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CMA,我同父母和解了

小時候,常常會對父母的嘮叨感到厭煩,想著長大後一定要離開家鄉去外地讀書打拼;

長大後,精彩的大學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使我們沒有時間回家看望父母,長伴膝下。

再後來,自己有了家庭,在父母身上所付出的時間便少之又少。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某個瞬間突然意識到,父母已經變得白髮蒼蒼,跟自己記憶中健朗的模樣相去甚遠。

忙於工作,疏於父母

萍萍一直很遺憾的是,沒能在大學期間課不多的時候多回家看看父母,自己倒是經常趁著節假日跟朋友約著短途旅遊,寒暑假要麼出去玩,要麼實習,仔細想想真的沒有經常陪伴著爸媽。

等到上班了以後,沒有了寒暑假,節假日要麼加班,要麼覺得路上堵車就懶得動彈,算起來已經大半年沒有回家陪陪爸媽了。

剛工作的時候也有不順心,一是因為零碎的財務會計工作量太多,憑證、報表、數據、做賬等;二是因為對工作內容的不熟悉,很多賬單也不清楚項目來源,所以經常沒辦法按時完成工作,未來不拖公司和各項目組的進度,萍萍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公司。

因為忙於工作,萍萍經常十天半個月的才會跟爸媽打個電話,言語之間也是匆匆幾句話而已。不是看不到父母眼裡的擔憂和欲言又止的神情,但是萍萍也沒有辦法,公司規模很大,當初畢業的時候自己費了好大的勁擠破頭才擠進來,雖然只是擔任一個小小的出納專員,但是萍萍不希望自己比別人落後,被公司淘汰。

萍萍的大學只能算做一個三流本科,雖然學的是向來就業前途較好的財經類專業,但是現在也只能拿著微薄的薪水,從財經類的底層開始做起。

沒到幾個月,萍萍就厭煩了每日做不完的報表對不完的賬單,不禁想起了大學時專業老師說過:“財務人的職業晉升之路,是由證書鋪就的。”

萍萍不想未來幾年都從事基礎財務的工作,想要快速晉升的話,果然只有考證。

看著手上寫不完的財務報表,想著自己將來也要一日日的埋頭對賬單,萍萍堅定了自己的決定。

為了跟自己有共同話題,媽媽也報了CMA

財務是一個極其重視從業資質的領域,每一個職位都有相應的證書要求。而證書之所以受到重視,原因在於證書考試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所有人都在同一衡量標準之下,也就保證了最大程度的客觀。

知道萍萍報了高頓的CMA課程,將通過CMA考試作為近期的目標,老夫妻倆心裡既開心又擔心。

開心的是女兒懂上進有理想,擔心的是女兒壓力太大,平時工作忙沒時間。

一直以來,為了能和女兒有共同話題,萍萍爸努力的去學習年輕人喜歡的東西,瞭解年輕人愛看的事物,關心女兒所在城市的天氣,都是為了不讓女兒覺得彼此之間有代溝。

報考了CMA之後的萍萍更忙了,晚上回到家要看高頓網課,做習題,週末也很少出去玩,大部分時間都在埋頭看書,現在萍萍有點遺憾沒趁大學在校期間多考幾本證書,想起身邊有的同學在大學期間就報考了CMA,經常待在圖書館與高頓網課一起度日,畢業時已經拿下了CMA的兩門考試,CPA也通過了好幾科,畢業後順利的進入了一家會計事務所,月薪差不多是她的兩倍。

再遺憾也沒辦法,萍萍現在能做的就是抓緊時間考出CMA,為自己贏得升職加薪的籌碼。

有天跟父母視頻電話的時候,媽媽突然問了一句:“你在考CMA是嗎?難不難呀?我最近也在學習這個呢。”

萍萍覺得很奇怪,一問之下,媽媽說最近單位裡組織鼓勵大家學習CMA,她是單位的老會計了,自然要報名參加,想到女兒也報考了這個,就感覺跟女兒之間的隔閡似乎也小了一點。

萍萍媽做了一輩子的會計,比萍萍知道更多的工作技巧,常常能在實操方面給萍萍很多建議,而萍萍在計算題方面則能比媽媽瞭解得更快。母女倆一起學習,有什麼問題也會常常溝通,打電話的時候也變得長了起來,會在電話裡互相分享學習進步的每一個瞬間。

萍萍能夠清楚的感覺到:媽媽更像是自己的一個朋友。

考試那天,母女倆在不同的城市一起上考場,為彼此鼓勁加油,也高興得將通過的消息互相分享。

因為通過了CMA,萍萍媽在單位被領導誇獎,萍萍也順利地升職加薪,實現了自己的短期目標,未來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萍萍接著在高頓報名了CPA考試。她始終記得那句“晉升之路是由證書鋪就的”。

後來萍萍的工作仍然很忙,但是一到節假日仍然會抽空回家看看爸媽,平時跟爸媽之間的聯繫也多了起來,萍萍爸還跟鄰居笑著調侃:“兩張CMA證書讓我們家氣氛都和睦了起來。”

大多數財務人不是在考證,就是在考證的路上。平日裡的繁忙工作,也許讓很多財務人都疏忽了親人,希望財務人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不忘了要和家人多多聯繫,你漸漸長大,而父母卻在逐漸老去,親情一場,不要讓自己辜負最愛自己的人!

因為CMA,我同父母和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