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壯慫人膽

(文字來源於原創網絡播客節目《亦談亦唱》,版權歸屬濟南新卓藝文化傳有限公司及作者本人。如有引用,請聯繫作者。)

喝酒是一件快活的事,在不酗酒的前提下,我喜歡跟朋友喝酒。酒喝了這麼多年,大大小小的酒場也經歷了不少,免不了見識一些酒後的場面,特別是喝過酒之後的各色人等,這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所以今天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說起。

對於喝完酒之後的表現,有很多種分類和說法。

酒壯慫人膽

第一種是喝多了之後睡覺的,有人說那是酒品和人品最好的,其實這事跟酒品沒多大關係,跟人品扯上邊也有點誇大其詞,像這種喝多了睡覺的,其實那就是喝猛了或者乾脆沒喝多。

第二是喝多了之後愛打電話約人非要開後半場的,這屬於酒後交際型。有人說這種人平時比較沉默矜持,但是有強烈的進取心和遠大的抱負,有追求成功的渴望。其實我覺得這只是一部分,基本上我遇到的喝多了之後打電話約人的,不是無聊空虛、心情不好,就是平時自以為是慣了,懷著你根本想不到的一些理由,借題發揮而已。

第三種就是喝多了之後愛找人說話的,有的心理分析說這種類型的人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不輕易表達自己,現實生活中受到一定的壓抑。這個說法有一部分的準確,但是我還有一種解釋是,這樣的人往往心機比較重,顧忌比較多,喝多了酒需要釋放,但是基本停留在話嘮的層面上,也屬於比較理智和可控的類型。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酒後滋事型的。其實這種人往往不是不能喝酒,他們常常酒量都說的過去甚至相當能喝,但是他們的癥結根本不在酒量大小,而在於他們從一開始就想把自己喝醉,醉了之後表現出罵人、摔東西、找人打架或破壞公共秩序等等行為,這種膽大粗野的表現跟他們平時的溫文爾雅、膽小怯懦幾乎完全不同,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酒壯慫人膽”吧。

酒壯慫人膽

我相信,人在喝酒之後的反應常常都有極其真實的現實背景,除了酒精使人喪失戒備心理這個生理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個人在喝酒之前通常就已經具備了他喝多了之後所呈現出的那種狀態的跡象,比如,一個人在酒桌上推杯換盞、左右逢源,表現出明顯的社交性的行為特徵,那麼酒後他通常都會再安排第二場、第三場,而且其中必有大部分的費用由他主動買單。而一個人如果在喝酒的時候表現得悶悶不樂,那他喝醉的可能性就將直線上升,而如果這個人又偏偏是性格內向、遭遇了生活挫折的話,那幾乎可以斷言,他差不多會轉向話嘮甚至會挑戰公共秩序了。

上面說了這些酒後的表現以及簡單的行為特徵分析。

那麼為什麼人在喝酒之後會做出種種跟平時不一樣的表現呢?難道真的是酒壯慫人膽嗎?

酒壯慫人膽

其實,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酒後的行為,無論表現出什麼樣子,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喝酒了。

一個人即使酒後有了重大過失,甚至觸犯了法律法規,但是喝酒這件事本身並不犯法,也沒有違反道德約束,喝酒是一件基本上大家都認可、都允許的正當行為。

所以,深層次的原因就暴露出來了,人就是藉著這種正當的理由,才名正言順的表現出那種真實的內心本質和情緒糾結,人們從潛意識裡就認為酒後的行為,是可以在一定程度得到寬恕和原諒的。比如,有人酒後鬧事,只要不太嚴重,周圍勸他的朋友就會說,對不起,他喝多了,大家多擔待。而旁人頂多罵罵咧咧的嘟囔兩句,以後少喝點。大不了如此而已。

所以,迴歸到最簡單的一個道理上,多數人都有著現實壓抑,我們潛意識裡都渴望以集體性的自然方式改變自己無趣無聊的人生狀態。

不僅是喝酒這個事,發散開來說,比如很多人都討厭每天早上打卡上班,但是突然有一天單位接到通知,明天上午停電,打卡機沒法用了,電腦也開不了,空調、點燈、路由器都沒法用了,你說你會不會高興?會不會想第二天睡懶覺、遲到或者乾脆不來上班?我的答案是一定會,

因為這是讓人可以逃避一種厭倦情緒和壓抑環境的最名正言順的理由,不僅自己可以偷個懶,而且是沒有任何負罪感和內疚感的,是不需要承擔什麼道德或法律責任的。

再打個比方,比如去年的世界末日,很多人盼著這天到來,比他媽自己過個60大壽還興奮,你就跟很多朋友說,你以為人真喜歡世界末日嗎?真喜歡看著房子倒了,車子沒了,大水把你淹了,地下開個縫把你埋了嗎?絕對不是,人其實就是希望這種災難成為一個名正言順的改變生活的理由,因為真是世界末日了,什麼都沒了,人不就平等了,原來你有車我沒車,你有房我沒房,現在好,大家都一樣了,都沒有了,而且我還不用為這個承擔責任,不需要感到內疚和自責。這是一種潛意識,有的人把這個叫做邪惡感,或者內心的魔鬼,也許沒那麼嚴重和危言聳聽,其實就是一種渴望釋放壓抑、不滿等等負面情緒的願望。

酒壯慫人膽

所以,說到這裡,問題又升級了,我們說酒壯慫人膽,喝酒能放大人的不滿情緒,容易使人爆發出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那不喝酒的人是不是就不會尋釁滋事、不會耍酒瘋、不會破壞公共秩序了呢?

只要給一個人一個正當的名正言順的不需要揹負責任的理由和機會,絕大多數人都會表現出內心的邪惡感。

我們再說一個最常見的現象,在網絡上,經常看到公知、五毛、明星、專家以及那些加V的大號和他們成千上萬的粉絲們幾乎每天都在互掐,遇上公共事件特別是負面事件,各種對罵、約架、互相的詆譭就會鋪天蓋地,網絡充滿了戾氣。但是深入追究之後,你會發現,那些在網上整天破口大罵,一幅救國救民姿態或super star模樣的人,在現實生活裡其實都特別安分守己、甚至老實巴交,不善言辭,為什麼他們的真實面目和網絡表現差距這麼大呢?

酒壯慫人膽

實事求是的說,社會有不和諧的地方,人們對社會問題有痛點,而網絡往往比較直接的戳到了人們的這個痛點,所以很容易引起公憤。所以網絡暴力也不是孤立現象,它是我們這個競相追逐的、狂躁的、缺乏安全感的現實社會的折射。

這是客觀事實,但是這不代表著憤怒、謾罵、指責可以無底線,也不代表以一個虛擬人格的網絡身份就可以無限制的做壞事。網絡上的非真實身份和虛擬的代號的確給我們提供了發表個人言論和宣洩私人情感的空間,網絡的虛擬性就像酒精帶來的麻醉感和欺騙性一樣,它在本質上迎合了人們以名正言順的理由和極小的代價來展示真實自我的心理,但是這種狀態很可悲。

如果我們說那些喝多了滋事的人讓人覺得可憐又討厭,那就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大醉在街頭,指責這個世界的種種不公呢?如果我們厭惡那些在網絡上謾罵的帖子和微博,你有沒有想過,當你的孩子被學校拒絕、當你的房子被不合法的強拆,當你的車子被打著愛國名義的暴徒燒燬,你能保證自己沒有怨恨和暴戾傾向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都是慫人,我們時刻都面臨著內心的挫敗感和無力感,我們隨時都可能被搞得沮喪和不安,只是我們暫時安於現狀,暫時瞧不起那些醉倒在路邊的酒鬼。但如果我們的整體生活狀態普遍性的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如果我們對未來普遍性的缺少好起來的希望,那麼酒壯慫人膽的,下一個,可能就是你。

所以,人總是需要宣洩的,而且需要通過正當合理的渠道宣洩。這個既是每個理智成熟的個人應該做到的,也是整個社會應該建立和完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