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天,邵陽這位「援非」女醫生經歷了什麼?

“出發的日子在即,竟思緒萬千,生出些許擔心和惶恐,擔心適應不了那裡的生活,勝任不了那裡的工作,有負眾望。但是,我們已經做出了選擇——選擇了非洲,選擇了塞拉利昂,選擇了去幫助他人。”

……

“ 我們以國家的名義向世界、向非洲伸出援助之手,拋灑我們的愛。我們無悔我們的選擇,無悔我們的人生。”

2017年5月26日上午,在第19 批援塞拉利昂醫療隊的歡送會上,面對即將踏上環境惡劣的非洲大地,援非醫療隊員、邵陽市中心醫院婦產科醫生崔妙平在自己的出征感言中,義無反顧。

398天,邵阳这位“援非”女医生经历了什么?

期間,崔妙平遭遇了嚴重的傷寒感染;經受了思念家鄉和親人的煎熬;克服了工作中缺醫少藥的重重困難,一心治病救人、愛心義診……歷時398天,在異國他鄉用大愛點亮了最美青春,圓滿完成了這次援非任務。

近日,記者在邵陽市中心醫院見到剛剛回國的崔妙平醫生,“不悔援非歲月。”身穿一件印著“China medical team”的黑色中國醫療隊隊服的她,向我們講述了她的援非故事。

“一個醫生的科室”

不出國門不知道歲月靜好,不到非洲不知道國內生活幸福。

崔妙平工作的醫院是位於塞拉利昂首都的“中塞友好醫院”。“雖然這各醫院裡,有200多位職工,但全院卻只有一個外科醫生,婦科也只有她一個醫生。”崔妙平說。

在塞拉利昂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崔妙平深切感受到這裡的醫療條件的落後。“在國內,我們通常是4個人一臺手術,醫生只要把手術單開出,其他的事情都交給手術室醫生去做準備。”崔妙平說,“但是在那裡卻不行,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做,連做臺手術的醫生都湊不齊,遇到比較重大的手術,只好把外科醫生和一個護士叫來湊個數。”這樣的情況往往影響做手術的效率,通常在國內一個子宮切除術,只要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在塞拉利昂卻要花4個小時。

398天,邵阳这位“援非”女医生经历了什么?

崔妙平醫師是中國第十九批援塞醫療隊中婦科專家,是整個醫院最忙碌的醫生,承擔著婦科的門診、手術和病房“一條龍服務”,還要協助和指導產科工作,指導助產士產程觀察及難產處理,成功地為一名早產早破水橫胎合併前置胎盤大出血的患者實施了內倒轉,短時間內分娩,避免了剖宮產手術。有時也客串外科醫生,負責外科病人術後管理和治療,因專業的不同,還曾與國內外科專家聯繫遠程會診指導治療和手術,成功的救治了一名鐮刀型細胞重度貧血合併全身重度感染的患者。在塞拉利昂艾滋病的發病率很高,孕產婦的HIV陽性尤為很高,給產婦手術增加了很大的困難和風險。最讓崔妙平頭疼的是手術室的供電都不能保障,有時正在手術中就停電了,只好打著手電筒甚至是用手機照明做完手術。

此外,跟著醫療隊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為期3天的巡迴醫療,到孤兒院進行慰問或到各地醫院進行會診,為出行不便的居民提供衛生服務,捐贈藥品及物資。“因為當地缺醫少藥、衛生環境惡劣,當地人就醫看病很難,通過巡迴醫療我們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崔妙平說。

正是在這樣的基本醫療設備和手術條件完全不具備的環境下,崔妙平克服重重困難搶救了婦女的生命,冒著被感染的危險為艾滋病患者手術,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的工作,踐行著自己援非的使命。

“可親的老大姐”

“孩兒他爸:

這一個多月來,家裡可好?

與你相識、相知、相戀、相伴20多年,我們分開從不超過1個月。我也從沒給你寫過片言隻語,看到這封信,驚喜嗎?”

這是崔妙平在出國快兩個月時間裡,給老公寫了平生第一封信,病中的她,對家的思念愈發強烈。

398天,邵阳这位“援非”女医生经历了什么?

援外的日子是艱苦的。在塞拉利昂,當地蚊子種類很多。“雖然我們掛了蚊帳,把院子裡的雜草樹木全部清除了,並定期噴灑殺蚊藥物,但蚊子還是防不勝防。”崔妙平說,塞拉利昂衛生條件落後,瘧疾高發,在那裡,只要一被蚊子咬,她們都需要吃防治的藥物。

由於病人多,門診,手術量太大,太勞累,診室和病室在一起,防蚊條件極差,她多次感受到全身痠軟及高燒等症狀,兩週體重減少八斤多,與家人斷斷續續視頻中憔悴的樣子讓家人,年事已高的父母、孩子甚至流下了心疼的眼淚。在患病期間,為了不讓遠隔萬里的家人擔心,自己默默的承受著心理壓力,絲毫沒有影響工作。

作為醫療隊的老大姐,她出發前就對隊友們說過:“姐姐就是代替媽媽照顧你的那個人”。隊友如果傷心、難過或情緒低落,她都會認真安慰開導並予以幫助,也因此成為了大家的知心姐姐。與隊友和諧相處、團結、友善,時時處處起到了一個老隊員、老大姐的帶頭作用。

“救命瑪麗”

塞拉利昂因為祟尚生育,早生早育,多生多育,加之當地習俗為頭頂攜物,子宮脫垂並不罕見,多見於老年婦女,因經濟比較落後,又多合併高血壓.糖尿病,亦無錢手術。更無子宮託,盆底康復輔助治療。

回憶在塞拉利昂的日子, 崔妙平記憶最深的是,2018年6月11日,她聯合麻醉師劉伯強、泌尿科醫生楊亮等克服當地艱難的醫療條件,在塞拉利昂創造性開展了首臺“經陰道路子宮全切+陰道前後壁修補+會陰體修補”三大婦科聯合手術,成功解決了一位體重達105公斤婦女長達6年的難言之痛。

398天,邵阳这位“援非”女医生经历了什么?

崔妙平介紹,當時,她的門診來了一位41歲的病人,訴陰道脫出一腫物,已有6年,苦於塞國的醫療條件限制,無法治療,嚴重的影響了生活和工作。崔妙平婦查發現,該婦女子宮Ⅱ度脫垂併前後壁輕度脫垂。宮頸肥大.併產裂。“如單純行盆底功能鍛鍊,效果甚微,建議其手術,術後再輔助功能鍛鍊。”崔妙平說。

患者體重105公斤,塞拉利昂中老年婦女體型大多偏胖,在這,中年婦女70-80kg那是很正常的。由於患者體重很重,中塞友好醫院僅僅只有院長1人是外科醫生,崔妙平請醫療隊泌尿科醫生楊亮協助手術,剩下的只有拉當地護士充當。“因器械不全,患者肥胖等,手術操作艱難,術中發現盆腔粘連嚴重,更增加了手術難度。在大家的配合下,經陰道路子宮全切+陰道前後壁修補+會陰體修補,手術很成功,感覺很滿足。”崔妙平說。

術後5天,患者順利出院。一大早,患者就換上漂亮乾淨的衣服等著家人來接。看到崔妙平很開心,走過來擁抱她說:“My doctor, Mary,Thanks. ”中塞友好醫院塞方護士長Melrose告訴崔妙平說,因當地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器械的侷限,像子宮脫垂的這一類病人,僅經腹行子宮切除,很少經陰道路一切除,更別提一起行前後壁修補及會陰體的修補及加固了。

“每次做手術,就得穿著不透氣的一次性手術服,帶著面罩,手術結束時,整個人像從水裡撈上來的。”崔妙平說。2017年,中央電視臺CCTV4“華人世界”曾經報道了崔妙平用妙手為女患者成功實施手術,得到塞拉利昂政府和人民的讚譽,被譽為患者的“救命Marry”, 當地衛生部還頒發了感謝信給她。

398天,邵阳这位“援非”女医生经历了什么?398天,邵阳这位“援非”女医生经历了什么?

出品|邵陽城市報新媒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