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新規來了!投還是不投?這是個問題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併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7月20日,由銀保監會牽頭起草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正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根據《辦法》規定,銀行理財產品將分為公募和私募理財。公募理財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200名的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其中,單隻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降低了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門檻。與此同時,本《辦法》的過渡期要求與此前發佈的“資管新規”保持一致,即自《辦法》發佈實施後至2020年12月31日止。

銀行理財產品購買起點從5萬元降到了1萬元。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就是這五萬塊的門檻,把很多投資者阻擋在門外。現在降到了一萬,對雙方來說,都是好消息。

對銀行來說,吸引更多投資者群體,接納更多的資金,自身的資金面緊張能夠得到極大緩解。而對老百姓來說,又多了一條低門檻的投資渠道。

但銀行理財產品就一定安全嗎?

有朋友看了資產新規細則,問達人哥:銀行都不保本保息了,銀行的理財產品能買嗎?

現階段,銀行的理財產品還是可以買的!

首先,理財產品還是那個理財產品。不是說新規出來了,產品的風險就馬上變大了。只是之前的剛兌,讓大家把風險自動屏蔽了。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銀行的理財產品是當下安全係數最高的理財產品之一。要說比它還安全的,就只有定期存款了。但定期存款,基本連膨脹都跑不贏!

另外,這次的細則,還會促進表外資產迴歸表內監管。也就是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會進一步降低。

銀行理財新規來了!投還是不投?這是個問題

哪家銀行的理財收益更高?

1、工商銀行

作為世界第一大銀行,工商銀行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較高的基本在4.5%—4.8%之間。超過5%的也有,但期限較長,基本三年以上,而且數量也不多。

而保本理財產品的話,收益率就要低一點,基本在3.6%左右。

2、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絕大部分收益率都在4.6%以上,期限基本在1年以內。達人哥看了其陳列出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最高的為4.95%。

而保本理財產品中收益率都在3.6%以上,最高可達4.1%。

3、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近期發行的理財產品,從收益率來看跟,跟前面兩個比起來就沒有什麼優勢了。收益率大部分都在4.2%—4.6%之間。

4、農業銀行

農業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浮動較大,在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中,最高收益率可達5.3%,而最低則為3%。

而收益率相對穩定的理財產品,最高收益率僅4.6%,絕大部分都在3.5%—4.5%之間。而保本理財的收益率基本都在3.5%以下。

這段時間P2P行業雷聲陣陣,後面還有備案整改的風暴。為了讓大家知道現在這行業到底怎麼回事,及時發現風險平臺保住錢袋子,不如找找錢學生(Moneybaba1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