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什麼意思?

在農村常常聽到一些口頭老話,這些俗語老話作為口頭傳承的文化,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展示著當地的人文風貌。因而,諺語既蘊含著濃濃鄉土氣息,又蘊含著許多大道理,這些老話是流傳於口語中的精煉生動的現代語句,所表達的內容與農村生產勞動、衣食住行等密切相關,是群眾智慧和經驗的結晶。

農村老人常說:“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什麼意思?

一,水甕穿了裙,出門就淋人

也許年長的農村人對之前的農村生活比較瞭解,從前農村在飲水方面沒有現今的自來水,如何存儲水呢?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在農村家家戶戶都用大水甕當儲水器具。水甕是用陶土燒製而成,陰雨天一到,水甕就“未雨綢繆”,在四周滲出細密的水珠,就好像套了一層灰黑色的裙裝,顏色越重,說明雨水來得越快,也下得越大,這時候就不要出遠門了。

農村老人常說:“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什麼意思?

二,先下牛毛沒有雨,後下牛毛不晴天

炎熱的夏日,若是天空中先是飄起淅淅瀝瀝的牛毛細雨,那十有八九下不了大雨;而若是大雨過後,細雨如織,則肯定會陰雨連綿,難以放晴。

三,年怕中秋月怕半,莊稼就怕誤時間

年怕中秋月怕半。這話的意思是一個月若是過去了一半,您便會感覺這個月剩下的日子過得很快; 一年裡若是中秋過了, 這一年剩下的日子也會感覺過得很快,而種植莊稼對時間的要求也十分嚴格,要不然怎麼會有24節氣呢。

農村老人常說:“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什麼意思?

這句話另一種意思是一月過去,一年過去這是時間的流逝。時間的流逝有時候可以是無知無覺。許多人都有體會: 忙碌一天, 甚而忙碌一年, 回頭一想, 這一天這一年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麼, 好像沒有任何感受一年就過去了。對時間流逝的無知無覺其實就是一種深刻的感覺, 這種感覺就叫做“時間過得真快,應在該努力的時刻努力,比喻人要少年立志。

寸麥不怕尺水,尺麥卻怕寸水

開春後,小麥進入拔節後的旺盛生長時期,這就是常說的"麥到春分晝夜忙 ",小麥在"晝夜忙"的旺盛階段,葉面蒸騰作用大,消耗水分多, 因此要有充足的水分。可是,一旦春雨綿綿,水分過多,又會給小麥生長帶來不利 。成熟時,寸水軟根,倒莖沾泥,則麥粒盡爛於地面。

五,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

在農村和老人在一起暢談時,常常在老人的口中聽到這句話“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這句話的其實說的是,人們對長壽、健康、平安的一種美好期盼。既然閻王爺在人66歲時想要人命,那人吃了一刀肉後就還了閻王的債了,閻王吃肉好了就別“吃人了”了,這也是農村延續下來的一種習俗,除了這句老話外,農村還有類似的幾種說法,比如“人活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六十六,吃了女兒一刀肉,健康又長壽”、等等。現在看來這些都是通俗的說法,毫無無科學根據。就是父母66歲時,女兒給父母送上一塊肉,以保平安,順利過“坎兒”。據說是為還閻王的債,實際上也是解老人的饞。

農村老人常說:“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什麼意思?

這些農村老話經過千百年的流轉,現今依然被人津津樂道,這些經驗總結和對美好事物嚮往的老話,在老農看來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