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國這個地方的歸屬,爭論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這樣的結果

赤壁之戰的古戰場,究竟在什麼地方,自南北朝以來就眾說紛紜,所以就形成了湖北漢川、漢陽、武昌、黃岡、嘉魚、蒲圻這六處說法,經過長期討論,前三種說法之前已經基本被排除,那後面三種說法咱們今天就一一來分析。

關於三國這個地方的歸屬,爭論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這樣的結果

赤壁大戰

認為嘉魚縣東北赤壁是真正的赤壁古戰場的說法,主要源於水經注的記載,水經注的作者酈道元生活於北魏年間,距離三國不遠,並且治學一向嚴謹,這一種說法應該比較可信,但是,赤壁烏林相去兩百里,與史實記載懸殊甚大遭到了不少人的質疑。

今天有人分析認為,這種說法雖然把赤壁定位於長江南岸,但與三國記載的曹軍與孫劉聯軍相遇於赤壁,初戰不利,曹操引軍駐於江北烏林,周瑜、劉備駐南岸赤壁,兩軍形成南北對峙之勢不符,因為赤壁大戰後,兩軍馬上就形成了隔江對峙之行,不可能在沿江跑到200裡外擺開對峙,

其次,當時偵查通訊工具都不發達,如果兩軍相距200裡,周瑜劉備又怎麼可能及時瞭解曹軍的情況,抓住戰機呢?黃蓋又怎能用火突襲曹軍,正如有的人指出的那樣,如果相距200餘里,當時的木船要行駛幾天,才能由武昌的赤壁到達烏林,在這種情況下,孫劉聯軍全軍在江上行駛數天,豈不暴露目標,黃蓋詐降豈能成功,在這種情況下,要等待風勢發動火攻,豈不貽誤戰機,由此可見嘉魚縣東北赤壁,很難說就是赤壁大戰的古戰場。

關於三國這個地方的歸屬,爭論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這樣的結果

嘉魚縣東北赤壁

認為黃岡赤壁是真正的赤壁古戰場的觀點是基於這些原因考慮的:大文學家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曾兩次夜遊黃岡赤壁,更是把這裡為赤壁古戰場,而借古抒懷,寫出了著名的前後赤壁賦,以及赤壁懷古詞,蘇軾的二賦一詞空前絕後,影響深遠,加之蘇軾博覽群書、知識淵博,想來不會有錯。

正是由此,這種說法廣為流傳大行於天下,其次,三國演義中波瀾壯闊扣人心絃的赤壁大戰,也是將地點定在這裡。有人據此認為,羅貫中不可能憑空捏造赤壁的所在地,這正是他尊重歷史,終於承受原義之故

不過這種觀點受到了普遍質疑。首先,說蘇軾在二賦一詞中一段話寫的很明確“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就是說這個故壘西邊的黃岡赤壁磯是聽當地人傳說是三國周郎赤壁,而不是自己考證後確定的。

關於三國這個地方的歸屬,爭論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這樣的結果

黃岡赤壁

其次,三國志所有記、傳、注都沒有曹操曾攻過夏口或越過夏口的記載,也沒有坐鎮夏口的江夏太守劉劉琦敗走之勢,曹軍即未到過夏口,赤壁之戰的地點不可能在黃岡赤壁磯一帶,特別是三國志中明確記載,赤壁在長江南岸,黃州赤壁卻在長江北岸,也證明了黃岡赤壁磯不是赤壁大戰之赤壁。

再者,假設赤壁烏林大戰的地點在今黃州赤壁的團風鎮,那麼曹軍即敗也應向北逃回許都或向西北退保襄陽,何必要跑到西南的華容道呢?最後,三國演義作為小說,虛構的地方很多,與三國志比較,好多地方都沒有尊重歷史,有失實的嫌疑,他的許多難以自圓其說的漏洞,正好反證了赤壁之戰的地點不在黃岡赤壁山

由此可見,黃州赤壁被稱為文赤壁當之無愧,但是把他說成是一戰定乾坤的武赤壁戰場卻頗有爭議。

關於三國這個地方的歸屬,爭論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這樣的結果

黃岡赤壁

近代以來,蒲圻赤壁一說更加受到大家的認可,其主要依據是,三國志中記載當年曹操南下的進軍路線是新野、襄陽、丹陽,江陵、赤壁,曹軍在長江南岸的赤壁,初戰失利,退屯江北的烏林,後在烏林遭火攻而大敗,由華容道逃奔江陵,今天的蒲圻赤壁、洪湖烏林和華容古道

於三國志記載的赤壁大戰中,曹軍退兵江陵的路線地形方位基本一致,所以有人堅信蒲圻才是赤壁大戰戰場是正確的,另外宋代以來,在蒲圻赤壁、洪湖烏林的巖縫、地下發現大量的赤壁大戰時的折戟、斷槍、箭鏃等,迄今為止,在這一帶出土文物中,屬於赤壁之戰的革、矛,劍、戟、鏃等鐵製兵器已達千餘件,從宋代迄今不斷出土的實物資料來看,蒲圻極其有可能是真正的古赤壁戰場,這也是蒲圻如今被命名為赤壁市的原因。

關於三國這個地方的歸屬,爭論千年到了今天竟然得出了這樣的結果

赤壁市

不過這一觀點仍有不少人仍持否定態度,赤壁大戰的地點到底屬於哪裡?大家是怎麼認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