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一条能省十万块的路子

这有一条能省十万块的路子

阿根廷、德国、巴西的比赛结束之后,天台明显不够用了。

我一直是“阴谋论”的坚定支持者,高晓松几年前也做过一期关于南非世界杯的“赌球黑幕”,有兴趣的自行百度看看。

其实博彩公司是否在操控世界杯并不重要,也没有争论的意义。

我更愿意拿点零花钱参与一下游戏,或者即使不赌球赛前也看看赔率,这样会增加不少看球乐趣。

否则对于绝大多数伪球迷来说,光看比赛未免太无聊了。

扯远了,今天和大家唠唠重疾险。

01

对于多数家庭,重疾险是必备保障。不管治病花多少钱,一经确诊,立即赔付合同规定的保额。

重疾险按保障时间可以分为三类:短期重疾险、长期重疾险、终身重疾险。

短期重疾险:交一年保一年,纯消费型保障,费用低保障高;

定期重疾险:交10年或20年,能保障20年、30年,保至70、80岁,杠杆比高;

终身型重疾险:交10年或20年,保障至终身。

短期重疾险适合刚参加工作,手头紧张的年轻人过度一下,知识点不多。

今儿重点比较下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

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除了保障时间上的差别,还有身故保障。

终身重疾险一般都附加了寿险功能,身故会赔偿保额。

当然终身重疾险费用会更高,多给的保障不是白送的。

问题来了,该选哪个?关键看年龄!

数据显示,重疾险理赔出险年龄在35—59岁占比高达70%;60岁以上从出险率很低,只有4.69%。

换句话说,重疾“年轻化”是常态,不再是“只有老了才会得病”。

所以买重疾险,从概率、人均寿命、性价比来说,保到60岁基本足够,70岁当然最好。

拿市面上卖的不错的定期重疾险终身重疾做个对比,为了避免打广告嫌疑就不说具体产品了。

以我为例,购买保障至70岁的定期重疾险,保额50万,交20年每年3100元。

换成终身型重疾险,交20年每年9500元。也就是说,一个寿险功能我要多花6000多。

那把终身重疾险换成定期重疾险+定期寿险,性价比如何?

还是举个栗子:

如果我选择保障至70岁的定期重疾险,再选择一份保障至70的定期寿险。比如某定寿产品,保额50万,交20年每年1600元。

算下来,相比我买了终身重疾险,20年我要少花9.6万。

如果我在70岁之前得了重疾或者身故,这9.6万就是血赚。

所以,考虑70岁以下大概率出险,选择保障至70岁的定期重疾险+定期寿险,省下的钱拿去理财,性价比会高。

假如担心在70岁之后得重疾,嫌重疾,寿险分开买麻烦,也不在乎多交这点钱,可以选择购买终身重疾险。

除了寿险功能,终身重疾险还有轻症保障和轻症豁免功能,一旦出现合同规定的轻症,赔付相应保额后,后续保额全免。

如果有条件,优先选择终身重疾险,毕竟保障的确更全面。

02

买多少保额合适?

人到中年,本身重疾的发病率是最高的;再加上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此时经济压力也最大。

所以,这个阶段是最需要保障的,保额一定要充足。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都要为家庭安全未雨绸缪。

重疾保额的原则只有一个:覆盖你的负债。比如治疗费用、生病期间误工费和家庭日常开销···

考虑到现在的癌症治疗费用和通货膨胀,保额最好50万起。

另外,购买重疾险要趁早。

一是越早买越便宜,杠杆比例越高;

二是早一点买身体状况限制少。如果身体一旦出现点问题,基本和商业保险就无缘了。

至于缴费周期,考虑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当然越长越好,能20年交就不要10年,和按揭房贷同理。

PS:想要躺着赚钱的懒人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八戒财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