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機器人來襲,財會人的「不可替代性」是什麼?

“四大”機器人來襲,財會人的“不可替代性”是什麼?

德勤財務機器人—小勤人

5月中旬,德勤發佈了一款財務機器人的H5動畫,率先將財務機器人的實體帶入公眾的視野。該款產品的實質是一項能夠部署在服務器或計算機上的應用程序。

“四大”機器人來襲,財會人的“不可替代性”是什麼?

普華永道—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

無獨有偶,普華永道也緊隨德勤的腳步,隨即推出屬於自己的財務機器人解決方案。PwC的機器人方案是使用智能軟件來完成原本由人工執行的重複性任務和工作流程,不需要改變現有的應用系統或技術就能夠實現。

“四大”機器人來襲,財會人的“不可替代性”是什麼?

安永—智能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6月初,EY也馬不停蹄地推出了智能機器人。這種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的實現分為流程分析及機器人匹配、供應商選擇及簽約、實施支持等內容。

“四大”機器人來襲,財會人的“不可替代性”是什麼?

畢馬威—機器人整體方法論

KPMG是最後一家明確表示提供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服務的四大。其整體方法論是從戰略到執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轉型提供一站式服務。

“四大”機器人來襲,財會人的“不可替代性”是什麼?

“四大”機器人相繼來襲

什麼是AI時代的不可替代性?

自從財務機器人的概念誕生,財務圈便一片譁然,基層財務人人人自危。而“小勤人”的正式發佈也意味著,人工智能時代已經確確實實到來,並且開始逐步影響人類的生活和工作。

既然不能阻止人工智能的到來,那唯有讓自己變得更具競爭力。

“四大”機器人來襲,財會人的“不可替代性”是什麼?

競爭力也可以理解為“不可替代性”,如果說AI技術在目前更多地解決基礎問題,那麼如何將自己塑造成具有宏觀視野、國際化思維以及創新精神的綜合性人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現代腦科學研究和積極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最優越的思維能力,不是認知加工的能力,而是“計劃未來、憧憬未來、想象未來、創造未來”的能力。

每一輪科技革命都會帶來新一輪工作革命,人工智能的興起勢必會淘汰一些勞動力。在保持“新技術發展與影響”敏感性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認知與創新能力,才能對當下和未來的事物有比較清晰的認知,適時做出選擇適應高速發展的世界。未來財會行業,財務分析和管理尤為重要,提升自己的適應能力和協作能力,充分認知自身職業特點與人工智能的關係,積極運用人工智能提升崗位價值,成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的調配管理者,才會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保持不可替代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