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集姑娘萬雪晴:願早日成爲家裡的頂樑柱

家住銅山區黃集鎮的女孩萬雪晴,今年畢業於江蘇省鄭集中學,在剛剛落幕的2018高考中以355分的成績被江蘇師範大學錄取,但大學的學費卻讓她們一家人焦慮。在萬雪晴記憶裡,從自己記事起,父母的健康狀況便一直不樂觀。父親患有肝病,人又黑又瘦,重活累活都不能幹。母親患有嚴重的腰間盤突出,發作起來要躺在床上幾天動彈不得。父母沒辦法外出打工,只能呆在家裡靠務農勉強維持全家人的生計。前幾年,雪晴的母親膝蓋處長了一個囊腫,可是做手術需要費用,母親因此不願意去醫院醫治。這個夏天,母親膝蓋處的囊腫已經長的很大,幾乎影響到正常的行走,可雪晴的學費問題再一次讓母親將這個手術擱置。

萬雪晴的奶奶年事已高,身體也大不如前,每年都有一段時間需要住院,頭暈、頭痛也是經常犯的老毛病,儘管奶奶育有一兒和一女,但是女兒已經去世,能夠依靠的只有萬雪晴的父親。外公外婆不僅要照料自己,還要照顧父母已去世的小孫子,負擔很重。採訪中,萬雪晴告訴記者,自己的家庭狀況很“複雜”也很“麻煩”,親戚朋友的經濟狀況也好不到哪去。高考結束後,萬雪晴留在家裡幫父母做了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除此之外,她還打算在家附近找個活幹,爭取賺點錢。

小學時萬雪晴的成績並不優秀,尚未懂得父母艱辛的她也不知學習對自己而言究竟代表了什麼。報考中學時,父母讓她填報了一所民辦中學,和萬雪晴最開始計劃填報的學校相比,學費一下子高出了許多。看著父母每天為自己勞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得為自己攢學費,漸漸懂事的萬雪晴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也明白了家庭的拮据。中學的學費問題,就曾讓萬雪晴猶豫,她當時想放棄上學,外出打工。這個想法讓萬雪晴糾結了很久,雖然沒有說出口,但父母早看透她的心思,堅決不同意萬雪晴輟學去打工,告訴她:“這個學校學費雖然高點,但是教學質量很好。學費的事你不需要擔心,好好學習就可以了,我們不覺得辛苦。”交學費那天,萬雪晴流淚了。

從那之後,萬雪晴意識到,知識能夠改變命運也可以改變自己的家庭。想到父母為自己的付出,萬雪晴一頭扎進了書本里,初中三年每年成績都在年級前二十名,年年都可以拿到獎學金。2015年,萬雪晴參加中考,如願考取了重點高中——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成為該校實驗班的學生。雖然家裡的經濟狀況令人堪憂,但萬雪晴爭氣的表現卻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光明與希望。從初中至今,她始終把好好學習作為對父母的最好報答。在高中期間,萬雪晴每天晚上學到十一點多才睡覺,早晨五點多就起床,實際睡眠時間僅僅幾個小時。雖然學校每天都會安排午休時間,但對萬雪晴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貴的,她一刻也不想浪費,每天的午休她都只是閉上眼睛,休息四五分鐘後繼續學習。

因為性格內向,不喜歡與別人交際,萬雪晴從不在外人面前談及自己的家庭,也很少和朋友們一起出去玩,“學習”兩個字幾乎成為她的全部生活。在學校住校期間,一個月回一次家,萬雪晴生活十分節儉,除購買一些必要的生活和學習用品後,基本上不會再有其他的花費。提到家裡拮据的經濟環境、父母和長輩不佳的身體狀況,這個18歲的女孩多次哽咽。當學費問題和手術費用問題“撞車”,母親選擇了前者,這幾乎讓萬雪晴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她不知道面對被錄取的消息,自己是該開心還是難過。

儘管江蘇師範大學的學費讓萬雪晴一家陷入了困境,但萬雪晴始終對未來懷有最美好的希望和期待,她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她會一直努力下去。她相信總會有一天,她可以驕傲地告訴自己的父母:“你們去休息吧,家裡有我,現在我來照顧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