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爲何成爲中國古人的傳統見面方式,現在中國人已經拋棄的傳統

“揖”據考證大約起源於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了。揖禮屬於相見禮,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鞏固政權,其中就包括建立起了周朝的各項典章制和禮樂制度。自此,揖禮開始大行於天下。

作揖為何成為中國古人的傳統見面方式,現在中國人已經拋棄的傳統

據《周禮·秋官司儀》記載,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係,作揖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時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舉;特揖是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級分別作揖;旁三揖是對眾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還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向人行禮。這些作揖的方法仍然不免要區分許多等級,儘可以不去管它,現代人只要吸取最簡便的作揖方法就行了。

從許多種作揖的方式中,要找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舉手。宋代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說:“古所謂揖,但舉手而已。”清代的閻若璩,在《論語·述而》的註釋中說:“古之揖,今之拱手。”這兩人的解說可以認為基本一致。如果我們吸取這種作揖的方法,去代替握手,再加上大家常見的點頭或輕微的鞠躬,那末,這在一般的場合下,應該是行得通的吧。

作揖為何成為中國古人的傳統見面方式,現在中國人已經拋棄的傳統

向人作揖雖然恭敬,但相比於跪拜,它又不是最恭敬的,有時能表示倨傲,《漢書·高帝紀》就有“酈生不拜,長揖”的描述,顯出狂徒酈生對劉邦的不服氣。

左手手掌在上挺直,是武人常用的抱拳禮。

作揖為何成為中國古人的傳統見面方式,現在中國人已經拋棄的傳統

古代婦女行禮方式與男子有很大區別,唐宋時期漢族民間白話小說有相關記載,婦女相見行禮,往往是口稱“萬福”。這種禮節要求兩手鬆松抱拳重疊(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側上下移動,同時略作鞠躬的姿勢。這種禮在京津地區,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節、祝壽等莊重場合使用。

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說,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禮,即“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是謂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喪拜反是。”

作揖為何成為中國古人的傳統見面方式,現在中國人已經拋棄的傳統

但是,根據唐宋以後白話小說,並不支持此種說法。以宋代小說《錯斬崔寧》為例,男女相見,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則“還了萬福”。這說明,當時男女已各行其禮。

古代是男權社會,記錄了作揖禮的古畫、古文字等,幾乎都是關於男性的,為左手在外、右手在內(如唐代吳道子畫的孔子像)。在講究男女有別、陰陽和合的時代,段玉裁這段話把女士作揖中左右手的順序描述成與男士正相反,是合情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