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旋渦中的拼多多

爭議旋渦中的拼多多

上週四這個被外界認為“假貨集散地”的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了,股價首日漲幅達到40%,市值超過300億美金。很多人羨慕嫉妒恨,創始人兼CEO黃崢的身家達到137億美元,人們津津樂道拿他跟劉強東的身家比較,當天劉強東身家94億美元,而劉強東實現這個身家用了10年,黃崢僅用了3年。

“存在即合理,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存在很多低消費群體,小鎮青年是消費群體的主力。”這是創始人黃崢,還是他們的擁躉者給出的洋洋自得的答案,面對假貨的質疑,這些擁躉者甚至說不用著急批判,要留給他們改正的時間。

對於這種論調,筆者只能“呵呵”。假貨,不是電商的原罪,更不是電商的標籤,對於這種肆意踐踏知識產權的行為應該極力譴責。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麼一個低價電商網站,準確地抓住了人們貪便宜的心態,成長迅速。如今拼多多已經在美國上市,如果未來不能很好地整治平臺環境,商品質量問題有可能變成一個時時待發的大雷。

“假貨集散地”

近日,天風證券研究所零售團隊通過爬蟲獲取了截至7月27日,拼多多最近30個交易日中,家電品類銷售額排名前100的SKU(庫存量單位)。

爭議旋渦中的拼多多

通過分析發現,在家電銷售額排名TOP100的商品中,前30個交易日的交易額合計7923萬元,銷售量13.71萬臺;涉嫌假冒品牌的商品共39個,該39個品牌銷售額合計佔比57.82%,銷售量佔比63.37%。

近30日銷售前三的SKU銷售佔前100的比例為35%,它們是櫻花CHEBLO空調掛機、康佳KOIVIKDA高清電視4K、容聲ROSHELLE,總銷售額超2700萬元。而這三款產品全部是假貨,中文采用和知名品牌一致的中文名稱,但是英文LOGO不同。

天風零售補充稱,選擇家電行業原因在於家電商品的品牌冒充容易被識別,由於爬蟲原因可能導致數據的不準確性,尤其是存在多個價格選項時,爬取的銷售額數據為估算。

的確大多人對拼多多感官,無外乎“拼團9塊9”、“超便宜”。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說的是電商鄙視鏈:淘寶上40塊錢的衣服,加個商標吊牌在天貓上賣85元,加個好點的包裝到京東上賣138元,加個嚴格點的質檢書到唯品會上賣240元,最後衣服賣不掉再放到拼多多上賣10元。

拼多多處於電商鄙視鏈下端。

成王敗寇的時代

但就是這個處於電商鄙視鏈下端的拼多多靠著抓住人性迅速發展,儘管“LOW”,但是數據亮眼。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18年6月,拼多多活躍用戶達到了3.44億,超過了美國人口總數(3.27億)。

根據極光大數據,拼多多用戶畫像是這樣的:70%為女性,65%來自三四五線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她們屬於價格敏感型客戶。拼多多的低價牢牢抓住了這些人的核心需求。

GMV(網站成交金額),至2018年6月30日的過去十二個月內,平臺GMV達2621億元。以1000億元GMV(網站成交金額)作為里程碑的話,京東用了10年完成,淘寶用了5年,而拼多多隻用了2年零3個月。

爭議旋渦中的拼多多

拼多多招股書顯示,2017年拼多多的營業收入為17.4億元,相比2016年的5.05億元,同比增長245%;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前三個月,拼多多的營收為13.8億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7倍。

爭議旋渦中的拼多多

淨利潤方面,2017年虧損5.2億元,虧損同比擴大了八成。雖然拼多多目前虧損較大,如果對比阿里、京東等大佬們,拼多多目前處在擴GMV規模的階段,佣金還有較大的上調空間。

為何三歲的拼多多急於上市?

連創始人黃崢都說,“它(拼多多)畢竟只是一個三歲的小孩,身上還有著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和許多危險和挑戰,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讓拼多多這麼早進入不可控的資本市場呢?”

黃崢給出三條理由:

“1.我們認為拼多多的業務類型本來就有很強的社會性,所以它終將走向公眾,所有的成長也應該為公眾所分享。

2.我們相信拼多多有巨大的潛力,往後看3年、5年還是更長的時間上市其實沒實質區別。相反,在公眾的監督下,我們可以成長得更好更強。

3.我們希望拼多多是一個公眾的機構。它為最廣大的用戶創造價值而存活。它不應該是彰顯個人能力的工具, 也不應該有過多的個人色彩。

與此同時,它應該作為一個獨立的公眾機構,展示它作為一個機構獨特的社會價值、組織結構和文化,並且因循者它自身獨特的命運生生不息,不斷演化。”  

理由充滿人文情懷,適合老外的閱讀口味,寫的漂亮。

但在圈內人士看來,抓住社交電商這一風口是拼多多急於上市的主要原因。拼多多用了不到3年就有趕超大佬之勢,誰能保證下一個風口在哪,下一匹黑馬什麼時候冒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