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劇情電影《莊稼之島》:珍惜當下最重要

1992年,阿布哈茲戰爭爆發,因古裡河成為阿布哈茲和格魯吉亞的界河,寧靜的深山中也響起了槍聲, 地處在兩國交界的村莊,為了躲避戰事,爺爺帶著孫女在一塊小島上種上玉米,打算過上平靜悠閒的桃花源的生活。從土地開始的,一塊巴掌大的於積小洲,被老人發現,並且創造家園,這本身就洋溢著漫漫詩意。即使剝離戰亂的背景,單單描寫改造自然與自然抗爭,也有無限的敘事空間。伴隨著這片處女地的開墾,小女孩也在發育,這種土地孕育的生機和希望與人類的生命展開十分契合,有著難得的韻味。

隨著喬治·奧瓦什威利的鏡頭,你可以看見逐漸隱去的遠山,柔情似水的河流還有那船槳划水的聲音以及鳥兒飛過島嶼的瞅瞅聲。這一切都像一幅意境深遠的山水畫,淡淡的配樂,舒緩的鏡頭,老人和孫女之間的靜默,可以定格,也可以隨著鏡頭慢慢看去。影片中的生活簡潔到最小化。一塊地,自釘房,打三兩條小魚,播播玉米。偶爾會在水面上見到一隻邊境巡視船。

高分劇情電影《莊稼之島》:珍惜當下最重要

對白寥寥的《莊稼之島》首映於2014年捷克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獲得了最高獎地球水晶儀獎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格魯吉亞導演喬治·奧瓦什威利上部電影《岸的另一邊》也是阿布哈茲戰爭題材,曾代表格魯吉亞"申奧",未能獲得提名。這部影片雖然也是14年申奧影片,但名氣和《艾達》,《利維坦》之類沒法比,也沒有得到提名,但是質量上可以說毫不遜色。整個故事以一種靜態的角度娓娓道來,導演做的只是架著鏡頭在一旁觀察,季節的更迭,莊稼的生長,一對祖孫在河中小島的生活。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推進,表面看上去平靜無奇,但這裡面的內容可以說既豐富又細膩,而且有很多細節發人深思。

影片除了簡單的描述了一個簡單家族細胞的“生存”的希望。不要求多少物質上的富有,甚至完全歸農般的自我耕作。除了等待畢業證書的孫女,這一老一小還有什麼奢望嗎? 除了“安全和安定” 少言寡語的祖父和仍與老人不甚親近的孫女相依為命,是最堅實的幸福。 其實影片最主要的是要推動孫女,這個涉世未深,單純生命的“成長”。自由在小島上洗漱時,被巡邏士兵吹口哨,目不移視的打量少女那被水打溼,若隱若現的漸已發育的身體。當漸漸與救助的俄羅斯士兵暗生萌動時,這段註定要夭折的感情被祖父折斷。然而,這都不是終結。玉米成熟的時候,收割玉米的少女手被扎傷,被傷害。一場山中暴雨,促使祖孫倆急忙收割剩下的玉米,在匆匆打發孫女先上船之後,祖父沒有趕上已經飄遠的小舟,偎抱著木屋的柱子。然而就在大雨將無根的小島撕裂之時,維繫祖父生命的木屋也吱吱呀啊的坍塌沉沒。影片結尾俄羅斯士兵再次來到被淹的小島,挖出少女的玩偶,洗淨放在船上。影片給人的餘味在於,在無比安靜之中完成了最沉重人生命題的平實敘述。不僅人物之間對白少,而且情緒起伏也不劇烈。更沒有可以輔助的配樂。然而卻沒有睏意。其實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找到完全安全的生存之地。我們同樣無法抗拒,自身身體的成長,和終究要面對的畏懼複雜的大環境。莊稼之島也像是反映我們生命的島嶼,我們可以安安穩穩地種莊稼,但是到最後,我們可能阻擋不了那些上天的安排。有些人追求轟轟烈烈的生活,有些人嚮往平平淡淡的生活,不如珍惜好當下,當正正的命運降臨時也不必是一聲遺憾的嘆息,有時候成長變成了一種精神,那是我們的生命還在延續。

高分劇情電影《莊稼之島》:珍惜當下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