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奔著「錢途」學傳統商科?傳統與新型的碰撞才是未來的王者!

國人一般出國留學,總愛扎堆學“商科”。

還奔著“錢途”學傳統商科?傳統與新型的碰撞才是未來的王者!

商科具體學什麼,每個國家每個大學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細化方向,但是大概範圍是一樣的:

商科以FAME(金融、會計、管理、經濟學)四大專業為代表。

較主流的商科專業包括金融、會計、市場營銷、管理學、商務類專業(包括國際商務、電子商務等)、物流、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這八大類,而MBA作為專業碩士學位的一種,同樣不可忽視。

因此,在國人眼中“錢途”光明的商科自然是留學的首選。

有數據統計我國留學專業選擇商科的學生,基本能佔一半,也是很能說明情況了。

還奔著“錢途”學傳統商科?傳統與新型的碰撞才是未來的王者!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孩子愛讀商科?

要知道,從就業情況來看,商科的就業率遠比不上優勢高、專業性強的計算機、物理、化學、生物等專業。於是,便能從中看出大多數人讀商科的原因了。

一、門檻低。讀商科不需要太深厚的專業背景,文理科都能轉過來讀商科,因此轉專業基本都是首選商科。

二、好讀。一般的商科學習時間短,1到2年就能完成相關學業,而且學起來相對容易一些,因此有志於提高自身競爭力的人都選擇商科深造。

還奔著“錢途”學傳統商科?傳統與新型的碰撞才是未來的王者!

又有問題了,為什麼現在讀商科沒“錢途”了呢?

總結了三點原因:

一、大環境因素:留學生已經沒那麼吃香了。國內大學培養出來的很多大學生並不比一些出國鍍金的人差到哪裡去,如果不是那種高尖端的、特別優秀的、資歷深厚的留學人才,很多用人單位更傾向於聘用國內大學生。

二、很多商科留學生缺乏對國內情況的瞭解。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雖然多有互通,但是差別還是很大,即便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經驗,但是工作模式、工作環境、工作制度的種種差別所造成的求職者心理差異也要提前瞭解,否則求職時難以與求職單位達成共識。

三、薪酬差異。留學生花高代價出國學習,為的不就是以後工作時能拿到高薪水麼,可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國內外不同行業和不同崗位的薪資水平差距極大,求職者不願將就,用人單位不想出高工資,兩方協調不好,自然是一拍兩散了。

通過以上論述,可知如今的商科好學不好混,所以為了以後更好地就業,在選擇專業之時要更慎重一點,瞭解透徹“商科”的區別,才能更好地奔向美好的“錢途”與前途。

還奔著“錢途”學傳統商科?傳統與新型的碰撞才是未來的王者!

據瞭解,商科類專業可以按照“職能”與“行業”兩大模塊進行劃分。

所謂“職能”就是指具備一定的職業指向性,傾向於培養職場上某一專項職能人才的專業。例如金融、會計、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依照“職能”劃分的專業屬於傳統商科專業。

按照“行業”劃分的專業,例如度假型酒店管理、藝術品管理、會展管理、奢侈品管理等專業,目前在國內還屬於新型商科專業

而目前全球管理界的趨勢是,複合型管理人才更具競爭優勢

所以,如果學生在大學初期完成基礎課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方向和特長將傳統商科課程和新型商科課程進行自由組合,比如金融學搭配財富管理,這種在商業領域內所選擇的具體發展方向,在未來更有利於提高職場競爭力。

還奔著“錢途”學傳統商科?傳統與新型的碰撞才是未來的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