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喬傳》中門閥貴族視人命如草芥,是真的嗎?

《晉書解讀》言:西晉太康元年(280),晉武帝在頒佈佔田、課田制同時,還宣佈按官品高低,佔有衣食客、佃客的制度。

《楚喬傳》中門閥貴族視人命如草芥,是真的嗎?

衣食客是依附於貴族官僚的民戶,充當隨從或雜役獲取衣食。按照規定,六品以上官吏得衣食客三人;七、八品的得兩人;九品的得一人。東晉時,北方來的流民大多依附貴族成為衣食客,而免除賦稅徭役。

佃客則是依附於地主的農民,在貴族官僚佔有的田地上進行生產勞動。據太康元年發佈的法令,一品、二品官員佔有的佃客不超過五十戶;三品官員佔有佃農十戶;以下遞減。

《楚喬傳》中門閥貴族視人命如草芥,是真的嗎?

實際上,世俗官僚佔有的衣食客、佃客遠多於規定,且難以得到有效限制。晉朝之後,南北朝時期社會階層分化嚴重,世家大族掌握著最重要的社會資源,大量百姓淪為奴隸。

暑假熱播的《楚喬傳》設定發生背景在由北魏分裂割據出來的西魏政權下,故劇中門閥貴族囂張跋扈,視人命如草芥,以人為獵物,也就不難理解了。

《楚喬傳》中門閥貴族視人命如草芥,是真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