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善以為寶 仁者樂山

——掌舵人劉寶山

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核心提示

今年86歲的劉寶山先生,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當你靠近他,觀察他,關心他,你會發現,他似乎只是位慈祥和煦的鄰家大爺,但轉念靜思,你又會覺得他如同陽光和大海,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其實卻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平而不凡,無聲驚雷。

有人說,他出身七代武術世家,5歲習武,8歲失怙,早年辛苦遭逢,備嘗冷暖,習武81年,練就了一身入化的少林武功,鍛成了百折不撓的性格。他是位神秘莫測、大隱於山的高人。

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也有人說,他在47歲之前,都在和土地打交道。他19歲被鄉親們推舉為農會委員,他21歲入黨,歷任過農會主席、鄉長、村支部書記,數十年裡布衣布鞋住窯洞,是位本色的莊稼漢。純樸率真、為人仗義和樂善好施是他的本質,而“中國武術九段”也好,“少林功夫當代傑出傳承人”也好,從“全國著名拳師”“全國十佳孝賢”到“中國佛家功夫協會主席”“全國勞動英模”,不過都是他本質之外的光環和外延。

還有人說,劉老先生不僅德藝雙馨、海內共仰,更是位經營管理奇才,他赤手空拳憑著3間破草房,一片打麥場硬是打造出了在校生3.5萬,桃李門生數十萬的“天下第一武校”。其體系的社會效益海內共睹,經濟效益也是堪稱典範。

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莫衷一是的景仰和熱議聲中,劉寶山的形象更趨神秘。

2017年7月下旬到8月初,本刊總編帶領採編隊伍,三度專訪了劉寶山先生和他的少林塔溝教育集團。

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

86歲的劉寶山先生精神依然很健旺,只是壯年時那種渾身噴薄的剛猛勁氣,而今愈發深沉圓融,不動聲色地化為一種慈和浩瀚、不落筌蹄的綿綿之氣。

2017年7月21日一早8點30分,天清日和。在少林塔溝教育集團•塔溝武術學校新校區院內西北,有一排不起眼的平房,如果不是介紹,很難相信這就是“天下第一武校”董事長的辦公室。

本刊總編趙國華一推開這扇普通房門,迎面一位和善微笑的老者便緩緩站了起來。老人目光如炬,面如春風,一身白色短袖布衫,黑色棉布長褲,腳踏老式黑布鞋。他平靜而熱心地連聲招呼趙國華總編坐下喝茶,如果不是滿屋人的簇擁和身邊人的介紹,你根本無法相信,這位不喜修飾,毫無架子的老人,就是塔溝集團的掌舵人。

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簡短而家常的寒暄後,老人帶著鄰家長輩般平靜慈祥的眼神,直奔主題:“武術不是花架子,不是為了看的。少林拳,他也是講究很多,我就說說他的根兒。”

劉寶山老先生談起話來思路清晰,洞察敏銳,記憶力驚人。遠至清末民初的軼事典故,近到眼前的時事新聞,老人竟都瞭然於懷。

“民國開始,咋辦嘞,因為時代變遷,武術很多東西都改了,改成表演式了,那就是說成了花拳繡腿。要論到傳統的東西,那還是一式一招,它的本質是講究實用的。”

他淡淡而悠遠地說,“武術無用論”不是這幾年才有的,已經喊了100多年了,可武術反倒越來越繁盛蓬勃。“打清末到袁世凱那會兒,就一直有人說武術沒用了,‘銅頭鐵腿,敵不過槍子兒’。”他們說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卻是非常極端和片面的。近代以來,軍事科技的發展確實一日千里,相形之下,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武術的行軍打仗功用顯然是逐漸淡化了,但其強身自衛、陶冶心性、傳承文明的作用不僅沒有式微,反而是越來越彰顯,越來越被普遍認同的。

劉寶山說,人不能太急功近利,不能只看眼前和一時,“幾千年傳下來的東西,如果沒有他的價值和合理性,早就斷根兒了。”

雖然是瑰寶,但並不是說擺在那裡,記下來,拍下來就能繼承好了,它更需要一代代人活學活用,融入智慧和心血地去傳承和發揚。

“武術到咱這兒了,不是說只為了表演,為了讓你看的。”劉寶山說,必須緊緊抓住武術的內在核心問題,比如其技擊性、科學性、人體潛能挖掘性、身心良性互動性等等,而不能只迷戀於其觀賞性和獵奇性。

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說到底還是功夫,必須下功夫。你練的套路,就是基本功,這一個是練你的耐力,再一個練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老先生說,功夫的關鍵之一是“看景生情”,“就跟那打算盤是一樣樣兒的”,學的時候是歌訣,可等到用的時候就不是死搬硬套歌訣了,得活學活用,見招拆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劉寶山先生舉例說,比如太極拳要是真練好了,很厲害,硬拳還破不了太極呢。“太極是粘黏纏哪,但是太極通常10年才能出功夫,功夫要是下到了,它真是好樣的。”他說,不能做嘴教師,“你光噴得天花亂墜,你沒有真本事,那是不頂事兒的。”

原定的採訪時間只有1個小時,可劉寶山先生興之所致,竟暢談了整個上午,持續到中午12點。從少林功夫的典故心法,到解放前登封一帶的武師軼事;從自己幼時的練功奇遇,到建國後的武術挖整與弘揚,娓娓道來,往事並不如煙。

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他回顧近百年往復,微微嘆氣說,從清末到解放前,登封出現過數不清的“高人”和會道門,有的徒眾數千,有的裝神弄鬼,號稱“刀槍不入”,“其實呢,再厲害的將軍,刀砍脖子腦袋也照樣掉”。

他總結道,搞武術必須要堅持黨的領導和法治精神,決不能搞個人崇拜、歪門邪道、拉幫結派和會道門那一套。

在塔溝教育集團,劉寶山始終堅持不管輩分多高,本事多大,董事長也好,其他所有教練和管理層也好,和學生之間就是簡單的師生關係。不管對孫子輩還是重孫輩的後進,他都只許別人叫他“師父”,叫別的他不答應。

今年為了喜迎黨的十九大,劉寶山作為擁有65黨齡的黨員,自己拿出80萬元,特地印製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5萬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1萬冊、《入黨培訓教材》1萬冊,免費贈送給該集團每位師生,並帶頭認真學習了一個月,充分體現了一位老黨員強烈的愛黨愛國情懷。

塔溝集團掌舵人劉寶山:百鍊鋼化繞指柔 於無聲處聽驚雷|連載

未完待續

文章摘自:《少林與太極》2017年

圖/馮威鋒 本刊首席記者 嚴橋成

本刊記者 黃明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