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攝影師鏡頭下1983年的香港,心臟地帶尖沙咀


鏡頭下1983年的香港:香港尖沙咀街景一角。尖沙咀,古稱尖沙頭,舊名香埗頭。昔日東莞一帶遍植香木,香木樹根所榨得的汁能作香料,名為莞香。由於香港水路交通便利,故香料會先集中販運至尖沙咀,再用船運至港島黃竹坑的石排灣,然後從水路運往內地。在明代已發展成一聚落。

鏡頭下1983年的香港:尖沙咀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的南端,北以柯士甸道至康莊道為界,與香港島的中環及灣仔隔著維多利亞港相望。從地理學的角度看,尖沙咀是九龍半島南端的一個海角,毗鄰紅磡灣。

鏡頭下1983年的香港: 尖沙咀的原海岸線約在梳士巴利道、漆鹹道一帶。該處原有兩個平行的海角:九龍角和黑頭角。兩個海角之間還有一個小海灣。經過多次填海工程後,現在的尖沙咀已增加不少土地面積,卻依然是一個高度發展區域,一直是香港的心臟的地帶。


鏡頭下1983年的香港:1860年,根據《北京條約》,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被割讓給英國,包括整個尖沙咀。英國佔領尖沙咀後,在該處興建軍營及水警總部,又開始填出尖沙咀西部海傍作海運用地。自1888年開辦了天星小輪後,尖沙咀藉以逐漸繁榮起來,也成為了外國人的新興住宅區。

鏡頭下1983年的香港:尖沙咀曾經是九廣鐵路的終站。自從,九廣鐵路香港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後,尖沙咀的火車站於1913年動工,尖沙咀鐘樓作為火車站的一部分,於1915年完工。尖沙咀遂成為當時香港交通的樞紐。而1928年開業的半島酒店,是當時全亞洲最豪華的酒店之一,也成為當時九龍半島的地標建築。

鏡頭下1983年的香港: 尖沙咀是九龍的明珠。白天,彌敦道兩旁的美食餐廳、國際精品店裡遊客如織;夜裡,坐擁維多利亞港的星光大道開啟七彩燈火,成為香江最引人注目的焦點。24小時的精彩活動輪番上演,要特別注意,彌敦道兩旁的大街小巷暗藏著不少特色店鋪,出售當地著名的商品與美食,很值得遊客前往品賞。


鏡頭下1983年的香港:香港街景一角,路邊賣各種雜貨的小店鋪。

鏡頭下1983年的香港:香港街景一角,水果店和購買水果的顧客。

鏡頭下1983年的香港:路邊的大排檔,一位年輕的師傅正在鍋爐邊工作。尖沙咀也是香港夜生活的集中地之一,酒吧、卡拉OK與夜總會林立。富有外國風情的諾士佛臺和整條街都有酒吧的寶勒巷是不少人下班後消遣的地方。亞士釐道的餐廳則提供各國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