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夢遙不可及,450名中國EB-5投資者狀告國務院

近日,450多名中國投資者及一家區域中心,25日向華府聯邦法院狀告國務院,

指控EB-5投資移民簽證發放的計算方式違反移民法,讓主申請人和家屬都要佔用配額,導致中國投資者面臨過長排期、子女因此超齡而無法獲得綠卡。

美國夢遙不可及,450名中國EB-5投資者狀告國務院

此案代表律師庫爾茲本(Ira Kurzban)27日向本報指出,這項“簽證排期訴訟”已經籌備約一年,在提告的同時,律師也向法院申請禁止令,要求國務院立即停止將配偶和子女一起計入年度EB-5簽證配額,並重新整理排期。

訴狀中列舉了美國政府“錯誤計算簽證的方式”,損害原告多名投資者、家人及一家區域中心“美國借貸中心”(American Lending Center)。

訴狀指出,按照投資移民法,投資者的配偶、子女,應該是與投資者本人列在同樣的移民順序及分在同一簽證個體;然而現行作法,卻將投資者、配偶、子女分開計算到年度1萬張EB-5移民簽證配額,而非以投資者本人為代表單位計算。

美國夢遙不可及,450名中國EB-5投資者狀告國務院

國務院這種計算法,使每年1萬張簽證配額,除了投資主外,其配偶、子女都必須佔用年度配額;換句話說,雖說每年發出1萬張簽證,但等於僅允許約1/3的投資家庭獲得(3300張),導致中國投資者排期越拖越長。

投資移民法的立法程序中,議員們多次提到1萬個投資者創造10萬個就業,其中都是以“1萬個投資者”為計算基礎,所發出的簽證也應吻合此標準,而投資者“配偶、子女”並不是真正的投資人;按照法令,不應占用年度投資移民簽證名額, 國務院目前做法違反了法律條文本身,也違反了立法原意。

法院文件指稱,這些投資移民者,有的已經放棄中國生活、工作,小孩也因為要提早適應美國就學而脫離常規教育體系,甚至出售中國房產搬到美國,沒想到卻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根據國務院網站信息,EB-5在8月的移民排期中顯示為2014年8月1日,距今為四年;不過USA-EB-5移民專業網站分析,由於每個月的進展緩慢,EB-5排期可長達15年。

律師表示,如果EB-5排期持續緩慢前進,投資者現齡13歲以上的子女,可能因為超齡而失去獲得綠卡機會。

美國夢遙不可及,450名中國EB-5投資者狀告國務院

綠地集團在洛杉磯市中心商圈“大都會開發案”當初便吸引EB-5投資完成

“EB-5基本上在中國的市場已經死了”,投資移民業者孫路表示,投資人拿出50萬元到美國空轉多年,不但期間可能無法獲利,也沒有保證一定可以拿到綠卡,前幾年吸引中國投資客爭搶的EB-5,轉眼淪為遙不可及的美國夢。

前兩年每年至少遞交了1.5萬件的I-526的投資移民申請,也就是說有1.5萬個家庭加入“50萬元拿綠卡”行列,2015年起,這個數字明顯成長,然而以現行的計算法,1.5萬個家庭等於至少有4.5個家庭成員 (父母及獨生子女)等待拿每年限額1萬張的投資移民簽證,“供需嚴重失調”導致排期失控。

在俄亥俄州一家學術機構工作的Alice周告訴本報,她2010年從中國上海到美國西岸就讀一家研究所,順利拿到碩士後,找到在俄州這份全職工作,由於該機構屬於校園內非營利組織,她的H-1B“很幸運”不需要抽籤。

美國夢遙不可及,450名中國EB-5投資者狀告國務院

在工作簽證第一個三年期滿後,僱主幫她延了第二個三年,但卻遲遲沒有鬆口要幫她申辦綠卡,“等了又等,談了又談,都沒有落實”,她最後向父親商量,決定另闢“綠卡路”,由家裡拿出50萬元幫她辦投資移民。

2016年10月透過中國仲介,向美國西岸一家酒店項目投資了50萬元,並提出EB-5申請,拿到“2016年12月”的排期順序。

“以為可以很快解決身分問題,沒想到現在一看排期,心都涼了”,過去三年,投資移民簽證的排期才從2014年4月前進到2014年8月。換句話說,照現在的進展速度,等到Alice拿到的2016年12月排期,“起碼還得等12年多,根本無法解決我2020年2月工作簽證到期的燃眉之急。”

Alice坦言,學校如幫她提出綠卡申請,她沒有信心能過關,“我現在的工作與我的專業不對口,當時校方希望找一箇中英文流利的員工而聘任我”,然而律師告訴她,語言能力卻不是“必須聘用外國人”的合理說法。

相當沮喪的她說,儘管很想留在美國工作生活,但目前恐怕2020年返回中國機率很大,“能怎麼辦?所有阻礙因素都不是我努力就能解決,錢也花了,只能聽天由命。”

吃喝玩樂遊購在美國,請關注華人生活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