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八旬老人文超萬斬獲全國文學大賽現代詩歌金獎

垣曲八旬老人文超萬斬獲全國文學大賽現代詩歌金獎

山西省垣曲縣八十多歲高齡老人文超萬,患有偏癱,正常情況下是兒女在床前照顧,老人最近獲得了一項全國大獎,你能相信麼?

事實是,這位老人老人獲得了第二屆中華文藝全國文學大賽現代詩歌類金獎,更讓人驚奇的是患病期間老人已經出了5本詩集,3000多首詩。

電腦前的這位老人就是文超萬,82歲的他需要藉助寫字板往電腦裡輸入文字,雖然僅憑右手一筆一劃的寫,耗時很費力,但他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垣曲八旬老人文超萬斬獲全國文學大賽現代詩歌金獎

文超萬老人接受採訪時說:“癱瘓20年,沒啥幹,不能出去,在家胡玩,也不看電視,寫詩打發時間。”

老人說參加第二屆中華文藝全國文學大賽也是他在瀏覽網頁時偶爾看到的,抱著試試的態度就報了名。“我是網上報名的,我是寫詩的,我就發表了一個題目叫《浪花朵朵》,形式是微型詩,《浪花朵朵》100首就發過去了,共參加的4000多5000人,得金獎的15個人。”文超萬老人說。

據瞭解,老人的作品已經入編國家級出版社第二屆中華文藝全國文學大賽獲獎作品精選,因為還未出版,老人便口述起了自己的微型詩。“比如說寫春燕,一筆狂草,寫透人間冷暖。寫完了,很簡單。只要懂生活,只要把生活提煉成文學。比如犁地,我在寫《犁》怎麼寫的,父親犁了一輩子地,把自己犁成了一個梨,兒子把著犁,老犁變成小犁,都弓成一張犁。”文超萬老人談寫作時說。

垣曲八旬老人文超萬斬獲全國文學大賽現代詩歌金獎

鄉土風是文超萬老人寫作的特色,被詩壇美譽為田園派詩人。微型詩看起來三言兩語,卻要沉澱豐富的生活閱歷。文超萬原是中國劇協會員山西作協會員,生病之前寫過不少劇本。“得病之後才寫的詩歌,以前是寫劇本,寫劇本是13個,發表和演出的一共是13個,寫小說不多,愛寫,我專業是地質隊員,垣曲的山我都跑遍了,你隨意拿個石頭來,我都認識。文學是愛好,得病以後什麼都幹不了了,就把文學拿起來了。”老人介紹自己時說。

有文學基礎和生活基礎做鋪墊,文超萬即便生病也筆耕不輟,堅守在電腦前搞創作。“他上了網以後,能自己動腦,對他身體也有好處,但坐的時間長了我就拉著他出去轉轉跑一跑。”文超萬老伴李香蓮說。

由於文超萬常常久坐於電腦前,老伴便時刻關注他的身體狀況,知道現在他最愛做的、能做的、唯一覺得有意義的就是寫詩,當然盡全力支持。“我既是他的個人助理,又是他的粉絲。雖然他殘疾了,但這20多年了我勤勤懇懇地照顧他,我覺得作為一個妻子來說,我照顧他是應該的,他能老的的時候不白活,能給社會上做一點貢獻,我也欣慰我也高興。”文超萬老伴李香蓮說。

垣曲八旬老人文超萬斬獲全國文學大賽現代詩歌金獎

正如文超萬老伴所說,他希望自己的堅持能為文學創作做出一點貢獻,他相信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就像他寫的那首《春播》——“種子和汗珠同時播入沃土,收微笑的夏,獲換了的秋。”

文超萬接受採訪時說:“我覺得微型詩歌開創了一個新天地,中國是一個詩詞大國,歷史悠久,經典詩歌很多,但是現在節奏這麼快,寫詩怎麼交流?一般年輕人不喜歡看古詩,不懂韻不會押韻,更年輕的也不會寫,也不喜歡,中國詩歌很朦朧,微型詩一發明之後,全國很多人,男女老少都很喜歡這樣的詩歌形式,只要把詩學通了,小說戲劇就都通了,孔子說不學詩不可言,做人也是一樣的,把詩學通了也會做人了。” (來源:百訊網根據垣曲縣電視臺報道文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