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花50億搞共建車隊,未來運力格局如何?

京東花50億搞共建車隊,未來運力格局如何?

異常低調的京東物流於去年下半年開始著手搭建自己的共建車隊,但外界對此一直知之甚少。京東方面也未對此進行正式宣傳,外界只能從媒體報道的隻言片語中,隱約瞭解到這一業務的存在。

比如,交通運輸部網站5月30日曾經發了一篇題目為《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與京東聯手打造智慧創新高速公路物流體系》的新聞通稿,裡面提到了「雙方將共建智慧車隊,在高速公路運輸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在今年618之前,京東也曾公開表示,要「引入更多專業社會資源,創新共建車隊模式」。

那麼,京東共建車隊是一種什麼樣的模式?未來京東物流的運力佈局如何?京東物流的這一選擇是否會帶來新的變化?《運聯傳媒》根據各方信息,為你揭示京東共建車隊的秘密。

1、京東物流共建車隊模式

2017年下半年,京東物流提出了共建車隊的概念。不過,大約一年以後,在今年6月份的一次承運商大會上,京東物流配送部傳站業務部負責人寇義正式解釋了共建車隊的概念:“共建車隊,是一種輕資產運營模式。也就是京東物流逐步減少自營車輛,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注重合作共贏理念,實現企業資源整合,提高合作效率的模式。”

寇義透露,目前京東物流共建車隊已經有30萬家承運商的規模。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配送部負責人王輝曾在會上提到,京東物流共建車隊發展的三個步驟:

◆ 第一步 京東物流選取的第一批承運商基本上都屬於全國網絡型公司,因為這些承運商要面對京東物流全國11個區包括七個大區、四個省區的物流需求。

◆ 第二步 第一輪供給完成後,京東物流會發展區域內的共建車隊。在會上王輝表示,在今年「618」之後會馬上啟動區域內共建車隊。

◆ 第三步 打造運力招投標系統。在完成全國型和區域型的共建車隊搭建後,京東會把這種模式完全轉為線上模式。

王輝對承運商公佈了線上系統搭建後的承運商評級標準:

◆ 第一級,承運商要提供車隊規模;

◆ 第二級,承運商要提供自己所有的合作客戶,包括目前合作的供應商的電話、聯繫人、KPI的考核成績;

◆ 第三級,考核的是目前車隊的整個信息化和自動化解決方案;

◆ 第四級,京東物流的數據體系會和承運商的數據達到互聯互通。

同時,王輝明確說道,承運商評級只有達到第三級才有可能入選。承運商和京東物流在技術能力方面的契合度決定了承運商是否入圍,價格因素則放在了第二位。

京東花50億搞共建車隊,未來運力格局如何?

2、京東物流未來運力格局

京東物流為什麼要自建車隊?節能提效是動力之一。寇義表示,未來京東物流自營車輛將全部被新能源車輛替代,未來將達到萬臺規模。

綜合各方信息可以得出結論,京東物流未來的運力格局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自營車輛、共建+三方車隊、個體車隊。

自營車隊為保障基礎運力的車隊,體量很小。未來三到五年,京東物流共建三方的車輛規模會達到幾十萬臺,個體車隊的規模會達到萬臺以上。

車隊的共建方式為:自營車輛出售、出租、替換、承包或轉賣給京東物流的合作伙伴,不斷引入優質合作承運商,引入對象主要是中小型車隊、整車車隊。京東物流為承運商提供數字化、智能化和可視化的智能支持。

寇義表示,三年以內京東物流為三方車隊支付費用將達到50億元。京東物流會根據實際運營情況,延長供應商合同期限。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京東物流和承運商之間會達成一些協議,包括如何幫助京東物流降低成本以及在承運商的車輛上安裝一些設備等。

此外,京東物流未來會打造車輛定製化、集裝工具定製化,為承運商提供一些汽車後市場服務,利用京東集團的集採能力,為供應商採購相對價格比較低的物資,反哺車隊運營。這樣做的最終目標是通過硬件和軟件上的投入,提高行業的准入門檻和標準。

京東花50億搞共建車隊,未來運力格局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