的是產品背後活生生的人。北京同仁堂有一則著名的古訓——“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秘方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密室配製,多一分少一釐存乎一心,完全靠的是自覺。但動機好壞,冥冥之中是無法欺心的。做茶其實也是如此,用戶不可能全程盯著,原料好與差,工藝優與劣,老闆有絕對的操控權,就看存的什麼心了。

茶老闆們要守住底線其實不難,只需牢記兩個字:戒欺!

論老闆的人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