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遺傳的商業基因

1839年7月8日,約翰"洛克菲勒出生於紐約州哈得遜河畔的一個名叫楊佳的小鎮。他的父母,個性截然不同:母親是個一言一行都皈依《聖經》的虔誠的基督教徒,她勤快、節儉、樸實,家教嚴格;而父親卻是個講究實際的花花公子,他自信、好冒險,善交際,任性而又以自我為中心。洛克菲勒作為長子,他從父親那裡學會了講求實際的經商之道,又從母親那裡學到了精細、節儉、守信用、一絲不苟的長處,這對他日後的成功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洛克菲勒:遺傳的商業基因

父親名叫威廉,人稱“大個子比爾”,是個到處闖蕩的木材商、馬販子,也是個走江湖的巫醫,兜售所謂“立見奇效,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此外,他還出賣土地,買賣毛皮,販鹽,推銷雜貨,幾乎是無事不幹的百事通。

父親出外經商,一去就是幾個月,家中對孩子們的教育主要由母親承擔。但偶爾歸家的父親也與母親一樣望子成龍,一有空就教約翰如何寫商業書信,如何準確而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記賬。他深知社會的現實和世道的冷酷,所以他常採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就能堅強而且精明起來。

然而,約翰對父親血液裡流淌的東西並沒有全盤接受,他完全沒有父親那種花花公子的秉性,而是繼承了母親勤儉的美德。他把這種信念視為“商業訓練”,一生中烙守“不儉則匱”的準則;從中他還引申出自己的結論:“只有數字作數。”

洛克菲勒:遺傳的商業基因

創業的老一代

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1839-1937)最初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家乾貨店幹活,每週掙5美元。後來他創建了標準石油公司,實際上就是美國石油業的開始。

1910年,當約翰"D"洛克菲勒在發現自己名下的財富已經達到近10億美元時,他開始考慮如何運用這筆財富。由於他對購買法國莊園或蘇格蘭城堡沒有興趣,又不屑於購買藝術品、遊艇或中世紀韻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東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資於煤礦、鐵路、保險公司、銀行和各種類型的生產企業,其中最出名的是鐵礦生意。

如果約翰"D"洛克菲勒還在世,他的身價摺合成今天的美元約有3053億——根據2008年的《福布斯》億萬富翁排行榜,當時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的身價為460億美元。

如今,老洛克菲勒的遺產依然支配著世界石油產業,他本人也堪稱今天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業的人格化象徵。

洛克菲勒:遺傳的商業基因

平生最大的決定

約翰.D.洛克菲勒中學畢業後,在一家經營穀物的商行當上了會計辦事員。3年後,年僅19歲的洛克菲勒以10%的年息向父親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積蓄的800美元,與克拉克合股創辦了一家經營穀物和肉類的公司。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辦第一家公司。

那時,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已經發現了石油,成千上萬人像當初採金熱潮一樣湧向採油區。克利夫蘭的商人們對這一新行當也怦然心動,他們推選年輕有為的經紀商洛克菲勒去賓州原油產地親自調查一下。

洛克菲勒來到產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觸目驚心:到處是高聳的井架、凌亂簡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樣的挖井設備和儲油罐,一片烏煙瘴氣,混亂不堪。洛克菲勒透過表面的“繁榮”景象,看到了盲目開採背後潛藏的危機。

冷靜的洛克菲勒沒有急於回去向克利夫蘭的商界彙報調查結果,而是在產油地的美利堅飯店住了下來,進一步作實地考察。他每天都看報紙上的市場行情,靜靜地傾聽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敘述,認真地做詳細的筆記。

經過一段時間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蘭。他建議商人不要在原油生產上投資,因為那裡的石油開採已經過度而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他告誡說,要想創一番事業,必須學會等待,耐心等待是制勝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由於瘋狂地鑽油,導致油價一跌再跌,那些鑽油先鋒一個個敗下陣來。

3年後,原油一再暴跌之時,洛克菲勒卻認為投資石油的時候到了,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與克拉克共同投資4000美元,與一個在煉油廠工作的英國人安德魯斯合夥開設了一家煉油廠。安德魯斯採用一種新技術提煉煤油,使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迅速發展。

才20出頭的洛克菲勒做生意己頗為老練。他在耐心等待,冷靜觀察一段時間後,決定放手大幹了。可他的合作者克拉克這時卻舉棋不定,不敢冒風險。兩個人在石油業務的決策上發生了嚴重分歧,最後不得不分道揚鑣。

在拍賣公司產權時,兩人都不肯放棄他們原來的經紀行在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權,彼此喊價的情景十分激烈。洛克菲勒已下定決心要投入石油生意,因此每次都毫不猶豫地喊出比克拉克更高的標價,直到最後克拉克哭喪著臉說:“我不再抬價了,約翰,這股權是你的了。”26歲的洛克菲勒終於取得了勝利。他後來在回憶這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時刻時說過:“這是我平生所做的最大決定。”從此,他把公司改名為“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滿懷希望地幹起了他的石油事業。

洛克菲勒:遺傳的商業基因

托拉斯之父

洛克菲勒意識到必須把企業擴大才能抵禦驚濤駭浪的衝擊。後來他聯合了兩位資金雄厚、信譽很好的投資合作者,創建了資本額100萬美元的標準石油公司。

在商戰中,洛克菲勒討厭用價格戰驅逐競爭者。他更願意向競爭者們提供現金或標準公司的股票(相關:理財財經),買下他們的煉油廠。他是認識兼併價值的一名先驅者。在兼併公司的同時,洛克菲勒還網羅了一批能人,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價值遠遠超過被兼併的所有公司。”

1879年底,標準公司已控制了90%的全美煉油業。到了1880年,全美生產出的石油,95%都是由標準石油公司提煉的。自美國有史以來,還從來沒有一個企業能如此完全徹底地獨霸過市場。

洛克菲勒:遺傳的商業基因

正是此時,洛克菲勒的律師多德提出了“托拉斯”這個壟斷組織的概念。在多德的“托拉斯”理論指導下,洛克菲勒合併了40多家廠商,壟斷了全國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1886年,標準石油公司又創建了天然氣托拉斯。標準石油公司最後定名為美孚石油公司。托拉斯則迅速在全美各地、各行業蔓延開來,在很短時間內,這種壟斷組織形式就佔了美國經濟的90%。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國曆史上一個獨特的時代——壟斷時代。

身為壟斷者的洛克菲勒得罪了很多人:商業對手、華爾街、法院、國會。壟斷企業對經濟的控制令社會不安。在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反托拉斯法》的大棒之下,美孚被肢解。氣急敗壞的洛克菲勒痛罵老羅斯福為卑鄙小人。而且發誓不再資助共和黨的候選人。

如果您喜歡此篇文章,記得“關注”哦,或者私信、留言小編:kailon01每天精彩伴隨您!分享給好朋友是智慧與愛的傳遞,2018好運連連,財源滾滾、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