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原上的「精靈」我最喜歡第一個,你呢?

这些高原上的“精灵”我最喜欢第一个,你呢?

兔猻,除了驚異於它們的腿何以如此之短以外,我最不明白的就是它們盯著紅外相機時腦子裡到底想的是什麼?兔猻在紅外相機鏡頭前,多表現出一種專注,盯著相機十幾秒,一動不動,或者一邊盯著鏡頭,一邊移動,淡然緩慢像樹懶。短腿貓,兔猻典型的鏡頭表現,它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讓人發笑的氣質。圖片由WCS中國項目提供

这些高原上的“精灵”我最喜欢第一个,你呢?

猞猁,面對鏡頭顯得冷靜得多,也非常自然,腿長可能讓它們有某種心理優勢,因而產生了“俯視這個世界”的優越感。它們在鏡頭前,有時會排尿然後走過,有時會打個哈欠,總之就是自然放鬆。鏡頭面前敢於打哈欠的長腿貓,猞猁。圖片由WCS中國項目提供

这些高原上的“精灵”我最喜欢第一个,你呢?

喜馬拉雅旱獺,也叫土撥鼠,當地藏民稱“雪豬子”,藏名“齊哇”,體粗胖似小狗,體長達50釐米左右,分佈於海拔2500-4000餘米的高山草甸草原,是青藏高原最常見也是體形最大的齧齒動物。旱獺短短的手腳、肥胖的身體、憨厚的表情常常讓遊客驚喜不已。圖片來源:中國西藏網 攝影:陳積芳

这些高原上的“精灵”我最喜欢第一个,你呢?

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之稱,世界主要分佈區的雪豹可以分為3個亞種,即北部亞種(阿爾泰地區)、中部亞種(喜馬拉雅核心區和青藏高原地區)和西部亞種(天山、帕米爾高原和跨喜馬拉雅地區)。1996年《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已將其列為瀕危物種,雪豹在全球目前僅存3000只至7000只,三江源現存雪豹種群或已超過1000只。鏡頭裡的這位,算什麼表情?迷茫?冷峻?落魄?圖片由WCS中國項目提供

这些高原上的“精灵”我最喜欢第一个,你呢?

亞洲胡狼在分類學上與狼同屬,但體型更接近豺。其分佈範圍較廣,從北非到中東到南亞區域都有發現。但在中國分佈在邊緣地帶,比如中印交界區域、靠近尼泊爾的區域等。這一犬科物種的首次確認,也表明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區域,可能有更多人們未知的動植物物種存在,需要更多的科學考察。這隻動物下頜到腹部的白色皮毛類似豺,但其他區域的灰黑毛色不符合豺的特徵;與狼相比,其腿較短,吻部也較短。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这些高原上的“精灵”我最喜欢第一个,你呢?

岩羊,體型中等,形態介於野山羊與野綿羊之間。兩性具角,雄羊角粗大似牛角。以青草和各種灌叢枝葉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們還常到固定的地點飲水,但到寒冷季節也可舔食冰雪。無固定獸徑和棲息場所。它們在懸崖峭壁只要有一腳之稜,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達兩三米,若從高處向下更能縱身一躍10多米而不致摔傷。兩隻毛頭小岩羊,溫柔地注視著相機。圖片由WCS中國項目提供

这些高原上的“精灵”我最喜欢第一个,你呢?

藏雪雞隸屬雞形目雉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般棲息在海拔3000米以上至6000米左右的森林上線至雪線之間的高山灌叢、苔原和裸岩地帶,是高山動物的代表種類。藏雪雞,昂首挺胸的高姿態。圖片由WCS中國項目提供

这些高原上的“精灵”我最喜欢第一个,你呢?

金絲野犛牛的數量,全世界不到200頭。金絲野犛牛的嗅覺非常靈敏,能依靠風向收集氣味以躲避人類,因此想在野外捕捉到它們的身影很難。金絲野犛牛的外形特徵與其他色系的野犛牛並無太大差異,但是它全身上下金色的毛格外引人注目。猛烈的陽光打在它身上,淺金色層層過渡,富麗而威猛,像是自帶光環一般,非常奪目。圖片來源:導演卡布微博

这些高原上的“精灵”我最喜欢第一个,你呢?

以“迷之微笑”著稱的藏狐,分佈於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地帶,作為青藏高原特有種,通常“強佔”旱獺洞穴,以“家庭”為單位居住。一臉呆萌的藏狐。圖片由WCS中國項目提供(中國西藏網 綜合/陳濛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