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给欧洲画了一只虚妄的贸易共识大饼

张敬伟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美国似乎改变了贸易摩擦全面树敌的颓势。25日,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达成了一项宽泛的贸易共识。26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强调一个月内将和日本进行自贸协定的谈判。随后,美国还计划和加拿大、墨西哥等贸易伙伴进行谈判,已解决陷入僵局的贸易纠纷。在此之前,欧盟和日本签署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鉴于美日欧加等经济体属于西方阵营,强烈的意识形态纽带,给人的感觉是美欧日等西方阵营开始停止摩擦握手言和。

特朗普给欧洲画了一只虚妄的贸易共识大饼

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码的情势下,分析家们自然会想到西方在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贸易同盟。而且,美欧日一旦形成没有关税和贸易壁垒的体系,世界贸易组织(WTO)已失去存在的意义。西方舆论和机构有鼓噪者,中国舆论和分析者也充满危机意识。客观而言,美欧日联合对话的目标和意图的确存在。从美国启动232钢铝关税措施开始,美国给予欧盟、加拿大等国家暂时关税豁免,中国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目的就是促使欧盟和加拿大妥协,和美国形成统一阵线。后来的“七国集团”G7峰会和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成为众矢之的的美国财长也辩解说,愿意和欧盟、日本等实现零关税并进行无贸易壁垒的谈判。应该说,美国希望和西方伙伴止战讲和。毕竟,美国威胁最终要对全部中国出口美国货物加征关税。这意味着,特朗普或启动超过5000亿美元规模的对华贸易战。

特朗普给欧洲画了一只虚妄的贸易共识大饼

然而,美欧贸易共识现在看来越来越“虚”,而且美欧之间在解读上存在不同声音,欧盟内部也发生了分歧。

虽然特朗普将“特容会”达成共识的25日称为“伟大一天”,并在26日高调向美国农民宣布“我们刚刚为你们农民打开了欧洲的大门”。特朗普的言论在欧洲立刻引起了反弹,欧盟表示,共识并没有提到农业开放,只是提到“农民”、“零关税”和“大豆”三个关键词,相关表述只是“美欧双方将朝着零关税、零非贸易壁垒和非汽车类工业产品零补贴的方向一同努力。”特朗普把“零关税”的“努力”错解“事实”,把“农民”扩大为“农业”,把“大豆”扩展为农产品。这让欧盟方面不满。事实上,即使欧盟零关税购买美国大豆,总额也就16亿欧元左右,这远远填补补上中国购买美国大豆的130亿美元缺口。更重要的是,欧盟购买美国大豆,不是容克所能决定的,甚至也不是28个成员国政府所能定下来的。这在高度市场化的欧盟,买不买美国大豆,那是企业的事情。

特朗普给欧洲画了一只虚妄的贸易共识大饼

同样,美欧达成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共识,也面临同样市场化选择的难题。更重要的是,从俄罗斯管道运输不需要特别出来的天然气,远比从大西洋海运过来、又要进行二次处理的液化天然气更为经济。美欧达成的“买买买”共识,无异于画饼充饥。

此外,在涉及共识文本表述方面,无论美国希望欧盟多买美国大豆和液化天然气,还是欧盟希望美国解除钢铝关税,双方都用了“想要”一词。这个语词的意义很简单,“想要”和“得到”不是一回事,这是一种期望和愿景,需要双方谈判和博弈,才能达到双方预期。

但美欧谈判需要欧盟内部达成基本共识。法德两国是支撑欧盟的“双核”,美欧达成的共识,德国表示欢迎,法国则明确反对。前者是汽车大国,德国汽车在美国街头更是随处可见。因此,特朗普之前要加征汽车关税的理由之一,就是让奔驰从纽约第五大道消失。然而法国汽车制造业相比德国相对薄弱,法国汽车在美国也难见踪迹。但法国又是农业大国,占到欧盟农业总产值的20%。如果欧盟对美农产品零关税,法国则成为美欧共识的牺牲品。对马克龙而言,如果认可这个共识,将会引发法国农业、农民的街头抗议,甚至造成促其下台的政治危机。

即使是德国,汽车零关税也是特朗普给出的空洞支票,欧盟不在农业上妥协,善意“交易艺术”的特朗普不会给欧盟好处。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在美欧双方关系“史上最好”时期,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也因为欧盟内部的分歧而功亏一篑。法国总统马克龙更直言不讳,美国不在钢铝关税上妥协,欧盟不能在美国威胁下签订协议,也无法进行类似TTIP那样的谈判。

特朗普的一日三变和不讲诚信,已经严重损害了大西洋两岸的互信。美欧达成的贸易共识也存在着被美单方面撕毁的不确定性。中美也先于美欧达成贸易共识,而且经过多轮贸易谈判,但是美国还是翻脸不认人。前者之鉴,欧盟不得不防。即使美欧达成共识,欧盟内部也要经过28国的全部同意,28国不是28省,欧盟达成集体共识是小概率事件。(责任编辑 王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