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高齡」志願者 他是九十歲的活雷鋒

他是“高齡”志願者 他是九十歲的活雷鋒

早該頤養天年了,他卻成為高齡志願者;

早該含飴弄孫了,他卻還在外面奔忙——

到社區、到鄉村、到學校……

只為那些貧困的孩子能讀得起書。

他是“高齡”志願者 他是九十歲的活雷鋒

▲陳國輔在村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山高路遠,他說:農民還怕走路麼?

看到孩子衣服破了,給買身新衣服;

打光腳板的孩子,給買雙鞋,這是常有的事。

“看不過去嘛。”

而剛退休那時候,他只有960元退休金。

這一切,只因一句承諾。

一頭扎進去,

幫助失學孩子成了他一輩子的事,一生的選擇。

他是“高齡”志願者 他是九十歲的活雷鋒

九十歲的老人,早上五點起床。

吃得好,睡得香。

每天走一小時的路,打一兩個小時乒乓球。

他幾乎沒法像一般老人那樣,半天半天坐著;

他不會打牌,“坐上半個小時,心裡就毛焦。”

他是“高齡”志願者 他是九十歲的活雷鋒

90歲的老人隨口報出兒子的電話號碼,只錯了一位數。

他思路清晰、聲音宏亮;走起路來穩穩當當。

也許這是上天的另一種眷顧?

自問活得內心無愧,才會有這樣的身體和心境吧。

他是雷鋒戰友

他是雷鋒戰友,當年,他接雷鋒入伍,後來,他們一同被評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雷鋒去世的時候,他許了一個願:你沒完成的我給你完成。他用一輩子去實踐。

一句承諾,千金難易。為一句承諾,他默默奉獻著,默默走過許多年。

1990年,陳國輔退休了。從那時起,他接過了興文縣關工委執行主任的職務。到他86歲,沒過過一天退休的日子,而在關工委他沒有任何報酬。往往,還要動用兒子的私車,孩子們偶爾還要接濟老兩口。

幸運的是,一家人都支持他。他的母親雖是農民,大字不識,老人家用樸素的信念支持兒子:為娃娃讀書是好事是善事。至於他的孩子們,三個孩子能出錢的出錢,出車的出車,下崗十幾年的女兒也在道義上支持父親:只要爸爸過得開心,我們都支持。

他是“高齡”志願者 他是九十歲的活雷鋒

▲陳國輔在中小學學校開展革命傳統報告

為了娃娃讀書

在麒麟鄉,有4個孩子交不起學費,他馬上把身上的470元錢掏出來;自己掏不起的,他就“憑著一張老臉,一腔熱忱”,四處去給他們張羅學費。麒麟鄉的葉曉考上清華大學,卻沒錢去讀,他向社會發出倡議,收到捐款6萬多元,第二年收到5萬多元。

他找煤礦業主為香山中學提供獎學金,有一家礦業主給了他3萬塊錢,連收條也不要,對陳國輔說了一句:“

交給你老我放心”。

2008年開始,興文開展起“棟樑工程”活動,陳國輔作為棟樑工程領導組副組長,積極組織廣泛動員全縣各企事業單位捐款,四年來共募集和爭取資金243萬元,扶助了427名家境貧寒的大學新生順利跨進大學校門。

興文博望鎮有一座“愛心橋”,每次,陳國輔經過這裡,人們都會對他表達感激之情:“不是你老人家,我們娃娃還在淌河喲。”

1999年九一八,晏陽鎮小學請他到學校講課,那天漲水,聽老師們說,要到河邊去接學生,他跟著去看,一打聽才知道,平常學生們踩著爛石墩過河,一漲水便非常危險,這條河已經淹死過3名學生。

他聽了便受不了了,馬上請了校長來商量,並請來分管教育的副鎮長,和附近各村村主任和一部分家長。大家都說,這是鄉親們多年的願望啊!他掏出300元錢,說:“這是用來買紙發倡議書的錢,我們發動鎮上的家長,外頭打工的,我再回去跟書記彙報,我們大家努力,給學校修一座橋。”

很快,鎮上通過集資籌集了7萬元,縣委縣府大力支持,通過財政補貼了6萬元,家長積極參加義務勞動,很快把橋建成。縣委根據陳國輔的建議,將橋命名為:愛心橋。

只要他碰上了,只要他知道了,他都要盡力。

二十多年中,他個人捐助過多少孩子,他已經記不清了。大概總有十多個吧,大概怎麼也有個三十來萬吧。只要一個孩子“讀書讀得”,他心裡就像喝了蜜一樣,笑眯眯地說:讀得就好!讀得就好!沒白花心血,沒白花心血。

他沒有多少文化,所以特別看重讀書。他出生一個貧苦農家,家裡養活不起,給人家放牛。1950年參軍後,1955年到1958年,陳國輔被部隊派到江蘇無錫市速成中學學習。

老人家一再強調這一段經歷,“那是從拼音開始,從認字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學,要不然,我哪裡認得到字!”“不是那個學習,我就是個睜眼瞎!”“我一個放牛娃,不是部隊,我哪能學到文化?!”

他敬重文化,他感念著是部隊讓他有了文化。

所以,看到有孩子讀不成書,他就過不得。他一輩子不辭辛苦、無怨無悔地為他們奔忙。

他是“高齡”志願者 他是九十歲的活雷鋒

沒時間為自己委屈

他感恩的是自己生活的好。他沒有心思沒有時間打量自己的委屈。

陳國輔轉業的時候就是副團級,從1978年開始,他的副團級給弄丟了,工資級別一直按照副科級待遇,直到2011年3月,他的退休工資級別才重新按照副團級發放。而對於過去少算的部分,“因為年代太長,不好計算,只好請您老人家做貢獻了。”對此,陳國輔哈哈一笑,他說,補給我,我也是拿去捐給學生,就當是組織上捐給學生了!

這麼多年,不委屈嗎?

陳國輔說:“我們這種人樂觀,啥事都看得開。”現在,他每個月有了4000元退休金,他已經很滿足很滿足了。“要不是部隊,我有今天?一個放牛娃出身的農民,能有今天?”

他是“高齡”志願者 他是九十歲的活雷鋒

無怨無悔

他是“學雷鋒標兵”;他是四川好人、中國好人;他是四川省道德模範、四川省關愛明天“十佳”五老;他是四川省百名優秀志願者,他的家庭獲得四川省最美家庭稱號;

2018年,他被評為“四川省最具愛心慈善個人”。

其實,他自己都弄不清楚有多少榮譽,雖然他能準確記住好多人的電話號碼。他為的,只是一句承諾,一句內心的承諾,他從沒想過這些榮譽。每年,他資助過的孩子們邀約著來看他,帶著土雞黃豆,到他家裡來熱鬧……滿屋子都是笑聲,還有比這更好的獎賞嗎?

源於樸素的感恩,他堅守自己的初心;面對戰友去世,他默默許下誓言;在漢語的詞彙裡還沒有出現志願者,老早他其實就是一名志願者,所以耄耋之年的他和年輕人一起,獲得了新時代的讚揚。助學捐資,讓貧窮的命運不再延續;扶危濟難,為困苦的人生開一扇希望的窗,他懂得慈善最樸素的含義。

信仰像一盞燈,照著他前行的路,承諾或者並沒有說出口,便定格了他的一生。在這樣的人生裡,沒有空隙為自己打算,在這樣的人生裡,不計得失,寵辱不驚。自己得的,其實是淡泊開懷。所以,他的笑容,才會如一個孩子般,爛漫天真。

五十年代,他奔赴朝鮮參加戰鬥;部隊上,他多次立功;七十年代轉業,他可以留在瀋陽市當美術學校副校長,可是,他沒有動心。他不是不知道,大城市比興文好得多,是的,他沒有動心,義無反顧地回來了。

有時候我們會疑惑,一個人在某個時刻的選擇,如何完全把個人利益置之度外?一個人如何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定自己的想法?

生命走過近差不多一個世紀,他始終堅持著。

他是“高齡”志願者 他是九十歲的活雷鋒

我們敬重這樣的人,因為他一旦許過諾,他就會為自己的信仰付出最大的努力,毫不猶疑。

我們敬重這樣的人,因為他有自己執守的信念,生活的坎坷,境遇的不公,世事的變遷,他無暇他顧,他默默地腳踏實地去實踐這個信仰提倡的一切。

我們敬重這樣的人,他走過了大半個世紀,依然初心不改。

這樣的人,這樣的人生,因為信仰而格外純淨,因為腳踏實地的堅守而格外真實、動人。

一輩子,自己要做的事都做了,自己給自己定下的目標也差不多達到了,活得問心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