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30年從警手記(上):堅守不爲榮耀,只爲我們的青春和夢想

「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在從警三十年之際,回顧曾經的努力和艱辛,只在堅守我們的夢想,紀念大夥的友誼;也以此表達多年以來為大夥默默奉獻的家人以及給我們支持的諸多親朋好友的感激,同時,所感所悟,也給予年輕的戰友一些啟迪,以此獻給還在不同崗位默默奉獻、奮戰的所有警察戰友。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風霜雪雨搏激流,

歷經苦難痴心不改,少年壯志不言愁。

每每音樂響起,從警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正是這首歌,大夥走上從警路;每每音樂響起,彷彿回到第一次穿上警服的激動,回想曾經面向警徽的莊嚴宣誓,越來越深感責任厚重;每每音樂響起,那些從警路上的困苦和坎坷歷歷在目,正是這些難忘的歲月,使大夥越來越深感這份職業的神聖。30年警察歲月,大夥無怨無悔,依然選擇堅守,只為不忘初心。

青蔥歲月,在憧憬中大夥踏入警營;青春歲月,大夥步入警隊,經歷嚴峻治安形勢,面對艱苦條件,伴隨不少危險和困難,大夥披肝瀝膽,風雨同行,從未懈怠,從未退縮,半個甲子年,大夥持續開展嚴打整治,保障社會大局穩定。大夥全力保駕護航,見證改革開放的大發展;大夥除妖斬魔,巡邏執勤,守護百姓的安寧,目睹城市一年又一年的大變化,30年後今天,適逢盛世,大夥為祖國強大和人民富裕安康做出過貢獻而驕傲。

「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難忘竇家山,懷夢中鑄就初心。

「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那一年,大夥在經歷高考之後,最終邁進了警校大門。雖然只是短暫的兩年,但在那裡,大夥埋下了初心。

每天的早操、集合、訓練、上課,忙碌而充實,至今,大夥還非常想念那段歲月, 就是到現在,還有同學小心翼翼的保留著那時的學生證和校徽,也感謝那段時光,把大夥的警察夢照進現實…

進行體能訓練的時候,無論三九天,還是大暑天,雖有撒嬌的,抱怨的,但在老孫的怒吼下,沒有一個掉隊的。晚上,凌晨, 壓腿,劈叉、跑步,猛撲的身影隨處可見。 匯演中,響徹著大夥雄壯震天的番號聲 。隊列中,那一張張青春活力的臉龐上,透出的是堅毅和希望。

依然記得在大禮堂裡,市局刑偵大隊的大隊長用普通話講述偵辦大案中,沙啞聲夾雜一些京蘭話作解釋,往往使那些案子更加撲朔迷離, 破案的過程也變得格外神奇。也就從那陣,大夥們崇拜上了刑警;好多同學的刑警夢那會就有了;既是哥們又是老師的任兄,講課如抒情般演講,獨特、豪邁,把黨史講的生動,有趣;大個子孫老師講知識,也穿插講做人,好多道理至今想起來實用;教研室王主任,講的是犯罪心理學,在那時,他就把心理學的種子埋到大夥的心中。…… 公文寫作、哲學,那一節節相對死板的課程,卻承載著老師們的精心準備,承載著老師們對即將走向崗位的學子殷切期待,也承載著大夥沉甸甸的警察夢。那些年教師嚴謹認真的作風和精神一直影響著大夥從警的一路。

「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華燈初上,身穿警服,站在燈會執勤大街上, 每當捕捉到從人群中投來的羨慕與信任的目光時,心中便升起強烈的自豪。求助群眾的一句謝謝,讓所有的苦和累煙消雲散,實習中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在公交車上,大夥便衣參加統一反扒專項行動, 可能是穿著的緣故,那些穿著看起來頗為土氣的同學反而總能人贓俱獲。 好在交通分局的老警們及時調整搭配,後來效果還真不錯,尤其把那些初戰告捷的同學,放到不同的組裡, 成效格外明顯。有個挺大的盜竊現行抓獲後送到了就近派出所,回來統計的時候,同學濤說送到那個叫圓軲轆的派出所,老警沒弄清,啥,圓咕嚕。哪個位置,從31路中山林車站抓住的,送到就近路邊的那個派出所,老警說,那是鼓樓巷派出所。

再後來,又抽到不同的單位實習,在市局刑警大隊實習的,大都是在同學中間選出來的,算是優中選優。多少年過去了,同學都會說,那些在刑警大隊實習的一個比一個厲害。他們在實習期間就破過大案子,那位在校就表現特別優秀的朝,跟著師傅出現場,負責勘查現場的副隊長看了看現場,由於提取指紋的技術員在另一現場,就讓實習的朝就地保護現場,等技術員來。隊長帶偵查員師傅就近辦事, 就在這期間,保護現場的同學就把案子破了。原來,保護現場的朝就地與前來湊熱鬧的人員寒暄,觀察,一問一答,就把線索和罪犯摸清楚了,還把知情的一小子提住扣下了。 等技術員趕過來的時候,案子已經破了。所以也不需要在勘查現場上下功夫了。

「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在實習單位那陣, 大夥表現超一流,早起,打水,拖地;晚歸,幫忙整理卷宗;大夥的目標就是力爭去刑警隊,去不了刑警隊就去治安隊,主要是那裡能破大案子, 那時沒有想過能立功,只是想能當一回真正的警察,這也是當初真真切切的夢想。

三十年過去了,如今你們可好,只要能相遇,多的是理解,鼓勵。不管在哪,只要健康平安,只要還能痛快的喝上兩盅就是幸福,還能在相互回憶中,講完一段走麥城的經歷就是快樂。 那些從警中的尷尬、委屈反而往往值得回味,回味之後的根還多是警校竇家山裡的片段,那些典故好像從沒有逝去。你可記得,那正步方陣裡手腳同時出來的另類踢法;你可記得,在後窗戶偷看女同學梳妝時被發現的尷尬;你可記得,攔車看完冰燈展後回來被截獲在校門的狼狽;你可記得,練完散打後分頭在集貿市場裡尋找竊賊練膽時,卻與市場聯防交手的輝煌;你可記得,一同在農家果園偷吃香梨而被狼犬追擊的情景;一幕幕景象,常常泛起在心底…

青春歲月,風雨同行,只為曾經的選擇

從警之初,從開始的憧憬到失落,現實並非大夥在警校想象的那樣,能分到刑警隊、治安隊的比例不高,大多數在派出所,而且也基本上都在偏遠一線。到崗後,沒有想象中的槍,沒有期盼中的摩托車。大家進行著瑣碎、忙碌的工作。沒有休息日,單位就是家,住宿、值班、加班都在單位上,欣慰的是那一陣,大夥風華正茂,意氣風發。那一段,警察也是最有權威的時代,路遇打架鬥毆,一聲斷喝,小地痞們四散而逃;大型集會,沒有警戒線,警察所經之處,就是警戒線;村有惡匪,過年禍害鄉鄰,偷雞摸狗。管段同學孫,個不高,但體質不錯,從未間斷過鍛鍊。胳膊上的肌肉練得如同大腿一般,那惡匪憑藉人高馬大,又叫來兩跟班助威,未料只兩拳就被孫拿下。在村上大麥場樹下,惡匪被捆綁示眾六七個小時,從那以後,鄉上、村上案子發的很少, 我也在治安隊一線時常巡邏執勤,對付大型賽事的小流氓,那警棍的確時常發揮作用。 其實,現場制服的作用遠遠勝過大批警察的震懾。那一段時期, 大夥為當警察感到榮幸。

「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十年磨一劍,10年工作之際,大夥已在不同的崗位上建功立業,大夥不光收穫榮譽,大夥更得到組織和大家的認可和肯定。在一些分局,除了幹內勤崗位的女同學外,好多同學在不同崗位肩負重任,刑警大隊長、治安大隊長、辦公室主任、禁毒大隊長、派出所所長, 他們不光是分局的頂樑柱,而且是全局系統的中堅,刑警大隊長陳可算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多年的刑警副大隊長、大隊長崗位,經手過轄區上千起大案、要案,他也是後來被省廳、市局特邀的刑偵專家之一,遇有大要疑難案件,陳往往被邀參與討論、分析。如今,因為職位的侷限,年齡的因素,他和幾位曾經輝煌的同學已退出一線,但他們的功勳載入我們的公安史冊。除了擔任重任外,很多同學也在不同崗位上屢建功勳,這些榮譽見證了從警的經歷。因突出事蹟受到各種表彰、嘉獎、記功的,好多同學能擺出一大堆,背後的故事好幾天也講不完。尤其那些綜合的榮譽體現的是長年在崗位的執著和堅守。體現的是他們在不同警種、不同崗位中的標杆模範。破案能手、優秀黨員、先進個人、禁毒先進個人、優秀派出所民警這些榮譽也反映了不同的時代,公安隊伍建設的成果。那些年,最早、最高的榮譽有五一勞動獎獲得者、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優秀人民警察,這些榮譽那可是全市警察的佼佼者。 何同學獲過全省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優秀人民警察,他是同學中最早擔任領導,又一直在一線,如今前後在派出所當一把手已經20年了,而且都是任務重工作量大的派出所。 每天都是幹不完的活,開不完的會,加不完的班。每每遇到上級檢查,督導,他都仔細認真記錄,安排整改,怎麼說呢?在派出所基礎單位,哪有樣樣都規範齊整的呢?頭緒太多,只有一樣樣催著幹,盯著幹。不求勝利,不求榮譽,只求轄區平平安安,只希望我的民警戰友平平安安。他常常自我調整,自我加壓。

「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那位在警校時常一身訓練裝還束著“綁帶”的趙,算得上“另類”,當初大夥一同訓練、走正步、摔跤,的他,如今已成為縣公安局長。在學校那陣,他就比大夥起的早,睡得晚,早上回到宿舍的時候,往往都是滿頭大汗,他總是先拎著水盆,去水房打一盆水,洗洗涮涮後再上課,晚上也一樣,最後回來的他也是先去水房。 除了學校的日常訓練外,他又額外為自己加了一些訓練任務,如今看來,這些習慣、細節足以體現他做事的計劃性,幹事的意志力。畢業分配到派出所後,他在每個崗位,都非常認真、踏實,正是勤於學習,又不斷地總結積累,提煉。所以從民警走到所長,走到分局副局長再到縣局局長一把手,也是工作需要他,他的成長、成績,不只是他個人的榮耀,也是公安事業的榮耀。

除了那些所長、隊長、局長同學外,也有至今還在一線接處警、一線堅守的同學,他們沒有抱怨,在堅守中。順其自然並接受現實需要勇氣,更是一種境界。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種種原因錯過許多機會。剛畢業,因為年輕,好多分到最遠的派出所,一忙一晃,就是六、七年,到成家的年齡,首先想的是能調回城區,不敢給領導提更大的要求,只是離家近一點,再說上面還排著要進城的老同志呢。難怪領導也說,該回來了,都鎮守邊關多年了。調回城區所,老同志變成了新民警,換了環境,得從頭再來,這一忙一晃,又是六七年,已經不是提拔的年齡了。他們是大夥系統裡最最普通、最最平凡的警察,其實,在大夥這個行當,讓人感動的絕不僅僅只是捨生忘死、奮不顧身的同學,也不是因為被提拔當了領導的同學,更多的是不笑不言、不鹹不淡、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槍林彈雨,默默上下班、雷打不動地值夜班、 風雨無阻地去解決打架鬥毆、醉酒鬧事的普通警察,在大夥警隊,這樣的平凡者是絕大多數。 他們是最為大夥感動的群體。事實上,多年來一些同學因為在內勤崗位、保障崗位,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立功的機會,一輩子也可能都不會做出什麼英雄壯舉來讓世人去敬仰,一輩子都在別人眼中被忽略被漠視,但他們不因平庸而消沉,不因困難而畏懼。

大夥要向最普通、最平凡,依然堅守在保護人民生命與財產第一線的警察致敬!

「改革开放40年」30年从警手记(上):坚守不为荣耀,只为我们的青春和梦想

在警察行當,做男警察不易,做女警察更不易。巾幗不讓鬚眉,百名同學中,只佔十分之一的警花個個也不一般,剛參加工作,大都在派出所,當片警的,入戶,調解,破案,樣樣參與,後來陸續調整到內勤崗位、綜合部門,從中起著傳幫帶的橋樑,她們用女性特有的耐心和堅韌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重要作用。有些已是大夥的旗幟,在警校,鄭的學習、訓練成績樣樣名列前茅,獎學金每次都是一等獎,畢業分配時,早已被市局主要業務部門掌握,好幾個部門早早找到政治部要人。開始在閱卷業務、再後來團的工作,樣樣搞得有聲有色,如今全面負責部門業務,該業務已是蘭州市局的名片。那些更多在內勤、業務崗位上的,成了大家的師傅。

(未完待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