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黑旗軍千里納糧餉

民間故事:黑旗軍千里納糧餉

1

那天傍晚,兵營前走來了一個陌生男子。

他把一封信交給看門士兵,千叮萬囑說一定要親手交給劉道義,然後急匆匆走了。

不久前,劉道義將200位弟兄拉到這座位於中越邊境線上的小城歸順州(今廣西靖西市),紮營於北帝廟裡。

身為統領,此時的劉道義也看不清未來,眼前的這支隊伍不過是一夥勢單力薄的流寇。後有清廷追兵圍剿,前有當地豪強怠慢,人力刀槍、軍需銀晌難以為繼。

更致命的是,法國人已佔領了越南南部,正揮軍北越,遲早把戰火燒到中國。

劉道義當然明白,弟兄們驍勇善戰,都不是貪生怕死的主,但人員、補給有限,而敵人只會越來越多,以卵擊石遲早被吃掉。

這麼多年來,這群人愛戴擁護,死命追隨劉道義,就是因為他“膽藝過人,重信愛士”。就算他不為自己,也要為這200號人的存亡問題擔憂。

“如果弟兄們沒有戰死沙場,卻活活餓死邊塞,我一定被天下人恥笑!”劉道義憂心忡忡,他見證了農民軍最輝煌的時刻,跟隨義軍領袖吳凌雲建立了延陵國;他也見證了清兵圍剿延陵國,國破兵敗吳凌雲被殺的殘酷。

敗退這座邊陲小城後,劉道義一夥雖有當地豪強接濟,但他們的語氣也越來越客氣,斷炊自然才下劉道義的眉頭,卻上心頭。

這讓劉道義又想起自己17歲那年的光景:由於貧病交加,父母親和叔父在幾個月內相繼病故。埋葬完幾位老人,自己一無所有,只好借了一間茅屋暫時落腳。

要不是那個夢的力量在支撐,劉道義說不定已經倒下了。那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就躺在山間的石板上午睡。夢中,一位長髯老人對他說:你劉道義就是一員虎將,應該反清。

因為這個信仰,劉道義加入了農民軍,從此,儘管面臨艱難險阻他也堅忍無比。

現在的境況,除了自己會求助別人,還有誰來求助自己呢?

2

“劉統領,鄙人黃祖強,賓州(今南寧市賓陽)人氏。祖父在雲南南溪經營鹽業發家,後在當地買田置地,家中有些積蓄。近年來,南溪當地一個姓梁財主與我爭奪田地時發生衝突,雙方出動家丁相鬥。梁姓財主自恃是本地人,聯合當地勢力與我對抗。鄙人自知“強龍不壓地頭蛇”之理,若一味退避,對方必不肯罷休,直至蠶食我殆盡。祖強聽聞劉統領在歸順州擁有一支200人隊伍,懇請出手相幫,今生沒齒難忘……”

早些年,劉道義追隨吳凌雲征戰邕州一帶時,聽說賓州當地有個姓黃的名門望族,家財萬貫,相必就是黃祖強,不料對方現在竟然有求於己了。

聚義堂上,劉道義把求救信念給眾弟兄時,人群頓時炸開了鍋。有人說這是個陰謀,黃祖強挖好了深坑,等著劉道義領著弟兄們往下跳;有人說這是一個賭局,賭對了隊伍就有靠山,今後吃喝不愁,甚至能發展壯大。

的確,劉道義的前半生都是在賭。

13歲時,劉道義開始在船上當水手。做工之餘,他仔細觀察,非常熟悉何處水深,何處水淺,哪裡行船安全,哪裡行船危險。如果不敢賭,家境貧寒的他早就餓死了。

20歲時,劉道義加入了天地會,投身於農民起義軍的行列,走上反抗滿清,反抗壓迫剝削的道路。如果不賭,他到現在就跟很多農民一樣,成為地主豪強盤剝壓榨的對象。

既然是賭博,就不可能永遠是贏家。有時勝利就是險中求。當初兵敗時,如果劉道義不力排眾議,執意把隊伍拉到中越邊境的歸順州和那坡一帶,估計早就被清兵圍殲了。

帶兵打仗多年,劉道義當然明白跨地用兵是大忌。一來路途遙遠,長途跋涉兵馬匱乏;二來當地官府聞風,一定會不留餘力追剿;三來對方會發動民意,聚眾反抗。三大忌諱中,犯了任何一個都會萬劫不復。

劉道義知道,這一仗最難打,打勝了什麼都擁有,打敗了什麼都沒有了。好在雲南南溪離廣西那坡並不算遠,如果是急行軍,兩三天可到,宜速戰速決。

劉道義的義無反顧,讓好幾個親信離開了他。

3

兵貴神速。

劉道義領著100多人的隊伍,星月疾馳,三天後趕到了南溪城外。

白天,他們不敢在街上晃盪,而是一身農民打扮躲在客棧裡;夜晚,他們四處打探消息,摸清進攻和逃跑的線路。

事不宜遲,他們決定在第四天夜裡攻打黃祖強的對手梁財主。

梁家家大業大,有家丁數百,其中不乏身懷武功之人。可劉道義的隊伍久經沙場,高手如雲,雙方一交手,高下立判,梁府的家丁轉眼已死傷大半。

睡夢中的梁財主還沒弄明白髮生了什麼,就被劉道義一把明晃晃的大刀架在脖子上。

劉道義:知道我是來幹什麼嗎?

梁地主渾身哆嗦:曉得,曉得。

劉道義:我此時既然能把大刀架在你脖子上,就可以隨時取你的項上人頭。

梁地主連呼饒命,說他會連夜逃離南溪,從此不再踏入南溪半步,只求刀下留人。

劉道義見嚇跑對方的意圖已達到,不想再濫殺,給了他一些盤纏當路費,催他連夜啟程。

梁財主撿回了一條性命,不敢造次,拖家帶口消失在黑夜裡,這個曾經富甲南溪的大財主從此去向不明。

梁財主潰敗,黃祖強乘勢把田地奪過來,擴大了家業。他言而有信,在府上大宴劉道義,並拿出錢糧接濟隊伍。

席間,劉道義見黃家有女貌美如花,還知書識理,暗生歡喜。黃祖強察覺到劉道義的心思,順水推舟,將女兒許配給他。

不僅如此,黃祖強還把兒子及幾十名家丁也交給劉道義。有這夥強人依靠,他這個異鄉人在南溪站穩腳跟便不在話下。

有了錢糧,劉道義的隊伍很快由200人壯大到2000人。人多勢眾,當地的官府不敢騷擾,地主豪強也不敢怠慢。

對了,劉道義的這支隊伍以“北斗七星”的黑布為旗,故名黑旗軍。

黑旗軍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在抗法和抗日中留下了不朽戰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