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誌27|波蘭機器——馬辛-戈塔特(上)

評論區彩蛋!

小人物誌27|波蘭機器——馬辛-戈塔特(上)

我感覺沒有東西可以勝過我的努力和投入。我喜歡“波蘭機器”這個外號,我會想起人們為什麼這麼叫我,我的狀態怎麼樣,和我本可能的處境。它會提醒我生命中最艱難的那些日子,我當時訓練得太刻苦了,甚至痛得無法坐下。即使我寫本書告訴你我那時有多苦,你也不會懂的。

——馬辛-戈塔特

馬辛-戈塔特,1984年2月17日出生於波蘭羅茲,身高6尺11(211cm),體重240磅(108.9kg),波蘭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現效力於洛杉磯快船。他剛去到奧蘭多參加夏季聯賽時,由於其勁爆的扣籃和蓋帽,被魔術的球迷們冠以“波蘭鐵錘”的外號,他喜歡這個外號,但他更喜歡被稱作“波蘭機器”。

小人物誌27|波蘭機器——馬辛-戈塔特(上)

他在接觸籃球之後,便開始如同機器般不知疲倦地鍛鍊和訓練,教練發現他的訓練量不能以常理度之,便開始叫他“波蘭機器”,而這個外號便一直留在了他的腦海裡,他還將這個外號印在了自己的比賽腕帶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努力和投入。

戈塔特小時候在波蘭羅茲的巴魯底長大,他的家裡十分貧窮,故此他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亦是極差,甚至可以用混亂來形容。毒品、暴力、酒色充斥著巴魯底的各個角落,可能前一天還一起蹦噠的朋友,第二天就因為酗酒或者鬥毆而倒在了街頭,而且永遠都醒不過來了。

看到這兒,您可能會以為戈塔特的父母是普通大眾勞工中的一員,所以不能夠給戈塔特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但戈塔特的父母並非普通人,他的父親賈努茲-戈塔特是一位拳擊運動員,並且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和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兩次奪得銅牌。父親是戈塔特的偶像,他的胸前還紋著一個父親戴著拳擊手套的紋身,旁邊刻著“慕尼黑1972”和“蒙特利爾1976”,這代表著他對父親的敬意。

他的母親艾麗卡-戈塔特曾是波蘭國家排球隊的一員,他從小是由媽媽帶大的,後來他的媽媽成為了一名體育老師,他則變成了媽媽千百個學生中的一員,稍顯特殊的是他在家裡接受媽媽的私人訓練。


身為兩個運動員的兒子,戈塔特的運動天賦毋庸置疑。少年時,賈努茲經常帶他到拳擊營,想讓他成為一名拳擊手,但他並不感興趣,他更喜歡足球。父親支持了他的選擇,並告訴他要堅持。艾麗卡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更是知道堅持對於一個運動員的重要性,所以對他十分嚴厲。

進入青年期以後,戈塔特的身高開始瘋漲,他害怕自己長成一根“竹竿”,於是開始在健身房揮汗如雨。18歲時,他放棄了足球並且第一次接觸到了籃球,一年後,他離開波蘭去到了德國征戰,他起先效力於德國籃球甲級聯賽科隆萊茵能源隊,並隨隊獲得2006年德國籃球甲級聯賽冠軍。

但其實早在2005年NBA的選秀大會上,他就被太陽在第二輪總第57順位選中,後被交易至奧蘭多魔術,這時他接觸籃球還不到三年。只是交易之後,魔術並未將他召回,而是讓其在海外和發展聯盟歷練,直到2017年12月才將其召回NBA。

小人物誌27|波蘭機器——馬辛-戈塔特(上)

被召回之後並不意味著NBA生涯的開始,他整整坐了3個月冷板凳才得到了上場的機會,那真是一段艱難的歲月。他以前打過夏季聯賽和季前賽,他並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差,他依舊對自己充滿信心,但板凳上的歲月卻是在一點點侵蝕他的自信和耐心。為了能夠上場,他每天進行5次巨量的訓練,他認為自己的狀態很好,但每次比賽時他還是西裝革履的坐在板凳席上。那時,他感覺場館裡的兩萬人都在注視著他和他的西裝,沮喪接踵而至,直擊內心深處!

戈塔特不能上場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他的身體還不能承受NBA級別的對抗。為了增強自己的體魄,他將母親接到了奧蘭多做他的營養師。母親到來之後,效果立竿見影,短短兩個月他長了五公斤,並且將體脂率維持在了3.9%!

他會從每天早上8點半開始健身一小時,配合不同的教練做不同的項目。然後是一小時的個人訓練,主要是內線腳步和投籃,接下來則是揮汗如雨的自由訓練。除此之外,他還天天和霍華德做對抗訓練,那時的魔獸只需一個小時就能將他折磨得筋疲力盡,最後則是和球隊的常規合練以及游泳。一整天下來,人腦子練成狗腦子,然後他會以最快的速度吃點水果,洗個澡,倒頭就睡並準備迎接第二天訓練的來臨。


2008年3月1日,魔術對陣尼克斯的比賽,戈塔特人生第一次站上了NBA的舞臺。當時魔術有好幾個傷病,在比賽的最後時刻他進入了賽場,然後他溜底線過了埃迪-庫裡,投中了他在NBA的第一球。魔術的板凳席沸騰了,每個人都在為他喝彩,艾麗卡也在觀眾席驕傲地看著自己的兒子。

這個賽季常規賽戈塔特一共打了6場,共計41分鐘,最後一場就佔了28分鐘,他也拿下了12分11籃板,人生的第一個兩雙,其他場次則是零敲碎打的兩三分鐘。這時的人們根本不知道戈塔特是誰,看完他的數據之後則會說道“哦?歐洲內線?那肯定是中投和意識都不錯的軟蛋。”

當年魔術以52勝30負高居東部第三,本以為自己會在非激活名單裡的戈塔特卻摸到了季後賽的地板,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同時他也清楚自己的定位。他並非要在攻防兩端給予球隊多麼大的幫助,他只是要在霍華德下場的三分鐘裡竭盡全力的去跳、跑、防守、拼搏,他要儘可能的展現他的積極性並做好分內的事。

魔術最終在次輪以1-4輸給了活塞,這裡面還有一件趣事。有一場他上場了3秒鐘,只為了造一次戰術犯規。他問拉希德-華萊士:“你準備往哪裡跑?我需要對你犯規。”華萊士說:“去NM的,要犯快犯。”於是戈塔特對他犯規,但並沒有用垃圾話回擊,這時的戈塔特好老實。

第二年大范甘迪慢慢發現了戈塔特的能力,開始讓他擔任霍華德的主力替補。這個賽季他出戰了63場,3場首發,場均12.6分鐘,3.8分4.5籃板0.8蓋帽,很不起眼的數據是嗎?但如果把他換算成36分鐘呢?數據則變成了10.8分13籃板2.4蓋帽,這時的戈塔特已經成長為了一個場均兩雙的一流中鋒,這也是大范甘迪重用他的原因。

小人物誌27|波蘭機器——馬辛-戈塔特(上)

在當時的聯盟裡,中鋒遇到最壞的事是什麼?和霍華德對位!沒有人比他跳的更高,沒有人比他更壯,沒有人有他這樣的統治力,他會成為你揮之不去的夢魘。這樣,戈塔特和霍華德天天單練的效果就出來了,他不懼怕聯盟任何中鋒,他知道怎麼把他的對手按在地上摩擦,就像霍華德對待他一樣。


他開始慢慢愛上了奧蘭多,愛上了魔術,他知道自己正式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但不僅僅是因為球場上的成績,還有場下的關懷。

霍華德和特科格魯想兄長一般照顧著他。賈米爾-尼爾森的父親去世了,全隊都要去參加葬禮。戈塔特穿的是他那套選秀時穿的西裝,當霍華德看見時對他說:“到我那邊去一趟”。進門之後,霍華德說:“到右邊那間房裡選衣服吧,隨便拿什麼都可以”。霍華德的更衣室就像購物中心,戈塔特取了好幾件放在車上,他穿霍華德的衣服還特別合身。後來他還經常去霍華德那裡打劫衣服,這常常讓他流連忘返。

特科格魯是土耳其人,他們倆在敏感問題上會用塞爾維亞語交流,不管是場上場下他都很照顧戈塔特。他經常會在場上對戈塔特說:“今天我累壞了,你要注意點,一會兒我會傳球給你。”

那一年魔術打進了總決賽,從季後賽開始到總決賽結束的整整24場比賽,戈塔特無一缺席,儘管只有場均11.3分鐘的上場時間,儘管只有3.3分3.2籃板0.6蓋帽,但他的總體命中率高達65.4%,0-3英尺的籃下投籃命中率高達71.1%,同時他還有一手命中率在50%以上的中遠距離投籃,PER值也是達到了15.6!

小人物誌27|波蘭機器——馬辛-戈塔特(上)

雖然他只是霍華德的替補,但你絕對不能輕視他。否則,他會讓你付出沉重的代價。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二年級時便觸摸過總決賽的地板,但戈塔特正是其中之一。當時的魔術是聯盟最好的球隊之一,但戈塔特明白他不會一直留在魔術,他不會一直活在霍華德的陰影之下做他的替補。


戈塔特自己清楚,聯盟其他球隊更加清楚,所以2009年夏天,他成為了自由市場最搶手的大個子之一,火箭、小牛更是對他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庫班為他提供了一份5年3400萬的合同並允諾他首發中鋒的地位,這是一份全額中產,這可是一個工資總額達到了工資帽的球隊兩年才有的一個全額中產的特例簽約名額,那還是在2009年!

庫班的算盤是,當時的魔術已經有了霍華德、劉易斯兩個大合同,還要爭取留下特科格魯,想匹配全額中產合同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戈塔特來了,那麼小牛將會組成戈塔特、諾維茨基、馬里昂、約什-霍華德、基德的首發,加上替補席上的丹皮爾、特里、巴里亞、辛格頓等一干悍將已經可以和湖人掰掰手腕了,如果幹掉湖人,那小牛離總冠軍就僅剩一步之遙了。

但萬萬沒想到,魔術匹配了這份合同,所有的幻想破滅,戈塔特還要老老實實回去當魔獸的替補。

小人物誌27|波蘭機器——馬辛-戈塔特(上)

或許是戈塔特的心態出了問題,在上場時間增加的情況下,他的各項數據皆有所下降,他的投籃命中率開始下降,籃板率下降,失誤率提高,籃下的命中率開始下降。

在2009-10賽季的季後賽,由於霍華德經常受到犯規困擾,戈塔特的出場時間慢慢增加至了20分鐘左右,但他的表現依舊不溫不火,魔術最終倒在了東決。

在2010-11賽季打了25場之後,魔術或許感覺到強扭的瓜不甜,於是在12月18日將他送到了菲尼克斯,而當年正是太陽在選秀大會上將他選中。

戈塔特來太陽之前的生涯一如已經寫好的歐洲球員腳本——在國內如日中天,到NBA後處處吃癟,最後終於混上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抬頭一看自己還是打醬油的。


正是“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甘屈居人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創作不易,點個關注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