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水平和美國差距有多大?

用一句名言來開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我們的基本內容。

科技又是分層次分級別的,對頂層科技的掌握往往標誌著一個國家真正的科技實力,畢竟以質取勝的科技和以量取勝的普通製造業還是兩碼事。別的行業我不敢多說,就聊一聊航天技術。說航天時代是僅次於陸權爭霸和航海時代之後的人類又一嶄新時代並不算誇張,在這個層面把航天水平作為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代表也再恰當不過。

在我看來,航天有五個標誌性的核心科技:

1。大型運載火箭

美國:1967年首飛土星五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40噸,成功率13/13

中國:2016年首飛長征五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成功率1/2

2。載人航天技術

美國:1961年首次進入太空,536人進過太空,共計時長29000天

中國:2003年首次進入太空,11人進過太空,共計時長200天左右

3。空間站技術

美國:1973年首次建設,現擁有國際空間站(90%)

中國:2011年首次建設,現僅有實驗室,無空間站

4。月球探測技術

美國:1959年首次探測,約100個探測器,12人次登月

中國:2007年首次探測,3個探測器,無人登月

5。深空探測技術

美國:探測過太陽/地球外七大行星/數個行星衛星/數個彗星/數十個小行星/三顆矮行星

中國:1顆小行星飛掠

如果考慮到技術的後發優勢(現在和60年代的技術水平是天壤之別),這個差距比想象中的恐怕要大。

差距大不可怕,總要找原因。

1。地理原因

美國:世界最大平原,兩面大洋,北方同母兄弟,南方過了德州到南極都叫後花園

中國:出海兩層島鏈,陸上世界最多鄰國,十大軍事強國一半都在

2。歷史原因

美國:建國戰爭1776年,內戰1865年

中國:抗日戰爭1945年,內戰1949年

3。國際政治

美國:制定國際秩序,世界警察,美元霸權

中國:海洋法公約/氣候公約/市場經濟/匯率操縱/武器限制/技術封鎖,美國人可以提出來且自己不服從,但你必須照做

4。國家實力

美國:1890年,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1920年,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2010年,世界第一大工業生產國;目前美國70% GDP

說實話,美國人這麼一手好牌打成這樣並不奇怪,中國這麼一手爛牌還能打成這樣真心不容易了,因為還有很多國家連坐到牌桌上的機會都沒有。

差距肯定要慢慢趕,但怎麼趕老祖宗兩千年前就教育過我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