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坐車時耍了一個「小聰明」,沒想到前程盡毀……

近年來,討論最火的話題就是“無人超市”,所謂的“無人超市”,就是顧客進店後,自行挑選商品,出門時自助掃碼結賬,店裡不設營業員,如果出現顧客逃單的情況,攝像頭將會記錄下逃單行為,自動報警。

有網友評論,“無人超市”不僅省去了繁瑣的結賬排隊時間,更重要的是給市民帶來了便捷的生活體驗。而從“無人超市”,我則看到了全民素質的提升,對信用的重視。

- 01 -

最近,微博上發了一個小視頻,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討論,深圳一超市內因店員偷盜店裡商品、捲款逃跑,導致超市4小時無人值守。

她在坐車時耍了一個“小聰明”,沒想到前程盡毀……

老闆來店視察發現後,當即報警。

從調取的監控錄像中看到,在無人值守的4小時期間,進來購物的顧客無一人逃單,甚至有顧客自己掃描商品後自覺付款。

她在坐車時耍了一個“小聰明”,沒想到前程盡毀……

老闆說,“店員的行為讓我寒心,但顧客們的做法卻令我很暖心!”

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每一次的移動支付,都被記錄在大數據之中,時間一長,也讓全民養成了信用自覺的習慣。我們意識到,在日常中一次不經意的“失信”,就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 02 -

老家的一個遠房親戚,他最近看好了一處房子,當他東拼西湊終於把首付款準備好後,在辦理貸款時被銀行拒絕了,拒絕的原因是信用記錄不良。

這讓他很鬱悶,銀行出具的13次信用卡逾期記錄,本可以避免的,但每一次到了還款日當天,自己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藉口,一拖再拖,等到想起來時,早已過了還款日。

讓他感嘆的是,5年之內,他將失去買房資格。這一經歷讓他後悔自己當初對信用的不重視,而他也將為自己的不守信付出代價。

在互聯網時代提供給我們便捷途徑的同時,以往,我們對於信用可能不甚在意。信用是一種虛擬的物體,你既看不到又摸不著它,你不需要它的時候,就會覺得它可有可無,可當你要買房買車時,信用則成為唯一審核你是否具備貸款的條件,這時,你才體會到信用早已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在國外,信用很受重視,它將演變成你是否能順利從事社會各項工作的門卡。

- 03 -

《新聞早餐》上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講的是有一個女孩剛畢業就去了法國,到了法國後,她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漸漸地,她發現當地的公共交通系統的售票處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個地方,根據目的地自行買票,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她發現這個管理上的漏洞後,憑著自己的“聰明勁”,她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概率:逃票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

她在坐車時耍了一個“小聰明”,沒想到前程盡毀……

她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後,她便經常逃票上車。她還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自己還是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她充滿信心,她開始頻頻地進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

但這些公司一開始都是熱情有加地接待她,然而數日之後,她得到的回覆都是婉言相拒。一次次的失敗,使她憤怒,她認為一定是這些公司有種族歧視的傾向,排斥外國人。

最後一次,她衝進了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要求經理對於不予錄用她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時,結局卻是她始料不及的。

- 04 -

人力資源部的經理告訴她:“女士,我們並不是歧視你,相反,我們很重視你,你一來求職的時候,我們對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平都很感興趣,老實說,從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

女孩問:“那為什麼不錄取我為貴公司所用?”

“因為我們查了你的信用記錄,發現你有三次乘公交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女孩說:“我不否認這個,但為了這點小事,你們就放棄一個多次在學報上發表過論文的人才?”

她在坐車時耍了一個“小聰明”,沒想到前程盡毀……

對方聽到女孩完全沒有因為逃票感到一絲自責和愧疚後,是這樣回答的:“小事?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小事。我們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來我們國家後的第一個星期,檢查人員相信了你的解釋,因為你說自己還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統,只是給你補了票。但在這之後,你又兩次逃票。”

“那時剛好我口袋中沒有零錢。”

“不、不,女士,我不同意你這種解釋,你在懷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獲前,你可能有數百次逃票的經歷。”

“那也罪不至“死”吧?幹嗎那麼認真?以後改還不行嗎?”

- 05 -

“不,女士,你的行為,正好證明了兩點:

第一、你不尊重規則。你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

第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如果你負責了某個地區的市場開發,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為了節約成本,我們沒有辦法設置複雜的監督機構,正如我們的公共交通系統一樣。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僱用你,可以確切地說,在這個國家,你可能找不到僱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時,她才如夢方醒、懊悔難當。

然而,真正讓她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卻是對方最後提到的一句話:“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

道德是一個人的最基本素質,即一個人的人格。再優秀的人,如果人格出現了問題,都會令人失去信任和支持。職場上面,這種喪失人格的行為就更為可怕,為了眼前的一點小利益而做出破壞體制的行為,絕對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的葬送。

人無信不立,尤其在現代社會,信用猶如一個人的第二張身份證,象徵著一個人的品性與言行。

不管你是去超市購物,還是乘坐交通工具,或是使用信用卡等,如果你抱著僥倖的心理“違規”,將成為你信用記錄上的汙點。為了讓自己的未來一路暢通,也為了建立光明正直的形象,請一定要記得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做一個遵守信用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