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看昭阳|任天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作家看昭阳|任天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作家看昭阳|任天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割稗子不是件事,是个人,是当时我们生产队的一个具传奇色彩的贫下中农。他从奴隶到将军,过渡得是那样的自然。偶尔也会觉得有些委屈,心里不是滋味。现在的割稗子除了要照顾患中风长年卧床不起的老伴外,还要听候儿媳妇的吩咐和安排,儿子在外打工,家里的一切就儿媳妇一个人支撑,支撑不了了,老公公做点家务帮帮忙,那也应该。当然儿媳妇也会有不满意的时候,噼三啪四就吼起来,或比鸡骂狗说这抬瘟的,白白拿给你吃了。这时割稗子就会气得脸青面黑,眼睛鼓成狗卵子,却不敢吭声。别人就会说,老公公背儿媳妇过河,费力不讨好。听到这话割稗子心里就难受极了,但也无奈。虽然分开家,田地让儿子儿媳妇管理,但要求人家赡养,你敢不听人家的?还有……唉!

作家看昭阳|任天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作家看昭阳|任天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大家是看过《从奴隶到将军》以后反过来概括割稗子的一生的。而割稗子却从不说成奴隶,他把自己听候于老伴和儿媳妇使唤的角色称为丫头、娃子。每每想到自然沦为丫头,割稗子心里就很酸楚,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使唤人的人很自然过渡为被人使唤的老丫头呢?往往很压抑的人都渴盼倾诉,割稗子再向人倾诉时就会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如何如何。说自己当年在国民党部队里当将军是如何的威风,说自己差一小点黄埔军校就毕业了。这时,就会有晚辈小生抵黄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割稗子就会骂起来,咯呗子的,问题是你小子现在都不勇,到我这份年纪你还有啥“勇”来提呢?晚辈们便默不作声,耐着性听他的教训。大家只要听着“咯呗子的”,就知道割稗子要开始骂人了,便低下头聆听一会悄悄溜走。

“咯呗子的”是割稗子的习惯和口语,当年在国民党部队里,割稗子就是靠这口语吓倒多少人。大家都知道云南人是蛮子,说不赢就过打,打不赢就过跑,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挨了割稗子的耳光。割稗子是当时部队里牛高马大的云南蛮子,大家都怕他,只要听到“咯呗子的”吼声,就吓得小腿弹三弦,大腿弹二弦。因这个“咯呗子的”,割稗子就统管了一群人,慢慢从一个普通士兵当上了国民党的团长。在国共合作期间,割稗子说,“咯呗子的”,既然合作了,不打仗了,还当兵干什么?他叫警卫员开车送他到江边,第二天又到那里去接他。当警卫员第二天到了那里,却不见了割稗子的踪影。从此,割稗子便在国民党部队里消失了。

其实,割稗子是顺着江边游山玩水玩了半年才从下游游到上游自己的家。解放后划阶级,因为割稗子是国民党的逃兵,认定虽然他背叛国民党,虽没投奔共产党,却可说明他能认清当时的形势,也就不划为地主。但他会搞投机倒把,手里有两个猴儿钱,就被划为了富农。生产队长安排劳动时,对地主富农的任务就格外要重一些。做一段时间,割稗子受不了了,就对队长说些“咯呗子的”的话,队长就说好吧,让你割稗子去吧。从此,割稗子就只有窝一肚子气,天天在稻田里割稗子去了(稗子是稻田里一种影响稻谷生长的杂草)。一直起早摸黑都割不完,也就摘不掉富农的帽子,割稗子这个绰号就是从那时喊起的。既然是富农,比贫下中农肯定是要矮着一截,头也抬不起来,硬话也说不起一句。显然比当团长时日怪得多,哪还有当团长时那会儿威风。最恼火的是还要被批斗,白天批斗,晚上用马灯照着批斗。割稗子头上戴着尖尖帽,上面写着“打到地、富、反、坏”,要他老实交待,每晚他都千篇一律地交待。批斗的人群中有一个小姑娘,是老师带去批斗的,她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喊:“打倒地主富农割稗子”。突然屁股便被踢了一脚。小姑娘回过头去看,一个小男孩鼓着眼睛,仇恨似的盯着她甚至要把她给吃了。大大的眼睛里分明有晶莹的泪珠,快要滚落下来。小姑娘告诉老师,老师说把他也揪上去斗,他是小地主。从此,小地主这个名声背负在这小男孩身上一辈子了。在以后每次升学入团入党什么的,都因填“出生”的那一栏“富农”而被卡了下来,被父亲割稗子的阶级出生影响了一生,导致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到现在。现在他也知道媳妇对父亲割稗子不太孝敬,却也睁只眼闭只眼,就因父亲的出生不好影响了他一辈子。

儿媳妇刚嫁过来时,跟割稗子有点什么摩察,割稗子一激动就“咯呗子”起来,儿媳妇就说你猴个啥子,你记不得被我们批斗了。那时批斗屁股上还挨你儿子一脚。现在你看他还敢不?儿子打工在外,听不着这样的话。听着也是白求恩家妹子白求拉拉,儿子是老婆脓,面耳朵。一年回来一两次,他哪里还有时间来听老人唠叨和教诲。

现在不同了,割稗子的孙子都读高中了,儿媳妇也成熟得多了,从不在人前人后提割稗子是什么地主富农了。现在割稗子的孙子也住在学校,时间长了,儿媳妇也该有个帮手。割稗子的老伴得了中风多年卧床不起,又脏又臭。割稗子就得去照顾。如果割稗子不照顾,就只有儿媳妇去照顾。这样一想,儿媳妇觉得有一个替她照顾婆婆,也是好事,便不再对老公公割稗子说三道四了。牙齿和舌头再好,也会有牙齿咬着舌头的时候,当割稗子和儿媳妇发生摩擦的时候,割稗子也因为自己老了而忍气吞声。割稗子虽气愤,但也只有夹着尾巴做人。

只是,割稗子一个人寂寞了,独自在阳光下抽旱烟时,当年的“金戈铁马”式的生活又会在他大脑里放映起来。放映过后,割稗子又眯起眼睛抽旱烟。

作家看昭阳|任天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任天能,男,汉族, 1966年生,昭通昭阳区人,现在昭阳区新闻中心工作。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目前有近20余万字作品。作品发表于《文艺报》、《文学报》、《边疆文学》、《滇池》以及昭通多家报刊,小说《我只喊你的名字》、《我是母亲踩出的脚印》分获市政府文学奖。小说、散文、诗歌均入选《昭通文学艺术丛书》。

审核|邓龙启 田率华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作家看昭阳|任天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作家看昭阳|任天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