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緬甸果敢問題的由來!

果敢這個地方,地方不大,只有2700平方公里,20幾萬人口,差不多就相當於我們一個縣,這個地方唐代屬於南詔,宋代屬於大理國。

現在的果敢人(民族),有南明遺民,也有敗退的國軍後裔,以及其他來源的漢族移民等等,下面一一細說。

解讀:緬甸果敢問題的由來!

明朝滅亡之後,南明政權不斷南逃,最終永曆帝帶著自己的小朝廷和部分死忠的老百姓逃進了緬甸,最後永曆帝被吳三桂從緬甸要了回來,用弓弦殺死,剩下來的南明遺民也失去了北返的希望,但他們又不願生活在清朝的統治下,就在果敢一帶定居,並與當地原住民不斷融合,逐漸繁衍生息,形成了當今果敢人的主要祖先。

解讀:緬甸果敢問題的由來!

當時果敢地區的漢人力量相對於緬甸那邊比較弱勢,經過世代的繁衍生息,果敢地區有一個楊姓軍頭逐漸崛起,帶領大家不斷拼搏,最終楊姓被奉為當地的土司,清朝後期,道光皇帝冊封楊姓土司為“果敢縣令”,就這樣,楊家陸續統治了果敢300多年。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不斷滲透雲南邊境,到了19世紀末,清朝被迫把果敢地區割讓給了英屬緬甸,從此,果敢地區的人從雲南省的老百姓成了緬甸的少數民族。

解讀:緬甸果敢問題的由來!

二戰結束後,緬甸獨立,緬甸政府任命果敢土司楊振材為緬甸首屆上議員兼撣邦財政部長,楊振聲任果敢地區下議員,兩人也宣佈果敢地區屬於緬甸。此後,緬甸著手廢除土司這種封建制度,引導各地自治,楊家主動放棄了世襲的土司職位,但果敢地區的日常管理還是在楊家為首的幾個家族手裡。

在1950年代,還有一隻國軍殘餘曾敗退至果敢地區,並在當地建立軍事學校,除了大多後來被臺灣接走,有一部分在當地也娶妻生子,定居了下來,不過他們的後裔只佔果敢居民的一小部分,微乎其微。

解讀:緬甸果敢問題的由來!

緬甸政府一直希望收回北部各自治區的權力,與各少數民族武裝衝突不斷,在果敢地區,緬甸政府軍與彭家聲、彭家富兄弟領導的武裝進行了幾十年的鬥爭,成為當今果敢地區衝突的源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