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的項目採用PPP模式介入案例分析

PPP模式雖然已經大幅叫停,並在逐步清理出庫,但是仍有為數眾多的存量項目需要社會資本參與以便讓地方抽身而去。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存量ppp項目的社會資本介入。

已建成的項目採用PPP模式介入案例分析

存量項目是指政府已經完成建設或投入使用的項目,如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自來水廠,城市城鎮垃圾處理場等。這些項目明明已經建成了為什麼還需要社會資本ppp介入呢?與需要社會從融資開始到運營的目的不同,對於已經建設成的項目採用PPP模式,其基本原因兩個:第一,地方出於退出目的,為新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融資,需要社會資本接盤;第二則是將這些項目中地方政府承擔的債務轉移到社會資本,降低政府債務。

案例一、重慶市主城區北部片區供水項目

該項目為重慶重大市政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江北區、渝北區兩路鎮以及原北部新區的飲用水生產、銷售,及相關水廠、配套設施的建設、經營及管理等,生產能力94萬立方米,管網總長度1355公里(管徑100毫米以上),供水面積104平方公里,供水人口約120萬。

已建成的項目採用PPP模式介入案例分析

存量資產通過TOT+BOT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最終成交價格為12.3億元,與資產原值相同,選定社會資本方為含有外資背景的中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項目回收得到的12.3億元資金,主要用於項目公司對重慶市主城區北部片區水廠新建、擴建或提標改造等,充分實現了投資良性循環。

該項目具備收益性,社會資本可以有效介入。由地方估值,社會資本投標參與。

社會資本介入勢必要有收益保障,但是由於這些項目的或許有收益不明,因此,將對這類項目進行分類。對於能夠產生收益的項目,(也是當下對ppp項目審核的主要標準)採用PPP模式會相對容易;但是對於不能產生收益的項目,如果需要採用PPP模式,就需要由政府根據績效付費。但是這類項目並無絕對,給予項目相關商業開發權限以達到吸引社會資本實現合理收益的做法也較為常見。

已建成的項目採用PPP模式介入案例分析

案例二、銅陵市城市排水一體化PPP項目

項目為城市排水重大市政工程存量資產包括銅陵市新民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10萬立方米/日),汙水管網約206公里,城市汙水提升泵站9座(含狼尾湖泵站);雨水管網(渠)約290公里,排水泵站11座。

已建成的項目採用PPP模式介入案例分析

存量資產原值7.88億元,轉讓金額7.88億元。採用TOT模式轉讓後社會資本方為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社會資本方的運營服務範圍包括上述汙水處理廠和排水設施的運營維護服務。政府將投資回收金額用於PPP排水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費及新成立的運營公司政府方的最低資金本。

三、張掖市城區集中供熱項目

該項目屬重大市政工程項目,存量資產包括一期350萬m2,二期200萬m2,熱電聯產項目700萬m2。通過社會資本的引入,新建中繼泵站一座,敷設一級供熱管網長度2×56.92km,新建換熱站76座。工程分為三期進行建設。

已建成的項目採用PPP模式介入案例分析

該項目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將市集中供熱公司淨資產1.055億元出讓給了寰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熱電聯產管網工程正在進行決算審計,完成後轉讓寰慧集團。

運用PPP模式盤活存量資產,一是有利於更好地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領域,增加民營企業投資機會。在一個就是社會資本的強運營能力對項目有益。但是對於社會資本要警惕分包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