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崢3年身價近千億,拼多多告訴你:普通人財富自由的2個潛規則

說到前兩天拼多多上市就暴漲40%,轟動一時。但是有一個細節是,黃崢並未去現場,而是在上海開了發佈會。作為一手把公司做起來的創業者,這麼激動人心的時刻,為什麼沒有去現場呢?

難道是因為自尊心的原因,畢竟大家都知道能這麼快上市,並非拼多多現在就特別牛,很多時候是因為投資方的推手,和自身發展運營的需要。

並且,從其企業發展經營角度來看,目前還有很大風險,革命尚未成功,黃崢還需努力。

綜上所述,此次上市,背後原因錯綜複雜,而講回到拼多多,很多人都不瞭解,不僅不瞭解黃崢,更不瞭解這背後意味著的巨大機會。

黃崢3年身價近千億,拼多多告訴你:普通人財富自由的2個潛規則

拼多多目前的情況,儘管多種詬病,面對質疑,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回答道:這是“五環內不懂五環外的好”。他們要做的是,讓大多數人的消費升級,即使有人認為是消費降級。

從數據上來看,拼多多活躍人數2.95億,如果按黃崢本人說的,他們的客群和淘寶差別很大,那這接近3億人,是石頭縫裡面蹦出來的嗎?

顯然不是,這就是今天中國正在崛起的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可以簡單籠統的說,他們是“五環外青年”,也可以說,他們是來自三四線城市的人。

所以,在一堆質疑聲中,不管你重不重視,但是不能忽視。對於拼多多,評價還是要樂觀,也許從中,你能找到你自己的機會。

畢竟對於潮流,我們過去總是從看不到,看不上,到看不懂,追不上!

而我看到的是,中國正在有一大批,之前被忽視,但是卻數量驚人,後勁很大的一批普通人的個體崛起。這是很多人的機會,也是很多人的悔恨。但我希望,這正是你個體致富的機會。

黃崢演繹的普通人個體崛起三級跳

1.1

第一級跳:學業奮鬥進大公司

黃崢的出身是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父母均是杭州的普通工人,但是從小學初中高中,都是當地不錯的好學校,而他正是在杭州外國語中學被保送到浙江大學混合班。也因此早早的開始接觸到了互聯網和計算機。

也許以上的經歷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稀奇,畢竟天資聰慧,努力勤奮,都可以做到。但是從一個普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上了一個很不錯的大學,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跳板。

但這個跳躍還不夠,而很多人也正是止步於這一步。

1.2

第二級跳:打工仔變身創業者

當黃崢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機緣巧合,認識了丁磊。

黃崢3年身價近千億,拼多多告訴你:普通人財富自由的2個潛規則

當時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因為丁磊正在解決一個技術問題,就在MSN上call了他,結果黃崢不僅解決了問題,在此之後還給了黃崢一個很好的機會,認識了段永平(如今OPPO,VIVO的老闆)。

之後他去了美國威思康星大學主修計算機master,也是段的建議,讓黃崢去了Google,讓他熟悉了美國硅谷的運作模式。

2006年的某個平常的下午,突然有一天段邀請黃崢去和一個老人吃飯,這個老人叫做巴菲特,不知道他們到底聊了什麼。

但是黃崢回去沒多久,在2007年,他毅然決然從Google辭職,開始了8年創業之路,先後做了手機電商,運營等項目。

這一級跳,是人脈圈的跳躍,是黃崢全球化思維建立的跳躍,更是他從一個學生打工仔,成為一個堅定創業者的跳躍。

1.3

第三級跳:創業者變身商業大佬

在2015年,黃崢開始做了拼多多,這個時候離他開始創業,已經第8個年頭。這個時候,國內互聯網BAT的格局已定,網易更是黑馬殺出,網易嚴選等等直指阿里的淘寶。

圈內人都知道丁磊和馬雲雖為同鄉,但是據說素來不合。並且騰訊一直都盯著電商,京東也歸於了騰訊麾下。

正在那個時候,新零售的概念開始興起,黃崢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硅谷的經歷讓他熟悉西方的資本運作,創業8年讓他知道高大上和接地氣之間的鴻溝,於是拼多多呼之欲出。隨後,便走上了上市之路。

一方面,我們看拼多多的股權結構,除了黃崢本人佔了46.8%以外,騰訊作為第二大股東佔了17%,高榕資本佔了9.3%。

而此前騰訊,不僅入股了京東,永輝超市,而且同時投資京東和永輝的今日資本的徐新,正是網易的投資人,可見其中關係複雜。而騰訊,也正式打開了新零售佈局的大網,拼多多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個點。

所以,即使黃崢本人能力出眾,團隊建設也不錯,三四線城市機會也很好,沒有整個價值網的塑造,想從創業者躋身商業大佬,必須加入一個成熟的價值網體系,這正是坐擁百億財富的黃崢的三級跳。

普通人的個體崛起,你需要做好的兩點

2.1

自身長板的建立

黃崢這一代80後是中國新一代典型的創業者,比如:美團的王興(1979年),快手的宿華(1982年),餓了麼的張旭豪(1985年),還有拼多多黃崢(1980年)。他們自身的長板是非常明顯的,歸集如下特點:

1.接收良好的教育,學習能力強,並且熟知全球化思維,懂英文,熟練運用資本金融的工具。

2.擁有強大的“機器思維”,均懂得利用機器與互聯網,深知技術革新的力量,熟練運用計算機工具。

3.擁有強大而成熟世界觀,懂得用以上兩個工具,來實現消除不平等的鴻溝。

2.2

價值網選擇

每一個快速上市的公司,不管他們之前做的多好,自身的長板多麼強大,均是要依附於之前的價值網,才能得以更加長遠的發展。

其實講白了,就是依附於百度,騰訊,阿里等,並且依然享受獨自決策的權益,所以基本上這些上市的公司都採用“同股不同權”的方式進行上市。

需要清晰知道的是,這一類公司的成長性,不能單純僅僅看公司本身,還需要看他所依附的價值網絡本身的佈局。

比如拼多多,大家都很詬病他的質量問題,其實很少有人看懂了他未來做社交的發展性,以及他所依附的騰訊系價值網能夠給他帶來的社交性突破的幫助。

而在中國,社交做的最好的是誰呢?是騰訊。如果把重心放在電商,思路完全就是錯的。因為就算黃崢本人來看,拼多多做的是商品流,就像頭條做信息流一樣,商品加了一個"流"字,那就是完全兩個概念。

而如果這個方向是做社交,那你就能懂得,為什麼當時頭條也被詬病,但是後續做出來的抖音卻風靡全國。

因為做信息流後的做社交,這個思路就是正確的,特別是建立在消除“高大上”和“接地氣”這個鴻溝之上的獨特市場環境。

所以很多券商和金融類媒體,如果僅僅只是從金融的角度去給拼多多這樣的企業,從傳統的商業模式去對未來進行估值,其實是不恰當的。

就像當年Google在2004年上市一樣,當時定價85美金高於市場價格5倍,一堆投行在抱怨,結果在2017年,股價最高達到了1060美金,漲了十幾倍。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無數例子都說明了,對於潮流,我們總是從看不到,看不上,到看不懂,追不上。

這是很多人的機會,更是很多人的悔恨。不能用單一工具去評估,看到未來,才是對一個公司最好的估值!

普通人的個體崛起,還有沒有機會?

很多人說,人家黃崢從頭到尾都很牛。自己呢,沒上過浙大,沒去過谷歌,沒和巴菲特吃過飯,更不認識丁磊,段永平。我怎麼個體崛起呢?還有沒有機會呢?

當然有,但是首先你要理解這個時代的邏輯,那就是長板合作,社交價值網。

首先,以拼多多的崛起可以看出,這個時代有一批之前被忽視的群體正在崛起,而且數量龐大,質量在飛速的進步。

其次,以黃崢的崛起可以看出,這個時代就是長板之間的結合。

但是首先你得有自己的長板,換句話說就是“積木式創新”。黃崢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和團隊,做不出拼多多,就不會被騰訊看中投資。

如果騰訊沒有強大的價值網,特別是在社交這一塊的經驗,拼多多也許就會去找阿里來入股。他們之間的長板拼接非常明顯,而且還給了黃崢最大的股份。

所以對於普通人,如果你還不懂金融,還不懂互聯網技術,那就得去學習。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基因,你要找到他,去建立自己的長板。

有的人說段子厲害上了綜藝節目,有的人長得不錯有內涵當起了主播,有的人有圈子人脈資金就可以找合作伙伴一起發展。

關鍵是,你的長板得足夠長。

最後,連拼多多這樣的公司,都是要做社交,社交也將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如果你的長板足夠長,更應該去不斷的社交,和能匹配你的長板的能力的人合作,產生火花。

多說一句,社交的未來,也許並非是4G時代的文字,短視頻,如果5G時代來臨,那麼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基礎就會實現,到那個時候的社交,就並非你通過視頻通話去和家人視頻聊天,也許就是真人在你面前進行聊天。

而長板,加上社交所產生的新價值網,才是未來發展的主流,這也是一個個普通的個體,能夠崛起的核心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