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作家改行作者:张子保

打工作家改行作者:张子保

被称为打工作家的王狗剩回到故乡后,就想在家乡驿城举办一个文学培训班,再搞一个王狗剩作品研讨会等活动,借以酬谢家乡人对他多年来的一片厚爱。经打听,在驿城举办文学培训班、王狗剩作品研讨会等活动,经费就得3万元,没有3万元休想办成,而他一向又没啥存款,正当他愁眉苦脸时,他想到了办法,自己在南方当打工记者时不是有名的拉单高手吗?对,去拉赞助。

这天,打工作家来到一家有名气的企业,向董事长谈起此事,董事长说,文学与我们企业无关,这赞助你就免开金口吧。打工作家笑了笑说,怎么没关系呢?你们企业总要弘扬某种精神吧,弘扬某种企业精神就得办厂报吧办报看来与企业无关,但给该厂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利益。我可以邀请一些作家朋友来厂里体验生活,然后写一些报道贵厂的作品,把贵厂的知名度推向另一个高度,以此引起社会更大的反响,是任何创意独特的广告所不能取代的。厂报开辟专栏讲座,吸引大批求知欲强的员工,让他们了解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提升个人素质。贵厂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增强了,各项效益也会水涨船高……这就与文学关联上了,因此让你们赞助点经费是不会吃亏的,贵厂办报,搞文体娱乐活动今后尽管交给我,包你百分之百满意。董事长心中虽然依旧不情愿,无奈难抹打工作家的大面子,就大笔一挥,同意赞助2000元,作为今后有劳打工作家的辛苦费。打工作家其实不计多少欣然笑纳。

打工作家改行作者:张子保

打工作家如此而已在驿城跑遍了行政机关,企业、酒店、教育部门等三十余家企业事业单位,刚刚凑够2万元,还有1万依旧无着落,打工作家此时已经精疲力尽心灰意冷。

一次有人给他建议:老王,就凭您拥有打工做家这项显赫的挂冠,再搞一个签名售书活动,买书的人肯定很多,此外,再给一些厂长经理写一些自传、报告文学什么的,那1万元钱何愁不到手?

打工作家一听大喜,忙跑到大街小巷贴满签名售书的广告,同时还在杂志上登广告。出乎意料,买书者寥寥无几。人们说,现在是金钱社会,大家都忙着挣钱去了,谁还崇拜什么作家,谁还喜欢看书吆!定然是吃饱撑的!至于打工仔百天忙赚钱,夜晚忙着上网,饿了到酒店找三陪女去了;至于打工妹忙着美容、化妆,购买高档衣服去了;致于厂长、经理鬼精得要死,你叫他(她)们掏钱,等于割他身上的肉哟!打工作家于是屡吃闭门羹。

这天闷极,吃过晚饭,打工作家爬上屋后的山岗,看着西边的夕阳徐徐落下,雾霭浓浓的村庄升起缕缕炊烟,飞来飞去的乳燕在空中盘旋。打工作家不禁百感交集:唉,想我这位大名鼎鼎的打工作家尽然在驿城凑不足3万元的经费,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呀!感叹之余他又转念一想,既然人们对文学不再崇尚,我又何苦去办什么文学培训班呢?打工做家如梦初醒。立马返回家里,把自费出版的3000册书当做垃圾处理后卖到废品收购站。趁着天黑,携着2万元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打工作家改行作者:张子保

打工作家从此埋名改姓,利用那2万元在东莞开了药房。生意竟然红火,半年下来便赚了他想在驿城办的文学培训班的经费3万元。他禁不住阵阵窃喜。日他奶奶的,难怪呀!原来做生意是比整日的写文章来的利润大。此时打工作家虽然已经拥有3万元钱,但他再也不想办什么狗屁培训班了,他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下一步,他大算再找朋友借一点钱在东莞开家连锁药房,兼卖一些成人性用品;尔后再办个宾馆,招一些能歌善舞漂亮的小姐当公关,以此招揽生意。哼哼!到那时,我王狗剩不只是打工作家了,再捞一个“企业家”的桂冠戴一戴。不信走着瞧呗!

作者简历:

张子保,黄河.淮河浪子等十几个笔名,河南省正阳县人,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资深媒体人,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他在多年的新闻工作中,共发表文学、新闻纪实作品1300多篇,其中代表作《日子深处有阳光》、《阿婆的爱心》等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创办《新莞人》报一举成名;曾因为报道《群众为县委书记下跪》一文,而轰动国内外。目前博主任某家媒体社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