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籍|美團、餓了麼的排名潛規則流出,趕緊收藏

做同樣的品類,折扣力度超越同緯度的商家,為什麼張三的曝光度低於李四?

地段相同,覆蓋的商圈相似,為什麼我的流量上不來了,排名上不去?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相信很多商家都曾被或者正在被這些問題困擾著,那到底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掌握商家排名的規則。今天,頭條君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些平臺商家排名的小細則。

首先,你需要了解美團和餓了麼的排名規則。

排名規則上美團和餓了麼大致分為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固定的另一個維度是不固定的

其中固定維度的因素包含了基礎指標、加分因素、減分因素。

另一個不固定的維度,即千人千面、千時千面、千地千面這三個變量。這兩個維度共同影響了所有店鋪的排名次序。儘管這些因素導致了我們店鋪的排名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但是依然是有跡可循的。

下面來給大家講一下排名規則的第一個維度

1、基礎指標

➤近期交易額

平臺的規則,近期交易額越高(月銷量),排名越靠前。交易額=訂單數量*訂單均價。這裡要注意,交易額是由訂單數量和客單價共同決定的,有的商家做活動訂單量上去了客單價卻下來了,整體一看交易額沒什麼變化,排名自然也得不到提升。

如果我們銷量低排名自然就低,排名低又導致我們銷量上不去。解決的方法:競價排名+大力度滿減+多種活動同時做,在保本的情況下連衝一個月看一看排名大概穩定在什麼位置,逐步變相降一些活動(利用菜品提價的方式)看看單量能否保持。

➤店鋪轉化率

轉化率分為進店轉化率和下單轉化率。

轉化率做好了也是我們中小商家逆襲的通道,一定要好好把握。

進店轉化率

假設:A商戶曝光用戶數120,進店用戶數12,

進店轉化率:10%(12/120)

B商戶曝光用戶數100,進店用戶數12,

進店轉化率:12%(12/100)

B商家比A商家點擊率高了2%,B商家排名可能更靠前。

下單轉化率:

銷售額/曝光用戶後,比列越高,排名可能越靠前。

例如:A商家銷售額200,曝光用戶100

得分2(200/100)

B商家銷售額200,曝光用戶50

得分4(200/50)

很明顯,B商家的銷售額/曝光用戶大於A商家,因此排名靠前的可能性更高。

➤活動力度

活動形式多、力度大的商家,會得到更高的排名加分,帶來排名靠前;另一方面,優惠活動帶來的單量和銷售額提升,也會形成排名的提升。

活動力度越大,排名加分越多

商家優惠活動力度越大,則排名加分越多。比如滿30減10元對比另外一個滿30減5元,排名加分會更多。

活動門檻越低,排名加分越多

比如滿20減10元對比另外一個滿30減10元,排名加分會更多

好評率,店鋪評分,收藏人數

兩個商家在相同的單量下,評分高的好評多的分數比另一個要高,另外收藏人數也是因素之一。

用附贈小卡片等方式爭取每一個五星好評,把投訴、售後的微信或者聯繫方式放到店鋪顯眼的位置,讓用戶有給差評的想法之前加你的微信,進行安撫工作以降低差評率

2、加分因素

➤新店加權

新商家會有一週的排名保護,新商家開啟排名後,可以參與第8位和第12位兩個位置的輪播。如果參與輪播的新商家數量多,那麼輪到自己的機會就少。另外,不同時段參與輪播的品類商家也不一樣。我們要注意:一定要在所有準備工作做好(店鋪菜品齊全、圖片精美、活動上線)之後再開啟7天排名,不然導致排名開啟後轉化率低,造成7天后就直接沉沒了。

➤是否為品牌館

美團與餓了麼對與品牌連鎖商家(一般要求要有3-5家連鎖店,或者開在商場內shopping mall裡的商家)有著非常大的流量扶持傾斜,可以說是自帶流量包,所以有條件的商家一定要去爭取一下品牌標識。

➤平臺配送

配送範圍近,排名會提前

參與蜂鳥or美團配送的商家在相應的平臺都會得到一定排名加權,但是目前在大多數商家都在用平臺配送的情況下,加分權重沒有以前大了,用三方配送也不是不可以。

大眾點評高分店鋪(美團)

這也是美團外賣一個小小的流量傾斜,想要在美團外賣展示“大眾點評高分店”,只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即可自動添加標籤:(1)商家分類:全部美食品類商戶;(2)大眾點評上點評綜合評分≥4.0;(3)點評數量≥50條。

3、減分因素

➤差評率

一個差評的減分影響遠遠大於一個好評的加分,因此,我們要加強評價的管理、及時回覆差評,有效地降低差評帶給我們的損失。

➤無效訂單

這一般是小白商家或者新店經常會犯的錯誤,千萬要避免高峰時期的漏單、錯單、拒單。

如何避免無效訂單?

做活動之前在餐品做好充分的準備

雨天時提前做準備,增加臨時人力

按時出餐,避免超時

除了上述這些基礎指標,決定商家排名的還有很多因素

有的商家有疑問為什麼不同的用戶在不同的區域看我的店鋪排名是不一樣的?

無論是餓了麼,還是美團外賣,商家在各種場景下的排名都是按照千人千面,千時千面,千地千面這三個要素進行排序,通俗的來說:就是不同的用戶在不同的地點在不同的時間看到的商家榜單與排名都是不一樣的

➤千人千面:所謂的千人千面就是一套智能排序系統。它會按照每個用戶的下單歷史、好評情況、飲食偏好、下單均價,優先給用戶展示那些經常購買、收藏、主動給予好評的商家或是客單價相近的商家。而用戶給過差評的商家,會靠後顯示。

另外平臺也會為顧客優先展示他喜好的品類。比如一位消費者偏好川菜,經常在川菜類別的店下單,那麼主營川菜的門店就會優先展示。

➤千時千面:平臺把一天24小時分為多個時段,每個時段對應著不同的品類

早餐:05:00—10:00

正餐:10:00—14:00;

下午茶:14:00—16:00

正餐:16:00—20:00

夜宵:20:00——次日05:00

不同類型的店鋪在不同的時段會得到不同的曝光,在相應的時段推薦符合該類型的商家則會幫助商家提高排名。例如,做正餐的商家在中午時段的排名會相對的提高,而在下午的時間段裡做水果、甜品的店鋪排名會比較高。

對於商家來說一定要明確店鋪的主營品類,在該時段獲得優先曝光的機會。

➤千地千面:平臺把區域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因為在每一塊的訂單量、商家的訂單佔比都不太一樣,你在每個小區域裡的銷量決定了你在這個小區域裡的排名。所以同一個商家在範圍內的不同小區域排名也不一樣,而且配送距離也是排名權重之一,配送範圍越近,排名就越會提前。因此,商家需要知道自己的店鋪在哪一塊區域受歡迎,並在這個深耕區域保持優勢。在哪些區域訂單少,排名較低?然後在這些區域有針對性的大力度的推廣和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