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的參與下,汽車後市場的未來怎麼走?

在互聯網的參與下,汽車後市場的未來怎麼走?

現如今,我國群眾購車剛性需求旺盛,國內汽車保有量大幅上升和平均車齡的逐年增加,人們在汽車保養、維修、美容等需求上也相應上升,推動了汽車後市場迅猛發展。截至2017年底,國內汽車後服務市場規模已達到11570億,是一個萬億的市場。

巨大的市場規模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大批的企業資本紛湧而至,試圖改變舊的行業格局,參與新的市場秩序重構,為汽車後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汽車後市場現有模式

對於現有的汽車後市場模式,4S店在技術和零售方面可以說是比較有保障,但維修和保養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消費不透明和過度保養等問題讓大部分車主在車輛出保後不再選擇在4S店內維修,導致4S店客戶流失率不斷上升,經營難以為繼,嚴重製約著發展。為了節省費用,流失的客戶多數選擇了獨立的維修廠和路邊店等一些小作坊,目前小作坊和路邊攤佔據了汽車後50%的市場總量,不過這些維修廠其自身的短板也相當明顯,維修質量參差不齊,技術和配件等問題仍難以讓消費者放心。

在互聯網的參與下,汽車後市場的未來怎麼走?

長久來看,這樣的市場發展格局必定不是最好的,市場一片混亂,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供銷信息不對等,對於消費者來說頗為無奈,但在維修上又不得不去選擇。面對潛力巨大的市場,如何改變現有落後模式,成為眾多創業者搶佔市場的突破口。在互聯網的衝擊下,線上下單、線下服務模式備受關注,也顛覆著汽車後市場傳統的生態模式。

互聯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在技術的推動和政策的助力下,汽車後市場出現了大批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將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的優勢有效融合。如汽配電商的發展,讓消費者看到了行業新的希望,線上預約、下單,線下服務。尤其是電商平臺有著便捷性、價格透明等顯性優勢,更是受到了多數車主的歡迎。目前來看新興的電商平臺將繼續引導著中國汽車後市場的變革,挑戰著傳統的4S店和汽配城的模式,帶領整個市場不斷向更規範、更透明方向發展。

在互聯網的參與下,汽車後市場的未來怎麼走?

不過汽配電商雖然擁有著良好發展前景,但是發展之路卻是一波三折。首先汽車配件的需求較為低頻,為了滿足需求,多數汽配電商會提供較為齊全的配件品類,車型與零部件的匹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此外庫存週轉慢,資金佔用時間長等問題還有待完善。互聯網為汽車後市場帶來的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只有抓住機遇勇於迎接挑戰,才能在混亂的市場站穩腳跟。

在互聯網的參與下,汽車後市場或許能從現有的混亂走向有序,不過面對龐大的領域完全改變確實有不小壓力。市場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得經過市場的一輪輪篩選方能判斷,畢竟在發展的道路上,都是在不斷摸索前進尋找著平衡點。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互聯網的參與下,價格公開透明一定是汽車後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