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讀研要花20萬租房?學生吐槽「我要去兼職掙房租了」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趙亞超 見習記者朱延生)一篇《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萬》的文章引起廣泛關注。文中稱,7月26日上午,學校召開各院系會議說明因宿舍資源緊張,至少有45%的專碩新生將無法入住萬柳公寓,學生自行解決住宿問題;可以擁有宿舍的55%的“幸運兒”將由抽籤決定。

北大讀研要花20萬租房?學生吐槽“我要去兼職掙房租了”

微信文章《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萬》。

通知稱無法滿足全部住宿需求

針對學生反映的住宿問題,北京大學公寓服務中心7月28日在校內論壇上做出回應。

校方在情況說明中稱,《北京大學2018年碩土研究生招生簡章(校本部)》第六條“住宿安排”中已明確:“專業學位研究生和人事檔案不轉入我校的學術型研究生,學校不安排住宿”。考慮到全日制專業碩士同學學業生活實際,多年來相關院系通過各種途徑,在萬柳學區和校園周邊幫助聯繫,協調住宿事宜。

北大讀研要花20萬租房?學生吐槽“我要去兼職掙房租了”

圖片截自北大未名BBS論壇

而記者通過查詢《北京大學2018年專業研究生簡章》發現,對於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中的確規定的是學校不安排住宿,請自行解決住宿。

北大讀研要花20萬租房?學生吐槽“我要去兼職掙房租了”

《北京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校本部)》

校方還稱,萬柳學區可供院系協調使用床位數需在各類招生錄取結束後,並結合延期畢業情況,每年7月下旬才能最終確定。今年萬柳學區只能幫助部分2018級全日制專業碩士同學解決住宿需求。鑑於有同學反映住宿困難,28日下午,相關院系會同研究生院、公寓服務中心、圓明園校區共同協商,擬通過調整圓明園校區進修教師、訪問學者原定住宿安排,幫助其餘同學解決住宿問題。

對此記者採訪了北京多個高校在校生,瞭解到大部分高校都是為專碩提供住宿。

中國人民大學大三的楊同學表示,“人大研究生是學校安排住宿,學校沒有要求專碩出去租房的情況。”

來自中央民族大學的2017級郭同學表示,民大是提供研究生住宿的,對於北大的做法表示“挺不人性的”。“北大法碩學費本就很貴了吧,自己出去租房開支太大了。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我要出去兼職掙房租,沒有辦法每天安心在學校學習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大四的楊同學表示,“大學的話一般學生都是住在學校裡,沒有見到過讓學生出去單獨租房的,有點不太理解。”

北京師範大學的王同學表示,北師大會給學碩和保研的專碩提供住宿,而考研的專碩則不會提供住宿。她坦言:“個人覺得不太合理,因為學生住在外面,特別是個女生會有各種問題。但是畢竟是在北京,房子畢竟就那麼多,現在學校又擴招了,這種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

專家:高校後勤改革的方向是實行社會化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提出,高校後勤改革的方向是實行社會化。1999年6月15日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朱鎔基總理又提出了"要把後勤從學校剝離出來,實行後勤服務社會化,鼓勵社會力量為學校提供後勤服務"。《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也明確指出"加速學校後勤工作社會化改革,精簡分流富餘人員。""爭取3-5年內大部分地區實現高校後勤社會化。"從此,後勤社會化成為高校後勤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學生校外租房本來是建設現代學校的一部分,但後來因為有部分學生在校外統一租房成本大,第二個考慮到中國學生具體管理情況,我國本碩博研究生都由學校統一提供,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思路。

“比如說,現在實行學生的彈性學制,本科生3到6年的學制,碩、博研究生延期畢業,都會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一旦延長學制,對於學生住宿是否要解決?如果不解決,可能就會導致大家的質疑,但如果解決的話,就會導致學校資源受到非常大的限制。”但在他看來這樣的一種由學校統一提供的租房,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國外大學大部分都不提供研究生的宿舍,都是由學生在校外租房來住。實際上,這是減輕學校的辦學壓力。”熊丙奇表示,“如果國外大學宿舍有限的話,優先解決的也是本科生而不是研究生的宿舍問題。寄宿制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通過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對學生的一種價值觀的教育。實際上,本科生需要寄宿教育,研究生並不需要寄宿。”

“當然,現在學校在外面住宿的話,又面臨著市場化租房巨大的壓力問題,大學不解決,推給市場,學生當然反對。”熊丙奇補充道,“這就需要通過政府部門一起來進行解決。如果學生要在校外租房話,通過人才的廉租房,公租房來加以解決。而不是由大學來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