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第二期《中國好聲音》迎來奇葩一幕,剛剛憑藉翻唱抖音神曲《慢慢喜歡你》晉級李健戰隊的趙家豪。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還沒高興完,立馬就被下一位上場學員battle。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另一位學員廖穎軒更慘,則因為多次被battle,在第二期節目裡一個人就唱了三首歌!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而且在第三次上臺後,真的就被新學員淘汰了。

觀眾驚呼:不是還在轉椅子嗎?怎麼開始battle了?

的確,這正是2018《好聲音》最大的的變化,它第二期節目裡終於玩轉了七年以來第一場不一樣的盲選——“搶位賽”。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所謂搶位賽,就是節目組限定了一定的晉級名額,按照隨機順序出場的學員,一批學員率先獲得這些名額。當名額滿了之後,導師依然可以為學員轉身,但他必須指定一名已經晉級選手挑戰,勝者留下。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在《中國好聲音2018》裡,這個名額數量為6人。

第一期裡,謝霆鋒很快拍滿了6人名額,第二期開始,李健也迅速滿員,整期節目的主敘事線就變成了兩條,一是未滿員的戰隊選人,另一條就是滿員戰隊的隊內PK戰。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新規則裡,贏得導師轉身,只意味著通過了初選,並不代表是成功進入戰隊,他還要隨時準備好後續學員的挑戰。直到本季140名學員全部挑戰完畢。

這種賽制是否公平呢?它是否讓“導師轉身”的玩法本身失去了含金量?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其實,卡位戰和盲選相結合,是今年好聲音節目組原創路上最引以傲的賽制。盲選過程,不僅是選人,還是排兵佈陣。今年的規則想打破時間先後順序帶來的不公平,給導師反悔的機會,更盤活了已經晉級學員的能量。

它還節約了賽程,把以往Battle之前的對內真人秀選拔,改為融入盲選賽制中的部分。

可能是某種巧合,今年暑期的三檔不同定位的選拔性綜藝,《明日之子》和《中國新說唱》,也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卡位戰”。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在《明日之子》的選拔賽中,卡位數量為9人。《中國新說唱》在1v1對戰之後,也是保持總晉級名額不變的情況下,三組製作人各選擇1位選手進行卡位戰。

不過不同的是,《明日之子》的battle對手,將有星推官指定一名已晉級選手,而《中國新說唱》是由選手自行選擇。

於是,在新一期《新說唱》裡就出現了奇葩一幕——實力強勁的ICE,選擇了一名不會freestyle的女Rapper對戰,這名女歌手直接當場翻臉,表示不參與freestyle對決。而ICE不給女選手臺階下的一番Freestyle,反而遭到包括製作人在內的全場噓聲。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在最殘酷的時候,卡位戰賽制,製造了新的爆發點。也許潘瑋柏不喜歡這個氣氛,但觀眾是喜歡的。

學員晉級可淘汰,導師選人可反悔,今年《好聲音》這麼玩公平嗎?

我們把三種卡位戰的賽制進行對比會發現,卡位戰的本質是強化“戰隊”,提升了導師在選擇戰隊成員的權利。同時,也增加了比賽的公平性,避免由於出場順序,影響到導師選拔的結果。

從這個層面來說,卡位戰,是提高了選秀節目的公平性,而非削弱。

但搶位賽的弊端也是很明顯。相比節奏性的敘事而言,這種隨時插入的臨時表演,都並不如靜心準備的主表演精彩。無論是音樂還是學員狀態,都和盲選帶來的魅力相脫離。

他也給觀眾收看帶來難度。因為框架式的播出習慣,被打破了。或許更適合個體瀏覽的網綜,而不是家庭收看的客廳。

“搶位賽”的是確延續選秀節目海選生命力的一大利器。但隨之而來的是,當所有選秀都玩起了“搶位賽”,它本身的魅力,也就被削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