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决策的三个关键性指标(闫明)深文

领导人决策的三个关键性指标(闫明)深文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领导人决策的三个关键性指标 深文

决断力是一个出色领导人必备的素质要求。领导人要想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就需要掌握决策的三个关键性指标:

一、时效性:即时机的把握。

谋不可众,不要以全员一致赞同的方式决定事情。

对于一些不知可否的事情,可以集体讨论,也不要害怕有不同的声音,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各种不同的意见,我们需要的不是意见完全一致,而是不一致,并且不应在大家完全没有异议时才做决策。

不同的声音,代表着我们拥有着更多的选择,领导人要善于激发下属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意见,以此挖掘问题的深度,然后在进行决策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后做出科学的有效决策。

决策时要特别注意决策的时效性,最好给关键性决策制定一个时间节点,避免拖延决策,因为有时拖延一项决策,比做错一项决策,更浪费你的时间和金钱。

这也要求领导人要有果断的决断力。决策时,要特别重视决策时机的把握,一旦时机到了,就应该当断则断(没有免费的资产,只有沉没的成本),决策后,就不要再犹豫。

领导人决策的三个关键性指标(闫明)深文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二、精准性:即关键性问题。

领导人决策时,要能抓住关键性核心问题。

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企业生死攸关的问题。如当组织快速发展时,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是小问题;当组织不发展时,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是大问题。如何保持组织持续的发展与创新,并不断挖掘组织及市场潜在机会,才是企业长治久安的经营之道。

决策的精准性,考验的是领导人问题分析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领导人决策的三个关键性指标(闫明)深文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三、可行性:即实际可操作性及方案实施的边界条件。

领导人决策时一般情况下会有多套方案可以选择,最佳的方案,未必就是最好的方案。

不但要考虑方案的理想性,更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如老鼠开会,决策时老鼠们选择了一套最理想的方案,即把一个铃铛挂在猫的脖子上,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一只老鼠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任何一套决策方案都是有实施边界的,老鼠这套最理想的方案,实施的边界条件就是‘要找到一只可以胜任这项工作的老鼠’,如果这个边界条件不具备,这套方案就不具备可行性,最终只会导致决策失败。(本为为闫明老师原创,勿侵权)

闫明:TMCC国际认证高级管理教练导师、清华、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首席管理导师

领导人决策的三个关键性指标(闫明)深文

闫明老师是中国著名领导力、管理专家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精选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