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七大工作亮點捷報頻傳

砥礪奮進書芳華,日新月異譜新篇。

今年上半年,特別是新一屆司法部黨組和領導班子組建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司法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全國“兩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一手抓機構改革,一手抓業務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開創性的改革思想和重大舉措,司法部全系統工作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發展。

齊心創偉業,碩果滿枝頭。司法部部長傅政華認為,黨中央重視司法工作,重新組建後的司法部實現了黨政機關合併設立和職能優化,實現了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環節職責一體、全面貫通,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全面總結重新組建的司法部在相關工作中取得的喜人成就,梳理出七大工作亮點。佳績不斷,捷報頻傳,昭示著新時代司法部全系統工作的新氣象、新面貌。

黨的政治建設始終擺在首位

新一屆司法部領導班子反覆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這抓住了根本、抓住了關鍵。傅政華部長指出,“司法系統必須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講政治”。

建立常態化學習制度,上半年召開18次部黨組會和23次部長辦公會議,第一議題均為政治學習;落實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舉辦4次集體學習(擴大)會;發揮領導班子成員“頭雁效應”,堅持走在前、做在先、作表率,嚴格落實雙重組織生活制度,部領導帶頭講黨課,圍繞機構改革有關問題講黨課40餘次……

新一屆司法部黨組和領導班子組建後,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政治引領、黨建先行”,努力建設“三表率一模範”的司法部機關,推動全系統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推進黨的政治建設,切實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司法部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司法部工作的旗幟、綱領和靈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通過中心組學習、專題培訓班等形式,持續深化理解認識,努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

傅政華部長還特別強調,領導幹部要做講政治的“帶頭人”,要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帶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帶頭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任何複雜形勢下都要站穩堅定政治立場、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堅持重大政治原則、堅持自信政治道路。

全面深化各項改革

改革永遠在路上。司法部不斷加強對改革任務的督查督辦,制定督察計劃和工作方案,採取月通報、按月督查、書面督查等形式,督促改革加快進度,上半年共出臺由司法部牽頭起草的改革文件13件。

為更好地促進機構改革,發揮積極作用,司法部成立機構改革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對機構改革早謀劃、早準備、早動手,統籌安排步驟和節奏,提前16天就實現了全員集中統一辦公,率先完成綜合部門和人員整合融合,在中央國家機關中走在前列。成立“三定”規定起草小組,制定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有序推進機構整合、職能劃轉、人員調整等工作。

百花競妍爭芳吐豔,萬馬齊奔奮勇爭先。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氣魄和砥礪奮進的紮實步伐,司法部一系列改革項目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當中。

黨中央高度重視律師行業黨的建設工作,司法部積極推動全國各省(區、市)和435個地市全部成立律師行業黨組織,實現了地市級以上律師行業黨建工作的全覆蓋;全面部署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統籌推進政治改造、監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勞動改造的監獄工作“五大改造”新格局,統攬新時代監獄各項工作;落實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製度,把好法治人才的入口關、考試關、培訓關和管理關,強化了對取得法律職業資格人員的管理;持續深化公證體制改革,激發公證事業活力;推進行政複議體制改革,加強行政複議能力建設;正式上線中國法律服務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又邁出關鍵一步。

戒毒管理、社區矯正、司法鑑定、法制宣傳、基層法治……如今,司法部各項改革任務都在積極穩步向前推進,整體事業也隨之向著更高水平不斷髮展。

改革時間緊、任務重,抓落實面臨的形勢複雜多變,任務艱鉅繁重。傅政華部長指出,“這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堅定信念,切實提高執行力,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狠抓落實、再落實”。

掀起全國學習宣傳憲法熱潮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全面體現了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實踐創新成果、制度創新成果,更好適應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對於進一步加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極其深遠的影響。

司法部堅決擁護憲法修正案,帶頭學習宣傳遵守憲法,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要求,把組織開展好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作為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的重大政治任務和政治責任,切實抓好組織實施,取得階段性成效。

3月22日,新一屆司法部領導班子組建第二天,即召開第一次部長辦公會和全系統電視電話會議,部署深入學習宣傳憲法、推動憲法貫徹實施,採取多種學習宣傳措施,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律師等法律服務人員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決做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司法部聯合中宣部等6部門印發通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專題動員部署,聯合中宣部等4部門在人民大會堂舉辦3場憲法學習宣傳報告會,完成首批10個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普法責任清單,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全國憲法宣傳教育的強大合力。

3月29日,傅政華部長主持召開律師學習宣傳貫徹憲法座談會,與30名律師界代表面對面交流,對廣大律師忠誠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使命,努力做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奮鬥者提出具體要求。“兩會”後,又部署安排39位律師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開展了192場憲法宣講活動,取得良好效果。

開展優秀微視頻徵集展播活動、舉辦憲法知識網上競賽……各地積極響應司法部號召,普遍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和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憲法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努力實現全覆蓋、零盲區、無死角,使全國人民的憲法意識、憲法自信進一步增強,憲法精神進一步深入人心。

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大局

“司法部是政治機關,必須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服務中心和大局為方向,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決策部署,圍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努力推動業務工作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這早已成為司法部全系統的一個共識。

為服務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司法部主動圍繞法治建設如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開展廣泛深入調研,制定調研工作方案,由部領導帶隊,對法治建設服務海南經濟特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戰略開展調研,推動改革決策法治先行。目前調研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並已有相關意見出臺。

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共有律師事務所2.8萬多家,執業律師36.5萬多人,廣大律師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司法部堅持“嚴管”“厚愛”相結合,切實加強律師維權懲戒工作,成效顯著。召開第九屆全國律師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對全國律師行業95個先進黨組織和198名優秀黨員進行隆重表彰。成立三級律協維權與懲戒“兩個中心”,維權和投訴處理速度不斷加快,廣大律師對維權工作滿意度不斷提高。在旗幟鮮明地維護律師合法執業權益的同時, 司法部也堅定不移地加強對違法違規律師懲戒工作,對違法違規和不遵守職業道德、執業紀律的律師進行吊銷執業證書等處理,懲戒工作正面效果逐步顯現,贏得律師行業和社會各界普遍認可。

此外,司法部還召開全國監獄工作會議,構建“五大改造”新格局;召開全國社區矯正教育管理工作座談會,部署新時代全面加強社區矯正教育管理工作,以促進罪犯順利迴歸為目標,貫徹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完善監獄和社區矯正相互銜接,堅持監督管理、教育矯正和社會適應性幫扶“三位一體”,目前罪犯在矯期間重新犯罪率一直控制在低於0.2%的水平;召開全國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座談會,部署推行全國統一的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持續推進解戒毒工作規範化建設等,有力維護了社會安全穩定大局。

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司法系統每一項工作都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放管服”改革正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新要求的有力舉措。司法部認真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系統“放管服”改革工作,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堅決遏制部門和地方“奇葩”文件出臺,全面啟動煩擾企業和群眾的“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的清理工作。

聚焦社會矛盾中最普遍、最突出的問題,司法部召開全國人民調解工作會議,主動為黨委政府分憂、為群眾解難,努力實現矛盾不上交。隨後密集召開試點工作部署會、推進會、座談會,指導和加快推進試點工作,著力打造人民調解升級版。選聘全國十大人民調解專家,開設人民調解大講堂,建立每月一講制度,為全國人民調解工作搭建學習交流平臺,組織各地進一步做好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推動人民調解工作實現了從點上破題到帶動面上的整體推進。充分發揮律師在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方面的專業優勢、職業優勢和實踐優勢,司法部組織律師積極參與社會矛盾化解、涉法涉訴信訪、社會治理和刑事案件辯護等工作。

為適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提出的新要求,各地結合實際進行深入實踐探索,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建設, 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及時精準普惠優質的公共法律服務。全面推進村居法律顧問工作,如今全國63萬個村(居)中,已有53.5萬個村(居)聘請了法律顧問。

司法部還拓展創新公證服務領域,認真開展公證參與司法輔助事務、辦理公證“最多跑一次”等試點工作,切實提升公證服務社會滿意度;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律師職能作用,開展“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法援惠民生·關愛殘疾人”兩個法律援助品牌建設工作,啟動以扶貧攻堅為主題的“1+1”中國法律援助志願者行動;完善司法鑑定執業監管制度規範,引領和推動全國司法鑑定行業轉型升級,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等。一系列新經驗新做法,進一步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堅持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一環,重新組建的司法部處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前列,責無旁貸承擔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重任。

短短組建幾個月,司法部大力統籌推進立法工作,加快完成立法任務,上半年出臺《快遞暫行條例》等4部行政法規、9部條例提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完成750多部行政法規專項清理,起草一攬子修法決定上報審批,為順利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奠定了堅實的法治基礎。

擔心執法不公,執法人員人情執法?擔心執法擾民,檢查一波又一波?群眾的這些顧慮正在日漸消除。司法部深入推進行政執法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加快推進行政執法重點工作,從源頭減少隨意執法、粗放執法和執法擾民問題;完善法治政府建設督察機制,研究制定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以督察促執法,嚴肅執法責任,改進執法工作,把行政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行政執法行為更加“中規中矩”。

行政複議工作是監督和規範行政權力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舉措,是維護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徑。司法部不斷強化行政複議和應訴工作,認真做好行政複議案件辦理,不斷加強行政複議能力建設和對全國複議應訴工作的指導監督,將大量行政爭議化解在行政機關內部、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團結融合推動事業向前發展

細心的人們不難發現,重新組建後的司法部承擔了更多新職能、迎來了更多新成員,處處散發著新氣象與新活力。

2018年的春天註定不凡。3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將原司法部和原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重新組建的司法部承擔中央依法治國辦公室職責。

“堅持政治引領、黨建先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細做透,積極促進業務貫通、職能融通、人心相通,努力實現人員大團結、人心大融合、事業大發展。適應重新組建後職責定位、工作方式的新變化,進一步探索完善工作新模式,更好發揮司法系統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職能作用。”傅政華部長對此充滿了期許。

實際工作中,新一屆司法部領導班子正是這麼做的。堅決貫徹中央部署要求,紮實平穩推進機構改革工作,實現了人員大團結、人心大融合,正在努力向事業大發展方向邁進。從此,兩個之前業務有關聯,但職責分工不同的部門在短短一個月內,迅速完成重新組建工作,“進一家門、成一家人、幹一家事”,開啟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篇章。

融合過程中,有進有出,有舍有得,但沒有一個人和組織講條件,向領導倒苦水。有的同志上班離家遠了,以前的工作生活節奏被打亂,就請家裡人幫忙接送孩子,自己早出晚歸,披星戴月;有的同志因機構調整工作職責崗位發生變化,也毫不猶豫服從組織安排,收拾行囊就出發;更多的同志則是按照“工作不斷、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幹勁不減”的要求,克服各種工作上的不便,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紮實苦幹。全系統上上下下形成了幹事創業的新風正氣和推動事業大發展的強大合力,有效推動了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面對眼前這張漂亮的成績單,司法部全系統個個人心振奮、幹勁十足,卻又沒有因此沾沾自喜,滿足現狀止步不前。迎著改革的春風,踏著堅定的步伐,司法部全系統仍在披荊斬砥礪前行,勠力同心共創佳績,各項事業正在繼續向前推進發展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