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環一線城市」的三線城市,可抵得上「熱二線城市」的房價?

離產生美”,這是美學的一個著名命題,其實對於城市房價預期的判斷同樣適用。

一個「環一線城市」的「三線城市」可以抵得上一個「熱二線城市」的房價,這就是城市群發展中距離的優勢,在城市群概念裡表現的異常突出。

環一線城市一直以來都是剛需族年輕人最重要的戰場,也是他們最青睞的居住生活地。

因為什麼?

大家心裡都清楚,便宜!

單價低,所以很多剛需自住的年輕人都把環一線城市作為上車盤,半帶投資屬性。

一個“環一線城市”的三線城市,可抵得上“熱二線城市”的房價?

因為如果選擇好了一個盤,就可以在下輪房價上漲週期來臨時,獲得一筆豐厚的投資收益。然後以此作為進城購房的基礎資本。

其實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城中夢”,從6環到5環,再從5環到4環…

大家都知道環一線城市樓市房價最主要是承接一線城市的人口外溢。這類城市通常不具備自我造血能力,即使有,也會被一線城市吸乾。

所以環一線城市拼的並不是產業有多麼發達,因為優質人口永遠會選擇最優質的產業和資源,你永遠比不過旁邊的老大哥,除非像華為那樣把產業沿溢到東莞,隨之而來的就是高薪人口的落戶,但是大家到底喜歡深圳還是東莞,想必心裡都清楚。

所以環一線城市比的是交通和居住配套,再者就是自身標籤。

而這個標籤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投資利好

一個“環一線城市”的三線城市,可抵得上“熱二線城市”的房價?

其一是規劃預期,拿北京來講,向南固安在於首都第二機場,向東燕郊、北三縣在於副中心通州的崛起,向北的張家口下花園在於2020冬奧會,都是有規劃預期的。

但是這裡面,北不如南,南不如東,具體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

其二在於自身屬性。例如「後花園」所代表的天然環境資源就是很好的例子。

上海的後花園是蘇州,深圳的後花園的惠州,它們不單承載了一線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更多的還有他們對詩意畫卷生活的嚮往。

政策方面,目前四個一線城市已被嚴政限死,環一線樓市也遭遇了相同的命運。

但是縱觀環京、環滬和環深,目前環深最得天獨厚的城市,這個地方就是惠州。

當然惠州不是環深最好的投資城市,但卻是目前可以上車且符合財力有限人群最好的城市,屬於環深的第二梯度價值窪地。

一個“環一線城市”的三線城市,可抵得上“熱二線城市”的房價?

為什麼 是惠州?

一是因為問的人實在太多了,在臨深樓市屬於熱門區域;

二是惠州是一個潛力非常大的地方,無論是天字號工程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還是“深莞惠經濟圈”的確立,都給惠州的房價帶來了很好的預期;

第三是相對東莞價格偏低,上升空間很大,而且最重要的是不限購!

一個“環一線城市”的三線城市,可抵得上“熱二線城市”的房價?

這個很重要,因為我現在即使把一個城市的最佳地段最有升值潛力的地方都放在你眼前,你沒資格買,就是很扯的事情。

但是,環一線城市房價投資有風險,這是一定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地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