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亂貼標籤,標籤和價值相符才是貨真價實

(文字來源於原創網絡播客節目《亦談亦唱》,版權歸屬濟南新卓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作者本人。如有引用,請聯繫作者。)

週末的時候,我去朋友家的別墅做客,我朋友的這個別墅可以說是戒備森嚴啊,門衛、保安各負其責,進門出門的都得詢問登記,人家也是為業主負責嘛。但是有意思的是我去朋友家、進人家小區大門的時候,保安不僅沒問,還打了個敬禮,直接放行。我也挺奇怪啊,後來跟朋友說起這個事,我朋友說了:咳,有時候這門衛也是看人下菜碟,看你開個普通的車就問個半天,要是看你開個好車,立馬就客客氣氣的。

在這裡,我並沒有指責人家門衛和保安不負責任的意思,但是我朋友說的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人的外在、打扮也是很要緊的。我開的雖然不是什麼特別貴的車,但孬好也算是個世界名牌,所以,人家自然也以為我這開車的人事挺有身份的。

不亂貼標籤,標籤和價值相符才是貨真價實

這方面我的切身經歷真不算少。前幾年還沒換車的時候,哥們我就開一普通私家車,哎吆進個單位大門就跟做賊似的,盤問、登記、留證件,一樣程序也不能少,有時候人家不願意讓你進,乾脆就說裡面沒車位了,停外邊吧。可是等我換了個名牌進口車,情況就好多嘍,有時候門衛問我,停多長時間啊?我說就一會,拿點東西馬上就走,人家保安大哥立馬說,那別計時了,您抓緊出來就行。臨走出門的時候還給你擺擺手:慢走啊。

我並不是說自己故意擺多大的譜,我本身完全自願遵守人家各個單位正常的管理規定,但是你看,換一個車,作用就這麼大,咱不是說非得讓別人敬著讓著,但是至少故意刁難人的事少了。

其實,車就是個車,雖然品牌、價錢不一樣,但隔著一層玻璃,就能分辨出車裡的人是什麼樣的嗎?顯然,按照我們正常的邏輯,很多人都不接受這個觀點,這不就是以貌取人? 《天下無賊》裡不也說了嗎,“開好車就是好人嗎”?

不亂貼標籤,標籤和價值相符才是貨真價實

開好車的當然不一定就是好人,穿著講究的也並不代表這人的精神情操有多高,但是多數人還是接受通過外在的形式來判斷一個人的。

人的外在總是無時無刻不展示給別人看的,這些外在的東西就是一個人的標籤啊。標籤是幹什麼用的?那是體現你價值的外在形式啊。換句話說,我們自己的價值有多大,靠什麼來體現呢?就靠我們的外在啊。

當然,這種外在不僅僅是你住的房子、開的車子、屁股底下的位子和口袋裡的鈔票,它還是你所有做出過的有貢獻的工作。你要是什麼也不做,自個拿自個當黃金,就等著別人發現你的價值,那不靠譜,因為你得先給自己貼上個的標籤,就算是黃金也得有個價啊,要不,誰知道你到底值多少錢呢?

不亂貼標籤,標籤和價值相符才是貨真價實

在很多人接受的教育和思維方式裡,以貌取人、給人貼上標籤,這都不合理甚至不道德的做法。但是我想告訴大家,其實在一個講究規則的商業社會里,靠標籤來識別人和事物恰恰是科學合理的行為。

著名的生理、心理學家巴普洛夫先生的實驗,相信大家都知道,他給小狗搖鈴,然後給小狗餵食,狗得到食物會分泌唾液,經過30次重複後,單獨搖鈴的聲音刺激就可以使小狗流口水。這就是著名的“條件反射”原理。

連汪星人都會通過某種模式來認識世界,何況是給它們貼上標籤的人類呢?“模式識別”是人類的一項基本智能,我們找出模式,找尋事物的關聯性,並賦予其意義。而貼標籤,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和事歸類,是人類運用“模式識別”認識世界、進行社會交往最便捷的手段之一。

在我們的大腦裡,其實早就建立了一個個這樣的識別模式,比如我們認為開好車的人,就是掙錢比一般人多點,比如公務員,那可能就是有點權力的人,比如穿著考究的人,那可能就是經常要出頭露面的人,等等。儘管這種判斷不是絕對正確,但它最大的作用在於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簡單直觀的參考,

我們的大腦每天要處理各種複雜的關係運算,所以在長時間的進化過程中就形成了一個“大腦經濟法則”,就是按照模式化、標籤式的方式去判斷事物。所以,您別看不起以貌取人,也別說它“賤”,這是老祖宗遺傳裡帶來的基因啊。

當然,人是複雜的綜合體,它畢竟不是商品,只要有個價格就行。一個人身上,往往不止一個標籤,他可以是溫順型的,也可以是吃苦耐勞型的,可以是高雅斯文的,也可以是含蓄悶騷的,這些都可以在一個人身上體現出來。但是再多的特點,也終歸需要一個形式,我們講的標籤其實就是這種表現形式。所不同的是,有一種人總是不懂得把自己的各種標籤綜合起來,形成品牌合力,所以他們呈現出來的特點比較單一,雖然容易歸類,但也容易在某一類別裡被忽略。而還有一種人,能把自己身上的各種特點綜合運用,形成一個統一的品牌,也就是人格體,並形成比較強大的影響力。事實證明,後一種人常常更容易被識別出來,並且在群體中脫穎而出。他們的標籤也就成為了個人價值的最好體現。

不亂貼標籤,標籤和價值相符才是貨真價實

我們今天說人生的標籤這個話題,並不是要引導大家完全靠外在形式來判斷人和事物的好壞,這顯然是很盲目和愚蠢的,這樣做你會特別容易上當。

我們所說的人生的標籤,其實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道理,我們的性格、能力、貢獻、所作所為,其實都會在長期的不知不覺中被標籤化,從而形成別人眼中的一個你。我想我們還是多少得在乎自己的社會評價和公眾形象的,是不是?那我們就得利用好自己手裡的標籤。這個標籤簡單的來看,是車子、房子、票子等等一些物質化的東西,但是深入地看,我們會發現,其實真正的標籤是這些物化的東西背後我們自身的價值。一堆爛蘋果即使裝進漂亮的盒子,也終究還是一堆垃圾,但是好蘋果如果裝在一個破袋子裡,恐怕也很難有人相信它的價值。

所以,覺自己有用,咱就得展現出自己的用處,覺得自己值錢,就拿出真本事亮亮相,是騾子是馬來出來遛遛。對吧?

因為世界不會給你太多時間和機會,讓我們去被別人瞭解,如果不能給自己找一個好的標籤,那些真正的價值很可能就真的被埋沒了。

不亂貼標籤,標籤和價值相符才是貨真價實

有一個我們最常見的場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參加宴請,你看主賓席上坐的人事誰啊?一定是在座的人裡官職最大的、或是這場宴席裡最重要的人物,可是這個人你一定認識嗎?熟悉嗎?瞭解嗎?不一定。我們只能通過他身上的標籤來識別他的價值。

他的價值可能真的和標籤相吻合,當然也可能只是繡花枕頭、徒有其表。可是我們不必先在乎這個,因為隨著社會規則的不斷完善,隨著商業制度和現代化思維的不斷髮展,一個人的標籤終將和他的價值趨於一致。

所以,現代社會里,我們都應該、也必須讓自己生活的體面一點,給自己貼一個滿意的標籤。當然,也別隨便相信標籤,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標籤和價值的關係。

生活就像超級市場,希望各位朋友您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讓自己的價值派個好用場,讓人生賣個好價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