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象之争,鹿死谁手?

龙象之争,鹿死谁手?

前言

众所周知,经济水准是进行国家建设的根本,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迄今40年,2017年度中国GDP总量127238亿美元,而1978年为2683亿美元,上涨约47.4倍,中国的腾飞曾被一度认为是个奇迹,但是近两年印度的崛起让人们认为中国当年的奇迹将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再现。

印度这个国家我们大家应该是比较的熟悉,是世界人口大国之一,拥有12亿的人口,这一个国家在我们大家的印象中应该就是一个比较穷的,人口比较多的国家而已,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年收入也不高,但是近几年来,印度的发展是非常的快的,不过这样的速度也避免不了与中国的对比。

对于印度到底能否超过中国这个问题,众说纷纭。

2015年被印度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印度GDP增速超过中国”,但很多人注意到了,印度当年度增速为7.3%,即使印度之后的增长率一直超过中国且保持高水准,那它要过多久才可以赶上中国呢?

换句话说,如果在1978年时,中印GDP差距只在数年之间的话,时间滑到2017年,中印间经济水平已是天壤之别,那么具体来看,两国差距有多大呢?

举个例子,中国经济体量=印度+日本+德国+俄罗斯。

当然了,阴谋论者会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陷入停滞了。

财君只想反问:在西方各国普遍1%、2%的增长速率下,中国6.5%的经济增长成绩叫做“停滞、下滑”,那么您告诉我增长该是怎样的?

要明确到中国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点就已经说明一切了。

01

说起印度,恐怕不少朋友首先想到的关键词就是“穷”。

在不少00后同学的印象里,印度一直是一个比中国落后很多的国家,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我告诉你,中国曾经比印度还穷,从超越印度到现在也只有三十年左右。

你会不会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印度强很多的,印度人看我们的感觉,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看美国,都是满满的不服气。

温故而知新,了解了在这三十年前后,中国是怎样逐渐从和印度基本不相上下的难兄难弟,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级别的选手的,你可能就会对这场“龙象之争”的真正走向有更好的理解。

1980年,地球班上的排名是:美国老大日本老二,苏联第三西德第四。

前八名则是苏联+G7。

中国在全世界的GDP排名是第13位,比印度还要差那么一点点。

当年中国人口9.6亿,印度7亿,算人均GDP中国只有印度的71%,但在1980年1月16日,邓公作了题为《目前的形式和任务》的著名报告,指出中国要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

这被认为是中国三十年经济腾飞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1981年 中国和印度的排名差距又拉大了一点点.....

但在这一年里,中国布局了下面两个影响深远的大动作:在中国水电建设史上至关重要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合龙;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正式启航。

1982年 中国排名上升了两位,达到了第11名,但依旧比印度差那么一点点......

这一年印度在首都新德里举办了当年的亚运会,这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历史上第一次金牌总数超过日本队,位居亚洲第一。

1983年 中国的排名又上升了两位升至第九名,终于挤进了世界前十,变成了比印度强那么一点点......

1984年GDP依旧是中国第九印度第十。

在这一年,中国和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同年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得了中国的首枚奥运会金牌。

1985年的世界GDP排位依旧是中国第九印度第十。

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并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1986年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九名,但从GDP总量来说不升反降。

并且被后来居上的巴西紧紧追赶。

80年代的后半期,是中国三十年发展期之中最危险的一段时期。

当时实施的价格双轨制、价格闯关等经济政策,引发了高昂的通货膨胀及大量银行坏账。

1987年由于国内大幅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1987年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3:1大幅贬值到5:1。

中国的GDP(以美元表示)在一年里萎缩了10%以上,排名从第九名一下子跌到了第十二,直接再次被巴西,西班牙和印度甩在后面。

这也是印度最后一次在龙象之争中取得领先,距离现在正好30年左右。

印度从1985年英迪拉的儿子拉吉夫.甘地接位以后,逐渐放松其母制定的严格计划经济制度,保持了几年的较快经济增长。

最高的1987年印度GDP增长率达到了10%。

因此在这几年里从数据上来看,印度是奋起直追并反超了中国。

1988年中国的经济实力有所恢复,重新超过了印度,位居世界第十一位。

1989年中国和印度仍然分别排在第11和12位。

1989年堪称二战至今,世界格局最为动荡的一年。

没人能够预料到,苏联会崩塌的如此之快。

1989年11月9日,冷战的象征——东西柏林之间长达160多公里的柏林墙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象征着冷战的正式结束。

拉吉夫.甘地1989年遭遇大选失利而去职,1991年他准备东山再起时却在竞选中遭到泰米尔极端主义者的刺杀。

尽管他仅担任了五年印度总理,但在任期间的一系列小规模经济改革举措,促进了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之后二十年印度红红火火的服务外包产业打下了基础。

1990年中国和印度仍然分别排在第11和12位。

对于之后国家要往哪个方向走,大家都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发展几乎停滞。

这两年也成为整个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慢的两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举办了亚运会,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开始纷纷脱离,东西德合并,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

1991年中国仍然排世界第11位,但印度的排名却一下子掉了四位,被韩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和荷兰超过。

在印度经济史上,1991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这一年由于世界石油价格飙升,印度爆发了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

政府财政赤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外汇储备仅有10亿美元,只够维持三个星期的进口支付。

印度不得不用黄金作抵押,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换贷款来救急。

这次危机让刚上台的拉奥政府痛下决心进行经济改革,进行以印度特色四化:“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目标的新经济政策,开始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就业,减少贫困。

这轮改革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一直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印度一直保持了平稳增长,通货膨胀、外商直接接投资和外汇储备等关键经济数字也都呈现持续向好的趋势。

而中国在负责经济改革的朱副总理的推动下,停滞了几年的进一步改革开放重新开始走上正轨。

在这一年,中国的人均GDP也超过了印度。

同年美国发起沙漠风暴行动痛打了萨达姆,华约组织解散,苏联彻底解体告别历史舞台。

1992年中国的GDP排名上升了一位位居世界第十,而印度仍排在第十六位。

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特殊的意义,年初邓公南巡,先后来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于重新起步的改革开放进程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改革的加速在经济上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当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就走出了持续几年的泥潭。

而印度则还在90年代初汇兑危机的恢复期,经济发展未有明显提升,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中国开始把多年的难兄难弟印度彻底甩开。

1993年中国还是世界第十,印度还是世界第16,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开始迅速拉大。

至今仍脍炙人口的电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就拍摄于1993年,你从中还能生动地感受那个大变革时代社会各个阶层民众的喜怒哀乐,以及当时社会的世间百态。

1993-1995年的日本达到了历史的极盛,GDP达到了美国的三分之二,中国的十倍,论人均GDP则超过美国,是中国的近100 倍。

1994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带来的红利在整个90年代表现的非常明显,1994年中国排名上升两位达到世界第八;而印度则还上升一位排名第十五。

在这一年里,欧盟正式诞生,世界逐渐结束了80年代末开始的急剧动荡,开始了新的一轮比较和平比较稳定增长的节奏。

1995年,中国仍然排名第八,印度仍然排名第十五。

但这一年,中国的GDP达到了印度的两倍。

在这一年里,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中国也开始了入世的努力。

也是在1994-1995年,全国开始推进中央地方分税制、全面国有企业改革、涉外税制改革等一系列关键举措,改革开始真正触及中国经济体制深层的痛点。

1996年,中国再上升一位,达到世界第七,并且在这个位置上停留了好几年。

而印度这年也上升了一位,列世界第十四名。

这实际上意味着中国已经脱离和加拿大巴西西班牙韩国等三流国家的竞争,进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二集团,开始追赶英法意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997年这一年的GDP排名仍然是中国第七,印度第14。

这一年对中国有特殊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在当年去世;香港回归;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三峡大坝截流,这几件影响深远的大事都赶在了这一年。

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在1997-1998年间进入了一个相对的低潮期。

1998年GDP排名中国依然第七,而印度则上升两位达到第十二。

日本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彻底走上了衰退的道路,由于日元汇率的急剧下跌,日本的GDP这两年里就跌了相当于一个中国的量级。

1999年GDP排名中国依然第七,而印度则下降一位排名第十三。

2000年千禧年中国排名再上升一位达到第六,把意大利挤了出去,正式开启平均每两年赶超一个的疯狂节奏。

而印度仍然呆在第十三的位置非常稳定。

中国的人均GDP在这一年超过印度的两倍。

而美国此时经济总量是中国的8倍,人均接近40倍,如果你这时跟一个美国人说中国在十几年之内就能挑战美国的地位,他估计会把你当成精神病人。

但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的魔幻。

2001年的中国已经马上就要赶上第五名法国,而印度仍然在第十三的位置上徘徊。

2001年4月1日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不少人以为中美之间又会爆发一轮军事对峙甚至冲突。

但几个月后的9.11事件和小布什匆忙发动的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再一次给中国崛起创造了历史机遇。

1999年年底,中国和美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达成一致,中国于2001年11月18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1999年12月27日,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对外开放的加速给中国的经济腾飞又插上了一根翅膀。

2002年,中国经济超过了法国名列第五,这时的中国经济已经是印度体量的近三倍。

而印度也终于上升了一位,不再是千年老十三。

在当时中国平均每年10%以上的GDP发展速度面前,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没撑几年就纷纷被甩在身后。

2003年中国的排名反而掉了一名,原因就是欧元升值效应,而印度仍然位列第十二位。

当年三月美国打了伊拉克,4月占领巴格达,12月逮到萨达姆,全世界都惊叹于美军的雷霆战力,但谁也没想到这场战争的最大得益者会是根本没参战的中国。

2003年全球爆发了SARS危机,疫情以中国最烈.全国几乎所有学校要么关门隔离,要么干脆放了一个多月的假。

因此这一年可能在不少同学的印象里都很深刻。

2004年,中国仍然是第六,而印度还是第十二。

2005年,中国超过法国上升一位到第五,而印度却因为韩国和巴西的繁荣而下降了一位列第十三。

这一年的中美经济总量对比大约是1:6,人均比近30倍。

从2004-2005年开始,美国感到中国的上升势头太快需要遏制,于是开始炒作人民币升值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

2005-2006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一度高于中国,中印和当时同样经济发展速度亮眼的俄罗斯、巴西、南非一起被称为“金砖五国”,就是那几年开始有的说法。

2006年,中国再次超过英国名列第四,而印度则又掉了一名列第14位,此时的中国GDP总量已经是印度的近三倍。

只记得日本一直在停滞,美国一直在打反恐仗,中东一直在各种袭击,欧洲在干嘛谁也搞不清楚。

至于印度.....

估计他们自己都没搞清楚。

而中国则开了挂一般一门心思地攒GDP,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一堆大工程则一个个地宣布竣工,而大家都不记得它们是啥时候开工的。

总之,回头看才发现,那真的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

2007年中国又超越了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三经济强国,而印度也上升两位名列第十二。

但在海面上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乌云正在积聚。

当年4月2日,美国一家名为“新世纪金融公司”的次级贷款公司倒闭,成为导致全球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经济危机的序幕。

2008年,中国坐稳了世界第三的位置,而印度仍然是第十二名。

在这一年,中国人民迎来了翘首企盼好几年的08北京奥运。

奥运圣火在全世界的传递过程中,数次遭到藏独等分子的干扰破坏,而当地的华侨华人留学生则自发组织起来护送圣火,成了很多人心中那届奥运比金牌和开幕式更美的记忆。

而奥运刚结束,2008年9月,随着老牌券商雷曼兄弟的轰然倒塌,已经发酵了一年多的美国次贷危机突然成了全世界的头版头条。

受华尔街刮起的空前风暴影响,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形势都陡然恶化。

印度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直接从前一年的两位数掉到了负数。

被热炒了好几年的“金砖四国”,遇到危机才知道谁是金谁是砖。

2009年这一年中国仍然是第三,但距离日本已经只有一步之遥。

印度则排名上升一位,列世界第11位。

在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配套的拉动经济增长措施的带动下,中国成为最先基本摆脱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影响的国家之一。

印度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实际上也远比欧美日本要轻,除08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外,09年开始就恢复了较高速度的增长。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正式超越在世界第二位子上坐了三十多年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而印度当年排名也上升两位名列第九,时隔多年终于重返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

由于中国这段时间巨大的贸易顺差,2005年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2005-2013这九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上升了37%。

人民币升值因素使得以美元计算的GDP攀升速度比实际增速还要高,这种单边升值的状态直至2014年才结束。

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上海世博会和08北京奥运一样,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画上了浓重的一笔,成为了中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2011年,中国依然世界第二。

而印度当年则下降一位,名列第十。

2012年这一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的一半,而印度仍名列第十。

这时印度的GDP已经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

2013年,印度经济总量仍旧是世界第十,总量和人均都差不多是中国的五分之一。

为应对危机,2013年印度政府不得不任命了新的央行行长拉格拉迈·拉詹。

IMF首席经济学家出身的拉詹执行了大胆的金融改革,遏制国内通胀,降低市场利率,同时对印度央行进行机构改革,在很短时间里稳住了卢比的汇率,控制住了局势。

在2013年至今的印度高速平稳的经济增长背后,拉詹的贡献不可忽视。

虽然拉詹凭借自身的成就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甚至被称为“世界最好的央行行长”,但学界出身的他在反通胀改革过程中,动到了在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午餐。

最终引起了地方实力派的愤怒,这些议员纷纷拿他有绿卡的“问题”说事,指责他太美国化,不像个正儿八经的印度人。

因此,2016年拉詹在结束三年任期后出人意料地宣布不再连任,并将回到学术界任职。

这则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一片失望,而在印度国内则不少人在弹冠相庆。

从拉詹的遭遇就能看出,在印度想搞一场认真的改革,难度有多大。

2014年印度进行了大选,被认为是印度三十年来最有改革勇气和决心的政治家:纳伦德拉.莫迪担任印度新总理。

莫迪上台以后,推行了政府机构改革,推进印度落后的基础建设进行更新换代,强调被冷落了几十年的制造业的重要性,这些措施被外界称为“莫迪新政”。

而他本人也几乎不知疲倦地在全世界进行各种出访,向世界推销印度的经济环境,以寻求更多的外国投资。

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大批中国企业开始登陆印度,开始重视印度市场,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华为和小米。

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在放缓,但仍在不断追赶前面的唯一目标——美国,2015年的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的两倍,而印度则上升到世界第七的位置上。

印度2013-2014年进行的经济改革体现了明显的成效,很快把国家从衰退和危机的泥潭中拖出来,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从2014年起每年的GDP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中国。

这也是国际上不少观察者认为,印度在可见的将来能够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6年印度仍然名列第七,距离前面的英法德三小强已经不远了。

真金还得经火炼,之前的三十年里印度也有好几次持续几年的高增长,但总是一遇到世界或地区的经济困难,就马上被打回原形。

当然,凭借庞大的体量,印度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内超过停滞不前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是基本能预见的事情。

但正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夏天的繁荣必须要经历一个冬天的洗礼,才能被看做是真正的成就。

至于什么时候能实现?

恐怕得去问他们的梵天(Brahma)、湿婆(Shiva)和毗湿奴(Vishnu)三位大神了。

02

2016年11月9日,在一次临时安排的电视讲话中,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宣布了一项令印度举国惊愕的政策:面额500和1000卢比纸币(约相当于50和100人民币)从即刻起停止流通,现有纸币必须在50天之内存入银行或兑换新币,否则沦为废纸。由此引发印度民众和市场上的一系列恐慌。

印度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清理所谓的地下经济。

其实印度的国家经济很大程度上靠纸币来运行的,大量的货币囤积到民间,无论对于经济的正常运转还是对于国家财政税收来说,其实都是不太容易整顿的秩序。

两个原因——通货膨胀、财政赤字

在金融史上,废除货币或者变换货币,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通货膨胀特别严重,第二个财政赤字难以控制,印度这次恰恰反映的真实原因就是这两个。

第一个通货膨胀,从2010年开始,印度的通胀率是7.5%,从2010年开始到2016年,印度央行一月份自己公布的预测,2016年的通胀率是在6%左右,也就是说通胀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第二个财政赤字,印度政府债务这十几年像滚气球一样越滚越大,已经滚到难以控制,这两项加在一起实际上远远超过了它经济增长的速度,所以这才是它最深层次的原因。

以清理现金市场的形式清理地下经济。它的支付系统基础设施不太发达,如果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就不会有那么多到人到银行去兑换现金,这样国家因为地下经济比较发达,所以现金交易才比较发达。

为了整顿这种秩序,可能莫迪政府才做这种努力,要清理现金市场,以清理现金的形式清理这个事,另外就是他将来强迫走现代的支付系统,也就是电子交易这样的系统,其实对于整个地下经济的控制会比现在要好的多。

对于印度此次破釜沉舟的“豪赌”缘由和利弊,市场上主要流传着两派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项政策虽然冲击力巨大,但却是国家经济的重大利好:

1、逼迫这些非法现金重新进入金融流通领域,可以刺激经济,是经济的大利好。

2、对贪污腐败的官员来了一次财富转移,重新进行了一次财富分配。

3、对偷税漏税的居民进行了一次补缴税收,充实了国库。

而另一派的经济学家则认为这次的政策完全是执政者一厢情愿的“臆测”,既不能解决真正的贪污分子,而且还会对百姓的经济生活和货币的信用带来严重的冲击。

如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就在周四抨击了政府废除两种大面额纸币的决定,并称之为“历史性的决策错误”。

后来印度民众焚烧总理莫迪塑像抗议废币政策,以及有钱人各种开了挂的洗钱方法也让网友们担忧的感叹:真正的有钱有权人永远有各种途径把他们的钱再次洗白,而真正生活混乱中受到影响的,又成了那些没什么钱的百姓们。

但真相真的仅此而已吗?

是不是有什么被忽略了?

货币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印度此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废钞”实验是一次观察各种市场经济现象的绝佳机会。

先来看看这部大戏的主角——印度的主权货币“印度卢比”。

钱作为人们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而被习惯,所以我们也不再追问,不再怀疑,不再思考它究竟为何物,从何而来。

货币缘起于交换,作为计价单位有发现价格(交换劳动成果的比例)的作用,是促进市场繁荣的一个关键要素,也是交易的媒介。

若没有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来约定两种商品(劳动成果)的交换比例,全社会大规模协作就无法进行,也就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分工。

比如:你有10条鱼想换一件衣服,但卖衣服的人标价1斤盐,卖盐的人又标价半头羊…

如此交换下去效率又低成本又高,而且由于我只有一种产品无法换取其他商品,我就无法专心只做一件事,分工自然无法实现。

印度废钞行为其实就是触发了这个逻辑,如市场萧条,农民换不到种子,生产活动基本停滞,这一系列的问题根源都在于此。

所以,认识货币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它的基础作用——发现价格(成为交易的媒介)。

而货币的第二个作用才是财富的窖藏。

相对于古玩、字画甚至是房子,货币作为财富的收据都是最便捷、风险最小的价值储藏形式,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

比如这次印度的“闪电废钞”就是针对私藏了大量的现金贪官和黑色产业链上的从业者。

有数据显示印度占成年人口3%的富裕阶层掌握着印度家庭资产的64%,富裕阶层通过持有现金来避税,而不正当资金被认为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成以上。

许多印度富人以现金形式将资金转移至国外,连一些寺庙和修行场所都被卷入洗钱赌球的“地下钱庄”。

仅2002-2011年间,约有3440亿美元非法资金流出。

在莫迪政府看来,这些钱无法进入市场就无法刺激印度的经济,而货币被宣布无效后,各种地下交易就会被迫中止,只能通过银行兑换。

那些长期躲避监管的人只能被迫进行“财产公示”。

届时政府即可按图索骥,顺藤摸瓜打击黑钱、腐败、偷税,也可以追缴多年拖欠的税款大大缓解目前的财政压力。

但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算计却永远无法绕过第一个逻辑所造成的漏洞,突然失去了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人们的生活究竟会造成多大的不便呢?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从今天开始1个月内,我们的工作生活照常进行,但就是不能用互联网,查资料、发邮件、微信、视频会议统统不行,所有的合同和订单也都要用纸张来备案和传递。

这种状态估计你3天就受不了了,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莫迪连97岁的母亲都搬出来做危机公关了,但印度民众还是在烧他的人像抗议,因为他们才是最受伤的人,确实是活的太难受了。

印度政府是不是真的在“豪赌”?

不论这次莫迪政府的做法是否能有效的打击腐败和黑产,政策一经执行,骰子就已经掷出去了。

还是先来分析一下此次废钞后的直接后果吧!

首先看一下这3个数字:

90%:印度是一个高度依赖现金的经济体,超过90%的交易都是现金交易。

超过一半的印度人目前没有任何银行账户,甚至约有3亿人没有基本的身份证,因此根本不能访问银行系统。

85%:被取消的两种面额的纸钞占印度流通货币总值的85%以上(注:被废除的500卢比和1000卢比约相当于人民币50元和100元);废掉流通中的货币总值大约相当于官方国内生产总值的12%。

10%:只有约1.3亿的印度人拥有移动钱包,仅占人口的约10%。仅有约2500万人拥有信用卡,目前印度也只有大约5.5亿-6亿张借记卡正在流通。

这三个数字已经明确表明,在普通民众银行存款率如此低的情况下,印度的狭义货币M1最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现金。

而在这次“废币”将使M1大幅度的缩减,通货紧缩紧随其后,宽松货币、发动印钞机也就变的顺理成章。

所以不管这次废钞行动对打击贪腐和黑钱会起到什么程度的效果,印度政府都会得到巨大的财政收入。

而且“废钞”并不是前无古人的举措,对于印度来说,他们有过两次历史经验,分别发生在1946年和1978年。

若我是贪官,本能的也会将部分非法所得换为黄金或者外汇,甚至转移到国外。

无论这次废钞行动多么的突然,对贪腐者财产上的打击都不会太大。

而且解决贪腐最主要的还是在制度上下功夫,毕竟钱没了位置还在,再贪就是了。

当然,新币的技术能够更有效的追踪现金从而打击腐败,比如废币的第二天,在莫迪曾任职过的古吉拉特邦就逮捕调查了一位用新币受贿的官员。

但反腐毕竟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新币技术也只能起到震慑作用。

所以,财君有个“臆断”,这次“闪废”行动的最直接原因应该不是打击贪腐,背后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考虑到莫迪当时已经任期近半,直到当年八月才费力的让上下两院通过了关于税法改革的宪法修正案。

但他上任时承诺的后两项政策:土地征收和劳工政策,更是一项比一项难。

土地征收的问题相对简单,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只要买地的价格达到了地主的要求就基本可以实现。

但印度政府的财政能力很差,它所有的政府收入才占GDP的10%,收不上税。

同时财政赤字达到了GDP的4%,也没有更多的负债空间。

由于新税法的实施可能要等到明年甚至后年,靠税收赚钱再去买地在任期内肯定是来不及了。

而且,就算拿到了钱也不能保证所有的高种姓地主都会买账,他们中有的可能会坐地起价,有的甚至会更贪婪,索要更多权利。

所以只能用另一种方法来获得土地,把地主们原本为了避税自己人为压低的土地价格变成现在市场上现实的土地交易价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反映过来,回到上一段说的,当市场上M1被人为抽干流动性枯竭,市场会极度的渴求现金,从而导致通货紧缩。土地等资产的价格也会在市场上遭到打压。

更何况在此过程中政府还得到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此消彼长,将会大大增加土地征收改革的成功率。

作为一个十分强势也十分有野心的成熟政治家,莫迪应该是看清楚了桌面上所有的筹码才决定坐庄的。

在没有货币的状态下,也未必会陷入市场大混乱局面。

比如1933年3月4日,面对即将崩溃的美联储银行体系,罗斯福就职总统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宣布美国所有的银行停业整顿,放假十天。

这是人类近代史以来,第一次,一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关闭整个的银行体系,人们在没有银行没有货币的情况下生活10天。

虽然当时很多人预想美国一定会陷入大混乱,但结果是没有。

一切的经济活动照常进行,所有的生活井井有条。

历史上给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百姓对罗斯福新政的强烈期待,深得民心。

二是人的适应能力很强,人们用欠条,记账,甚至是以物易物的方法进行经济活动。

同时100多个地方政府还自己发行地方的流通券,所以美国人应对货币危机的能力很强!

而另一个国家就没这么幸运了,它与今天的印度在政策实施方法上有些类似,都是“闪电战”。

2009年11月30日,朝鲜在事前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实行了著名的朝鲜货币制度改革。

政府强行规定用新币换旧币,而且不管你原本有多少资产,一个人只能兑换10万朝元,这等于直接剥夺人民的财富。

当时此举直接震惊市场,令整个社会沸腾,老百姓再也不相信本国的货币而疯狂的在黑市上兑换美元和人民币,导致了朝鲜对美元的汇率的崩盘。

之后朝鲜市场上的硬通货成了美元和人民币,而朝币则被民众所抛弃。

对比两次货币兑换(整顿)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法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作用十分重要但也并非不可替代。

人们能否接受和忍耐当下短暂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未来的预期。

若执政者的政策深的民心,人们也相信未来会更好。

人类强大的适应能力足可以稳定市场的正常运行。

但是,若执政者的政策怀着明显的恶意,无论你的行政力量多么强大,行政措施贯彻的多么彻底,人们手中的钞票永远是最诚实的选票。

莫迪确实值得敬佩,他已经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作为一名政治家的非凡勇气与决心。

但如何用自己的勇气和理想去感染人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现在短暂的痛苦不仅是在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更是为换取自己和家人美好的未来。

只有这样民众才会坚定的相信你的政策,期待你所带来的改变,然后跟着你一起,去改变这个国家,甚至去改变这个世界。

今天的印度政坛和市场还是暗流涌动,反对派们各种挖苦,民众们各种的恐惧与不理解,这些对于莫迪和印度政府都是艰巨的挑战。

03

2017年9月,印度央行(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全印银行系统回收的被废纸币共计15.28万亿卢比(约合2390亿美元),占印度央行此前估算15.44万亿卢比流通量的99%。

理论上说,高达99%的回收率可以有两种解读,但是不管哪一种解读,都证明印度废钞行动从经济和金融治理的角度上看远没有达到莫迪承诺的效果。

短期效果没有达到,长期效果不明朗,如果再加上废钞带来的混乱和损失,说废钞令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性溃败并不为过。

然而印度政治的吊诡之处却在于,印度人民党和莫迪不仅没有成为众矢之的,反而因为废钞令而获得不少政治加分。

通过突然废除大额纸币现钞并严格规定换钞申报限额(25万卢比),莫迪的初衷是将市面上的黑钱、假币从经济运行中剥离出来,打击偷税、漏税、腐败、恐怖主义等严重依赖大额现金的行为。

那么,时隔不到一年,如何解释高达99%的回收率?

首先,99%的回收率可以被解读为印度经济运转过程中几乎没有黑钱和地下经济的参与,几乎所有的被废现金其实都是合法现金,因此都乖乖流回了系统之中,唯一不同的就是从前使用的是旧币,而如今使用的是新币。

但是这一说法显然与印度的事实不符,因此绝对不能成立的。

在废钞令颁布以前,面额500和1000卢比的纸币是印度面值最高和使用最为频繁的货币,以价值计算占到印度流通货币的86%之高。

再考虑到印度70%至80%的交易以现金完成,同时现金占印度GDP的比重远高于大型经济体5%的平均值,达到12%至14%的水平。

在大量使用现金的背后是猖獗的偷逃税款、嚣张的腐败寻租和繁茂的地下经济。

例如,印度政府对房地产交易征收高额税款,但却没有能力支撑起有效的监管体系,结果就是人们习惯性的约定极低的合同金额以逃避税款,实际上却用成箱的纸币按市场价格完整交易。

逻辑上说,如果这种解读方法真的能成立,那么反而说明莫迪废钞令的出发点就是错的,整个废钞行动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存在。

其次,既然印度黑钱大量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那么高达99%的回收率只能说明大部分黑钱确实客观存在,但是废钞令却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黑钱反而通过种种手段流回到银行系统,成了合法的白钱。

比起第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显然更加符合实情,但是却点出了莫迪废钞令的尴尬之处——原本想用来打击黑钱的废钞令,现在却催生了大规模的黑钱洗白行动。

看来,莫迪政府显然低估了印度人民长期在残酷生存博弈中积累的智慧,和在缺乏良治环境下保卫自身利益的决心。

废钞令推出以后,“如何转化黑钱”迅速成为印度google搜索的热门关键词。

在印度网络上还流行着一则《13种黑钱洗白方法谈》的“攻略”,让人领教了印度人民的狡黠与聪慧。

除了常规的雇人排队换钞、预支工资、使用错期发票以外,这份攻略还介绍了很多令人大开眼界的换钞方法,比如伪装成农民利用农业优惠换钞(农民的农业收益不设25万卢比的换钞上限),利用印度铁路订票系统换钞(印度铁路系统订票仍收纳旧钞,但是退票以后找回新钞),利用寺庙捐款换钞(寺庙匿名捐款不受25万卢比的换钞限额影响)等等。

总之,通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印度百姓齐心协力,终于在50天的换钞期限之内完成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民洗钱行动。

都成了赢家?

以简单粗暴著称的废钞令震惊了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和政经评论员们,但是却没有在印度本土激发他们预想中的大规模抗议示威。

废钞令颁布以后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季度,印度都没有出现大规模抗议示威,就连如今印度央行正式宣告废钞令技术性失败,也没有在印度百姓中掀起什么波澜。

另一方面,废钞令不仅没有令莫迪背上政治负担,印度人民党反而在废钞令之后的几场大选中横扫对手。

如今即使废钞令技术性失败,印度人民党也没有惊慌失措,倒是借“无现金社会”和“数字印度”的由头完成了成功转进。

面对废钞令技术性失败的事实,印度财政部长阿伦·贾伊特里(Arun Jaitley)居然表示,没收黑钱本来就不是废钞令的主要目的,其实将低下经济和灰色经济纳入主流经济才是废钞令的主要目的。

财政部长贾伊特里其实并不是“转进”第一人,莫迪在察觉废钞令可能失败之后,就改变了“罚没黑钱大家分”的论调,将废钞令的宣传重点转移到“无现金社会”和“数字印度”上。

例如,在去年推出废钞令后的首次全国讲话中,莫迪表示其政策目标就是“无现金社会”,并号召全国人民“少用现金”。

在信用卡、刷卡机并不普及的印度,少用现金的潜台词就是多用电子支付,莫迪甚至直接动员老百姓学习使用APP。

这样一来,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和商务平台的Paytm,印度第二大支付平台MobiKwik都成了大赢家。

与此同时,莫迪领导下的印度人民党也确实并未得闲,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数字印度”大业。

例如,近年来印度全国12位数字身份证(Aadhaar号码)注册人数增长快速,已经达到11.1亿,覆盖了大约99%的18岁以上印度居。

此外,印度政府决定将Aadhaar号码与“印度支付界面(Bharat Interface for Money,BHIM)”相连,此后12位Aadhaar号码就能作为印度公民的万用账号进行各种转账交易,而不用再进行繁复的注册和验证。

更令人惊奇的是,作为莫迪政府旗舰项目的平民金融计划(Pradhan Mantri Jan Dhan Yojana,PMJDY)。

平民金融计划从投入运行至今的三年已经有近3亿注册账户,其中农村账户约1.7亿,通过在线支付和电子金融,为印度的贫困人口提供更便捷的信贷、保险和金融服务。

当印度评论家斯瓦姆·维吉发现一位来自穷乡僻壤的文盲老农也信誓旦旦地说“废钞令的好处只有在无现金社会才能实现”,他才知道印度人民党的社会渗透能力和舆论议程设置能力有多强。

由于“数字印度”推动得力,莫迪政府在“无现金社会”这个问题上获得了极强的民望和议程设置能力,因此即使废钞令遭遇了技术性失败也无关宏旨。

此外,印度百姓幸灾乐祸的心理,以及对于莫迪政府行动力的赞赏,也抵消了废钞令技术性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于印度长期存在的社会不公和巨大的贫富差,很多来自印度社会底层的百姓对废钞采取了乐见其成,幸灾乐祸的态度。

当富人抱怨废钞令侵犯财产、银行态度恶劣,政府胡作非为时,穷人却发现这些富人大惊小怪的现象在底层社会无非日常遭遇,只不过平时富人总有办法用金钱和特权摆平,但这一次废钞令却没有饶过富人,反而使他们也遭了罪。

到头来,不少印度穷苦百姓还加入了代人排队换钞的大军,既收获了心理快感,也获得了物质收益。

这样一来,莫迪的废钞令就成了民众心目中代表正义的“天道轮回”,使他们在长期压抑后获得了“幸灾乐祸”的满足感。

虽然在印度号称打击黑钱腐败的民粹政客并不罕见,但是光说不练的多,真拿利益集团开刀的少。

平民百姓见到平时趾高气昂的社会上层在莫迪的废钞令面前不得不忍受换钞之苦时,废钞令就成了“言出必行”的典范,使他们对敢作敢为的莫迪的爱戴陡然上升。

当拉胡尔·甘地领衔的国大党斥责印人党废钞惨败时,很多印度百姓的态度是“失败成功其实不太重要,至少人家印人党尝试过了,你们国大党除了反对什么都不会”。

此时,莫迪巧妙地利用了民众“幸灾乐祸”和“期待改变”的心理,把废钞令塑造为彰显改革决心的信号,这也可能是莫迪即使在废钞令技术性失败之后仍可获得政治加分的原因。

长远看,废钞令会与商品与服务税(GST)改革、“数字印度”、国家计划改革等项目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仍然需要观察,但是印度在莫迪领导下加强国家经济掌控力和动员力的步子却不会停止。

短期看,虽然废钞令宣告技术性失败,但是却无妨其成为各取所需的热闹卖场——中下层老百姓收获幸灾乐祸的心理快感和替人排队的蝇头小利;富人和权贵一举完成了大额现金资产的彻底洗白;印度人民党和莫迪树立了改革威信,促进了其他议程。

那么最后究竟谁受伤了?

04

财君认为在不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到本世纪中叶(2050年前后),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中国,印度和欧盟。

美国不用说,虽然很多人都在看衰美国,美国实际上也是在渐渐衰弱,但是大国的兴衰轮替时间单位一般是按世纪来算的。

以美国现有的实力和资源,在没有大国战争(特别是核战)的情况下,保持半个世纪乃至一个世纪的超级大国地位问题不大。

正如1894年之前美国的工业产值就超过了英国,总GDP也在1900年之前超过了英国,然而直到1949年后美国才接替英国成为世界老大,这还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给美国送的大礼。

欧盟也不必多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现在最大的经济体,尽管已经不是国际舞台的正中央,然而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均发端于此,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成熟的社会生态结构以及依旧强劲的科技实力,不管这半个世纪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欧盟肯定为世界一级。

为什么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为成为世界重要力量,甚至很有可能在本世纪下半页完成世界主导权由大西洋两岸到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转变?

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也就是新大陆被发现全球逐渐连接起来之后,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最早的世界大国伊比利亚半岛双强葡萄牙、西班牙和稍后强盛的海上马车夫荷兰都是百万人口级别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崛起的英法德日都是千万人口级别的国家,二战后的美苏则是上亿人口级别的大国。

事实上,对世界历史有深度了解的话,真正可以说是全球性大国,人类历史上只有三个,按时间来说是荷兰、英国和美国,人口级别同上,也是由百万级别到千万级别再到上亿级别。

为什么是这样?

因为生产力发展主要的动因有两个,一是科技和生产组织方式的进步和变革,另外就是劳动力。

科技和生产组织方式只要国家时局稳定,国民有富强的愿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掌握和拥有的。

劳动力则很大程度山受制于国家的资源(土地,气候等)和国民的生活习惯,是很难有快速的提高的,所以按这个规律看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仅有的十亿级别的“胖子”国家如此被世界看好是坚实的逻辑原因的。

很多人现在很哈欧美,没事溜两句英语,有些女孩子搂着个老外(欧美的)得意洋洋,但是你如果熟悉历史的话,你会知道在大航海时代之前的中世纪欧洲国家是远远落后于中国、阿拉伯和印度的,当时的美洲还是土著印第安人的天下。

为什么现在主导世界的大西洋两岸当时如此的贫穷落后,又为什么后来中国、阿拉伯和印度会相继衰弱,被欧洲文明征服?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洋贸易取代了陆地贸易。

翻开历史你会看到世界历史上的超大的帝国如古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齐国),秦汉帝国,罗马帝国等都是在欧亚大陆上兴起,因为欧亚大路相对于当时世界来说是人类居住的中心,人类当时的交流,贸易甚至主要的战争都在陆地上面完成的。

一言以蔽之人类在古代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陆地连接方式,连接的工具是马、骆驼和驴,所以地处欧亚大陆中间的中东土耳其那一块相当重要,土耳其的君士但丁堡(现称伊斯坦布尔),伊拉克的巴格达还有古波斯(伊朗)的首都波斯波利斯都是欧亚大陆上的商业重镇。

中世纪的后期,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以蒸汽为动力的大吨位轮船发明后,人类主要的连接方式是从陆地移到了海洋,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世界上各个最发达的地区都是沿海地区和为什么盛极一时的大陆中央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衰亡的原因。

然而就在这两年随着高铁,特别是美国宣称的时速超过1200公里的超级高铁预计在2016年底全面测试,在2025年前后投产试运行。

什么概念?

音速每秒是314米,一个小时是1224千米(超级高铁是接近音速甚至有可能超音速的),一旦超级高铁研制成功,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一个小时。

到那时,大部分的人流和物流都会选择陆地运输方式,欧亚非(非洲)大陆是世界上陆地连接起来的最大的大陆,由于陆地连接工具的再次飞跃,这对欧亚大陆上的两个国家又是天大的好事。

到本世纪中叶随着超级高铁的普及和性价比的提升,中国和印度的货物和人员到欧亚非大陆上的任何地区估计都不会超过12个小时,届时,海洋贸易将会大大缩水,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现在大力推广一带一路,复兴古丝绸之路的长远原因。

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也无论这两个国家在经济多么糟糕的年头,出于大国本能的野心和尊严,两国都勒紧裤腰带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中国在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代想方设法弄出了两弹一星,到现在中国在载人航天和火箭发射,计算机运行速度等尖端技术都在世界前列。

别看印度人均GDP直到2015年时也只在1700美元左右,是中国的21%,美国的3.11%,印度在计算机软件和航天工业方面确是不择不扣的强国。

计算机软件方面一致公认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老二,2014年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首个成功进行火星探测的亚洲国家,足见其航天工业的实力。

都说现代社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起点是教育的竞争。

历史传统的原因,中印都非常重视小孩的教育,中国自不必多说,看看飞到天上的各城市的学区房的房价就可见一斑……

曾经和一个老外聊到中国的高考,他不能理解家长从小给孩子报很多班,高考时为了小孩不被打扰杀青蛙和封锁街道的行为,但同时也承认中国在教育这一块是卓有成效,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迅速崛起不仅是劳动力红利的结果,基础教育这一块的推动力也功不可没。

印度人也同样重视教育,我和客户聊天他们都认为小孩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他们会准备专门的存款给小孩读大学,目前印度高等学校的在学人数已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除了国内的大学林立,每年有50万学生出国留学,顺便说一句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里,印度有10所,中国只有两家—北大和清华。

正是因为印度对教育的重视和他们在英语上的优势(曾经是英帝国的殖民地),印度人才的国际化之路比较成功,美国硅谷的互联网企业里印度的管理人才差不多占据半壁江山:谷歌的CEO桑达尔·皮查伊, 微软的CEO萨提亚·纳德拉,Adobe公司总裁兼CEO山塔努·纳拉延,闪存公司SanDisk CEO桑杰·梅赫罗特拉,软银集团总裁尼科什·阿罗拉等,都是印度裔。。。。。。

05

中印两国虽然都是新兴发展大国,但两国经济发展的侧重点略有出入。

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速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强于印度,而印度的私营企业、服务业和国际化人才等方面要好于中国。

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明显不同:印度经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和本国企业,中国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和外资。

2016年末,某杂志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的GDP总量已经超过英国时,印度媒体用骄傲的语气宣布:“这是150年来首次,印度经济超越了殖民时期的英国宗主国。”

同时,2016年印度GDP增长为6.6%,略低于中国的6.7%,且在此前两年,印度已经连续两年GDP增长率超过中国。

人们开始把中国和印度放在一起比较,甚至有专家开始宣称印度将会会超过中国。

但事实上,正如前文提到过的,印度模式更像是“空中楼阁”,这种基础不稳固的经济体制很难做到中国那样厚积薄发。

发展差异化更使得印度完全超越中国,只是痴人说梦。

下面就能看看中印经济的差异化:

一,国内消费是拉动印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印度经济是内需主导型经济。

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国内消费不足,而印度却正好相反。

印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不是投资和对外贸易,而是国内的私人消费。

印度经济对外部的依赖程度较低印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不高。

印度长期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对国内市场实行高度保护,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

由于印度的关税水平很高,且频繁对外国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2001年印度被世界银行认定为贸易壁垒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二,服务业在印度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

印度经济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其服务业的强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服务业快速发展,逐步超过农业和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服务业的繁荣强有力地拉动了印度经济的增长,2008年印度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50%。

三,中国和印度经济最大的差异也许是经济结构。

中国经济放缓主要是由于经济从出口驱动的制造和基础设施投资向服务和消费转型。

相反,印度本来是服务和消费驱动的经济,目标是扩大基础设施支出和提高制造业产出。

中国经济转型已经造成制造和服务板块平分秋色,服务业占GDP的48%,制造业占43%(剩下的为农业)。

相比之下,印度服务业占GDP比重比制造业高出23%,分别为53%和30%。

这使得印度基本与影响全球和中国的制造业放缓隔离开来,同时显示了印度与中国增长模式的不同,更有可能实现高附加值的增长。

由于直接获益于第三次产业转移,中国用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一跃成为世界工厂。

现在的“印度制造”似乎也想沿着这个路线复制甚至超越中国的辉煌。

从表面上看,和当年的中国相比,印度不仅不差甚至更有潜力。

印度工作年龄人口10年内将超过中国,在印度拥有大量年轻劳动力——35岁及以下人口在印度占65%;印度所面对的外界环境也远好于中国;印度还有英语的优势……

这些内容,支持印度超越中国看法的内容到处都是,就不再浪费篇幅累述了。

不得不说这些内容都不是假的,也很有道理。

中国在在20世纪80年代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人员教育素质都并不比现在的印度好多少,这并不是阻碍印度发展的必要因素,但是很可惜,印度还是不可能超越中国。

印度也是中国的机遇,印度庞大的人口以及作为迅速成长的新兴市场,无疑是中国企业新的潜在消费市场,国内有竞争力企业可以到印度进行投资或并购,开发这一市场,印度落后有待改进的基础设施也为中国提供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潜在可能。

结语

对于印度而言,其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西方舆论所吹捧的“印度模式”,即在发展中国家内,搞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片面强调服务业以发展经济。

在国内农业、工业发展不完全的情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直使印度至今农业产量低下,而工业方面,合格的子弹不能自产,飞机坦克不能使用。

同时,印度如今社会贫富差距极大,中国民众可能想象不到,孟买城区是和上海一样繁荣的国际都市,而一 墙之隔外,孟买乡下,却是第三世界中最贫穷的村庄,村民衣不蔽体目不识丁,这就是印度的现状。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这句话放在印度人民身上最为合适不过。

据统计,印度人均年龄仅为24岁,低于中国的35岁,这也意味着印度人口模型远优于中国——在青年年龄段,这意味着廉价人口优势,而这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必要优势之一。

这本就是西方可以搞出的对立于“中国模式”的玩意儿。

但是极高的文盲率,复杂的各地语系,并不稳定的社会治安和民族矛盾,低下的政府行政效率,这一切的一切,都严峻的阻碍着印度经济的发展。

更何况,印度还是一个存在“种姓制度”的国家,民众的人格都被分了三六九等,认知中还有“奴隶”种姓的存在,又谈什么经济现代化建设呢?

所以说并非中国夜郎自大,而是印度短期内超过中国确实是天方夜谭,我们在认清自己国情的同时也要有自信去寻求更大的突破。

知己知彼,这是第一步。

宿命之敌,可能不战自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