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偉大,「大國工匠」袁健松投身發動機事業30餘年

平凡中的偉大,“大國工匠”袁健松投身發動機事業30餘年

人物名片:

袁健松,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航軸加工中心大班長(管理主管),黨的十九大代表,曾獲得航空報國三等功勳章、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

精美絕倫的航空發動機,需要成千上萬道工序才能加工完成。上世紀末,我國航空發動機加工自動化程度低,很多工序需要工人純手工完成,精度低,廢品率也較高。

我國有這樣一位工人,他投身發動機事業30餘年,陸續學會了車工、鉗工、鑽工等幾乎所有的工種,擔任過13 條生產線的班組長,在此基礎上改良了加工設備,大大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廢品率幾乎降為零,他就是“全國勞模”、黨的十九大代表——袁健松。

求真務實需要埋頭苦幹,更需與時俱進。2005年,袁健松根據多個工種積累的經驗,利用發明的裝置實現了機匣加工自動化,大大降低了操作難度和報廢率,將效率提高了16倍。

2015年,在袁健松的建議下,南方公司建立航軸加工中心作為精益試點,經過改造後,生產質量、生產效率明顯提升,產品生產加工週期由126 天縮短到 76 天,產品準時交付率從86% 上升至96%。

袁健松說:“勞模最基本的DNA 是勤奮和敬業,這是勞模之本;創新,則是勞模面對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袁健松目前所在的航軸加工中心現場脈動管理、MES信息化排產等創新應用均已取得實質進展。

對於中國航空發動機自主研製的明天,他充滿信心:“ 我們擼起袖子心無旁騖加油幹,一定能把航空發動機幹成、幹好。用我們的‘工匠魂’,鑄就‘中國心’。”

從初出茅廬的車工,到班組長、行業知名的精益專家,再到全國勞模、黨的十九大代表,袁健松投身航空發動機事業,初心不變,砥礪奮進,不斷達到人生新高度。

對話

Q:2005年的時候,您用自己發明的裝置實現了機匣加工自動化,大大降低了操作難度和報廢率,將效率提高了十幾倍,可以跟我們分享這個故事嗎?

袁健松:

當時我們廠有個車間,負責加工一種非常複雜的機匣,加工這個機匣需要用特定的工具敲擊兩萬多次,而且每一次敲擊都要特定的力度和角度,如果出現一次失誤,一個幾十萬的機匣就報廢了,所以這個機匣的加工難度非常大,一般工人是幾乎不可能手工完成的。

2005年,我們廠裡唯一一位能加工這種機匣的老師傅退休了,廠裡就沒人能加工出來了。領導想找青年工人接手加工這種機匣,但是沒人敢接,因為加工難度確實太大了。我有股子不服輸的勁兒,就把這個任務接下來了。

我找到了我們車間裡最好的一個鉗工,計劃和他合作完成。第一次加工時,不到兩個小時,一個幾十萬的機匣就報廢了。那個時候,擺在我面前有兩個選擇:第一,繼續堅持,但是需要處罰一個月的工資。第二,放棄這個任務,不會有任何處罰,因為這個機匣本來也只有那個老師傅能加工出來,沒有人會指責我。最後,我選擇承擔下這個責任,想辦法把這個機匣加工出來。

我也曾嘗試過手工加工這個機匣(廢品機匣),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沒有幾十年的積累,純手工加工幾乎不可能。用手工不可能完成,那就藉助機器吧!我琢磨了很久,這個機匣是旋轉體,加工的時候要求力度均勻,我當時就想,應該可以改造現有的車床,來實現機匣的自動化生產。我花了一個星期,最後成功地改造了一臺車床,讓機器來代替人來敲擊機匣,而我們的工人只需要簡單地學習就可以操縱這臺機器。原來是兩天的時間完成一個機匣的加工,完成這項改造之後,一天就能夠加工24個機匣,並且再也沒有出現過廢品。

Q:在航空發動機行業,艱難的任務很多、條件還很差,但是您在航空發動機行業任勞任怨幹了30年,是什麼支撐著您勤勤懇懇地走到現在呢?

袁健松:有一個故事是,上世紀90年代,生產某機型發動機的時候,當時我是操作工人,航發南方總經理王南海同志當時是技術主任。設計圖紙發過來的時候,我們都愣住了。圖紙非常複雜,再加上我們廠當時技術不足,設備不全,要製造出24種結構精密的渦扇,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就和王南海同志都是不服輸的人,我們商量:這個工作我們要不幹,廠裡也沒人能幹得比我們倆更好,為了集體的利益,我們就是再難,也要把這個事情做好。我們分工:他負責技術要求,我到全國各處工廠學習製造方法,又在各地尋找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的那些設備。就這樣,抱著做事一定要做好的心態,我們最終完美地完成了任務。這個任務完成以後,我立了一個三等功,當然這個不是主要的,我覺得為國家、為集體解決問題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是最好的獎勵。

我參加“九三”閱兵儀式的時候,當五星紅旗升起,飛機排成隊列飛過我的頭頂時,我情不自禁地敬了個禮,旁邊的群眾問我為什麼敬禮,我自豪地跟他們說:“因為這些飛機的發動機,是我造的!”。那個時候,我真正感覺到了作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人的自豪!其實,我們不能也沒必要把所有人吸引到航空發動機領域,但我希望可以把所有人引導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來。要說是什麼支撐著我,習近平總書記說得好啊,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我們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得吃苦耐勞、艱苦奮鬥嘛。

Q:2015年“五一”勞動節期間,央視播出《大國工匠》紀錄片之後,全國各媒體都爭相宣傳“工匠精神”,您本人也被塑造成“大國工匠”的形象,那麼您對“工匠精神”是怎麼看的呢?

袁健松:我覺得敬業、精益求精的這種品質確實應該得到弘揚。《大國工匠》系列紀錄片中的主人公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才把手工藝做到那個高度。但是我認為,工匠精神不侷限於此,更應該說這不是主要的內容。

我認為,“工匠精神”是一種我們要成為世界一流的精神。要成為世界一流難道只靠嫻熟的手工藝就能行得通嗎?顯然不行!手工藝很難傳承下去,如果只有一個工匠能把那件事做好,這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坦率地說,這是一件危險的事。就像我原來提到的那個加工機匣的老師傅,只有他能做,別人都做不出來,這對於國家和民族的大局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我們要成為世界一流,還是要靠先進的科學技術,要靠頂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要靠你們北航學生這樣的的優秀學子。我們應該享用技術發展的成果,研究自動化製造和智能製造。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工人大批下崗,而是將工人從單調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讓人去控制智能設備,提高工作的層次,提升我們中國製造業的檔次。

Q: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您對於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學生,有什麼建議嗎?

袁健松:首先,我建議大學生要適當參加課外活動,鍛鍊自己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有時候,許多問題就是溝通不當引發的。還有一個,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多讀書。我的文憑不高,但幾十年來,我一直都在讀書、在學習不同的技能。前幾年,我在廠內建立了一個讀書團體,每天早上5點起來讀書,並堅持了954天,後來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才停下來。另外,我覺得應該去讀讀自己不喜歡的書,因為這可以增強自己的耐心,讓自己學會接受不同的觀點,還可以學習新知識,一舉多得。

要培養自己精益求精的精神,做任何事都要做到完美,不要敷衍。曾經我們車間的一個零件的廢品率高達90%,領導把這個任務交給我。我自己在加工的時候,廢品率也很高,但是我沒有善罷甘休,我仔細觀察,發現是機器的問題,又研究了一個星期,並修好了這臺機器,從此以後,這個零件合格率就達到了100%。

最後,我有四句話分享,這也是我多年的學習和工作體會到的:

1. 學會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2. 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推理;

3. 學會像指揮家一樣協調;

4. 學會像導師一樣去引導。

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馮如書院 黃俊琦 蔣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