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小龍蝦才上餐桌?「它」只做外賣,創立半年就已月銷200萬!

世界盃就快開始了,中國的小龍蝦都將迎來旺季了,但外賣君疑惑德國的小龍蝦怎麼直到現在才可以被允許上餐桌呢?

德國小龍蝦才上餐桌?“它”只做外賣,創立半年就已月銷200萬!

原來,德國的小龍蝦繁殖氾濫,此前由於擔憂小龍蝦體內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或超標,它們都未被商用而是殺死。如今,經過對之前捕捉的小龍蝦進行檢查,發現不存在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超標的安全隱患,因此,政府向一家柏林捕魚作坊發放了相關的捕撈和銷售許可。

專家表示,所有銷售的小龍蝦必須先要經過檢查,確保沒有安全隱患。“那些檢查過沒問題的可用來銷售。”得到銷售許可的漁民稱,自己要去市場上賣蝦。

在國外的小龍蝦繁殖氾濫之際,國內的小龍蝦市場即將迎來夏季旺潮,其中有這樣一個麻辣海鮮O2O的品牌,主打小龍蝦鮮活現做,在創立半年內月銷達200萬,隨後獲得千萬融資,一下成為了互聯網麻辣海鮮領域的爆款品牌。這一切“夾克的蝦”是怎樣做到的呢?

單品切入、客單高,多人消費場景

對於當初選擇小龍蝦行業為切入口,夾克的蝦創始人田宇表示,小龍蝦在3萬億的餐飲市場中佔比約4%,市場超過千億,是最大的食材單品。

在全國主要喜愛夜宵生活的年輕消費群體中,小龍蝦顯然具有一定的地位,同時嘗試小龍蝦的消費者仍呈現增長趨勢

德國小龍蝦才上餐桌?“它”只做外賣,創立半年就已月銷200萬!

所以小龍蝦不僅有足夠的需求,而且大部分的消費場景中,都是若干人一起,具備很好的社交屬性,具備一定的產品知名度。所以選擇小龍蝦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德國小龍蝦才上餐桌?“它”只做外賣,創立半年就已月銷200萬!

("夾克的蝦"客單價)

而對於小龍蝦存在的淡旺季的問題,“夾克的蝦”也通過其他水產品、海鮮品類的食材相應補充,進一步滿足了消費者的新的需求。

產品有特點,互聯網思維塑造品牌IP,打造爆品

夾克的蝦運用“互聯網思維”,採用互聯網外賣的方式,最大程度增加產品的準消費者。傳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產品特性會被短時間內快速放大,成為爆品的時間積累得以明顯縮短。

德國小龍蝦才上餐桌?“它”只做外賣,創立半年就已月銷200萬!

除了產品本身,“夾克的蝦”在服務體驗升級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探索。溼紙巾、手套、桌布、圍裙、牙籤等被統一放置到食用包中,提供給購買小龍蝦的顧客。

德國小龍蝦才上餐桌?“它”只做外賣,創立半年就已月銷200萬!

(“夾克的蝦”工具體驗)

無論是蝦的產品包裝還是產品眾籌和產品微電影、朋友圈贈食等,都在對外輸出這種情緒、這種品牌價值觀。配合戰略性獲新補貼,短期內儘可能將產品特性、品牌特性放大,增加了消費者認知和成為爆品的可能性。

只做外賣不做堂食,線下只有中央廚房

從一開始的經營方式選擇,夾克的蝦便只做外賣,藉助中央廚房,“夾克的蝦”可提供所有覆蓋區域內的外賣服務。省去了堂食帶來的租金成本和人員管理成本。

夾克的蝦有自有渠道和外部渠道兩條外賣渠道。自有渠道以自己的微信服務號為主,訂單份額為總訂單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外部渠道主要是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等平臺。

外賣君認為,夾克的蝦一開始以單品小龍蝦切入麻辣市場,在成功選擇小龍蝦單品並將“夾克的蝦”打造爆品之後,精細化運營以及耕耘本土市場之後開始擴張會成為其公司的重點目標,夾克的蝦也會著力於打造“夾克系列麻辣品牌“,形成消費者心裡認定的麻辣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